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因应酬喝酒,两天没写字了。
今天,村里一个病逝的老人开吊,去参加了。以要开车送书为由,终于没有沾酒,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回到家,就写了几张《元显俊墓志》,特意加快了一点速度和连带,虽然起笔的方度减弱了一点,但整体书写流畅了一些,而且好像悟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只是又说不清楚。
我个人体会,书法临帖苦练是一方面,思考感悟也很重要,和学其他知识一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多东西得靠参悟。
包括帖与帖之间的承继与联系,如果不思考感悟,就不可能领略其中的奥妙。
今天也没有从头到尾逐一通临,而是选择有个性、自我感觉不错的字临写,放过了与其他碑帖或者书家写法差不多的字,这样可以节约临帖的时间,提高临帖的效率。
随手翻开了前几天心血来潮,第一次写的两张《智永千字文》,起笔完全是顺峰,这和唐楷完全不同,这是首次发现,恍然有悟,原来赵字这么写是有渊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