王爱玲焦点解决第283天分享(2019.6.1)
家乡往事昨天下午回老家,左邻右舍都在盖房子。跟父母坐在门口闲聊。聊起了四十年前的往事。
我家房子现在的位置,在四十年前是一块芍药地。记得我们这片只有三家,三家的孩子年纪相仿,上学放学都能约着一起走。
西边的仓叔,个子很矮小,为人实在,话不多。仓婶能言会道,几个孩子都听婶子的。仓叔四个闺女,终于盼来了一个儿子栓子。自从有了栓子,婶子更加受宠。对自己的儿子栓子,则是宠爱有加。印象特别深的是,身材高大的仓婶很少干农活,在家里指挥着仓叔和一群孩子们。有时候偷偷溜进仓叔家里找栓子玩,能听到婶子在大声训人。我们以为是训栓子呢,再仔细一看,栓子耀武扬威地吃着点心,仓叔可怜巴巴地蹲在一边。
家乡往事东邻跟娃伯,五个光混儿子。70年代还吃不饱,流传着“三个儿子,吃死老子”的说法,何况有五个儿子。可从来没见跟娃伯发愁过。他风趣幽默,爱开玩笑。
那个时候,吃饭时候,家家都会在街上吃。像开会,端个碗,门口的青石板上一蹲,家家户户的老老小小,都聚到了一起听根娃伯讲故事。跟娃伯走街串巷收破烂,见多识广,加上语气夸张,特别受我们这群孩子的喜欢。至今还记得跟娃伯的两个段子。一个是夸自己老婆擀的面条长,说刚结婚时候,不知道柴米油盐金贵,纯白面擀面条,那个长啊,站着吃还能垂到地上,差不多坐房顶上刚刚好。我们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垂着哈喇子问:“现在哩,现在哩?”跟娃伯慢悠悠地说:“恁败家咋中哩,我骂了三回,后来知道擀面条兑红薯面了。”跟娃娘坐在旁边只是笑着不应声。逼急了,回一句“你伯瞎说你们也信?”还有一个段子是:跟娃伯说:“一夜黑底放鞭十几回,今天早上起来路都走不动了。”那年代只有过年才放鞭炮,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大的娱乐。于是一群娃儿屁颠屁颠追问:“在哪儿放的?在哪儿放的?”跟娃婶子一边让我们别信他,一边笑骂跟娃伯:“咋能跟孩子开这玩笑哩!”
我家那个时候,算是村子里的“富户”,因为家里有个“公家人”。其实,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老爸在单位提前预支工资的是经常的事。老爸不在家的日子,我家很热闹,串门的小伙伴进出自如。但有一点,来之前是要“踩点”的。偶尔不巧被正好回家的老爸碰见,个个吓的半死,灰溜溜地顺着墙根溜掉。老爸是招式很简单:一吼二巴掌,没有讲理的机会,他看到的就是理。我上面有个快人快语的大姐,下面是“不守规矩”的小弟,看着她们经常受到老爸的“巴掌”伺候,我早吓得像敏感的“小兔子”一样躲起来了。
家乡往事人生真的是一场梦啊。眨眼四十年多过去了。原来荒凉的只有三家的小巷子,现在成了村子的中心。老房子几经翻修,都盖成了全封闭式的小别墅。物是人非,仓叔和跟娃伯都走了。八十多岁的老爸也耳聋眼花,步履蹒跚,有太阳的日子里,老爸一把躺椅一躺就是一天。当年那群围着跟娃伯的孩子们,也个个像出窝的燕子,有事的时候飞回来,没事时东南西北,各忙各的。晒着太阳的老爸,不知道有没有反思过:那个整天游街串巷收破烂的跟娃伯五个娃没饿死一个,个个都上了大学,在大城市里安家落户。自己拼了命的教孩子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群儿女却没有一个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更悲催的是仓叔,一生操劳,死的时候刚一咽气,就被半夜抬到山上偷偷埋掉,因为那几年自上而下搞“火葬”。匆忙地跟死了条狗差不多。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是一种悲观的说法。还有一种说:人是不死的。因为你的孩子还在,你孩子的孩子还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他们多多少少都流淌着你的印记。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如果是这样的话,教育子女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经常反思的是,如果我们能留下点什么,肯定不是房产、金钱,财富,而是一种家风的传承。因为这些,才是不灭的。
家乡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