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结婚率新低”“单身人口超2亿”接连登上热搜,让年轻人的婚姻大事再一次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为10年来新低。有记者跟不同背景、不同情况的未婚青年聊了聊,发现当下的年轻人都带有强烈的“独立性”,更在意自我的感受。
钱钟书曾在《围城》中写道,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如果说过去人们不愿走进婚姻的殿堂是因为害怕婚后“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冲淡了爱情,那么如今的年轻人则更担心婚姻与实现自身价值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单身或者不婚,这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成为年轻人婚姻路上的“绊脚石”,若选择结婚则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婚姻的机会成本变得更高。主观方面,不少年轻人经过理性思考,更喜欢单身或不婚的状态。他们认为这种状态既自由不受束缚,又能充分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自己喜欢的事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对此,有人说,年轻人有选择不婚的权利是一种社会进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环境,有与上一代不同的思维方式,婚姻观念也一样。婚姻不只是义务也是一种权利,你有结婚的自由也有不结婚的自由。这体现了更多元化的社会观念,逐渐取代了过去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婚育观念。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婚姻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整个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最直观的一点便是,如果很多人做出不婚的选择,容易导致较低的人口出生率,而人口萎缩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此外,我们也要意识到,有的年轻人选择不婚既有理性思考的因素,背后也有客观环境的无奈。比如,有调查数据显示,60.4%的单身人士还是期待美好爱情,40.04%的人打算在31~35岁之间结婚,这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并非主动选择单身。
所以,对待年轻人的婚姻观念,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给年轻人更大的选择空间,包容看待年轻人的婚恋观。另一方面,社会也要反思,我们是否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让年轻人谈婚论嫁?是否提供了足够好的条件让年轻人敢于主动步入婚姻殿堂?这些都需要整个社会在教育、就业、住房、休假、社保等方面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关怀与支持,让他们在婚姻中感受到情真意切、相濡以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