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娱乐的角度而言,《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上好的电视剧。剧中的反面人物,各个生动形象、饱满真实可信,而所谓的正面人物,却语言苍白,举止扭捏,看着让人咋舌。道理很简单,那些所谓的“坏人”,都是从生活中提出来的,有丰富的生活原型,那些所谓的好人好官,生活中是本来没有的,可以说,完全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他们显得十分的呆板。对沙瑞金、陈岩石、侯亮平、易学习、李达康等的描写,没有脱离样板戏的套路,这些人仿佛是从火星上来的,个个头顶光环,言语铿锵,生活中谁见过这样的人?根本没有!
剧情高潮,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走投无路,仰天长叹 。一句“去你妈的老天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从这句话里我们听到了一种愤怒而又无奈的声音,那就是——我本不想腐,是体制这个大温床让我走到人生的尽头,天下那么多不露声色的贪官,灾祸为何偏偏落在我祁同伟头上?
这部剧最致命的弱点——它告诉人民大众,腐败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坏人的问题,只要清除了坏人,选出好人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另外还暗示人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英明的领导。剧中的沙瑞金就是伟大英明使者的化身,他是不会犯错误的,不可能腐败的,他是没有私欲的,他就是一个现代的“唐僧”。汉东省的改革与反腐的成败系于沙瑞金一身。中央派出一个好书记,任用一批李达康、易学习式的好干部,所有事情就迎刃而解了,这种套路,是演烂了的清官戏的把式。这种观念竟然大有市场,说明吾国名义上的人民,与之朝鲜人民相比,是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文革过去四十多年了,头脑清醒的人都业已看出,权力不受监督就会腐败,而监督权力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民主宪政法治。在这部剧情中,这些词倒成为了禁忌词。一部以反腐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居然不敢提及民主宪政和法治,这是多么讽刺的怪事。
人民是什么?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人民是什么》,今天读来,也饶有兴趣的。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面旗子吗?
用到,把它高高举着,
用不到了,便把它卷起来。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一顶破毡帽吗?
需要了,把它顶在头顶上,
不需要的时候,把它踏在脚底下。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木偶吗?
你挑着它,牵着它,
叫它动它才动,叫它说话它才说话。
拿它做装潢“宣言”、“文告”的字眼
拿它做攻击敌人的矛和维护自己的盾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