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往事013 宋国

作者: 为仁由己zj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6:03 被阅读11次

    宋国,其实原先和郑国关系还可以,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就是宋女雍氏所生,雍氏是宋国大族,所以,说起来两国也算有一定联姻了。那么,宋国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就站到卫国一边,成为郑国的对头呢?要想解开这些问题,还得从宋国这个国家开始说起。

    宋国,公爵封国,子姓,和卫国一样,宋国始封于周公摄政时期,第一任国君是微子启,地盘在今天河南、山东和江苏交界一带。宋国在周王朝的地位比较特殊,它是正宗的殷商遗国。

    图片源自网络

    《论语》中孔老夫子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其中提到的微子就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

    关于微子的身份有好几种说法,其中相对比较靠谱的一种是,他是商纣王的同母兄弟,而且年纪比商纣王大,只是老妈在生他的时候,身份还不是正妻,等到转正后又生下了商纣王。这么一来,商纣王是嫡出,微子是庶出,所以尽管微子贤良,也没继位资格。最终,商纣王继承了大统。

    商纣王时期,微子看到了商有灭亡的危险。本着一心为国,他多次跑去劝说商纣王。然而,商纣王却根本不听他的,依然我行我素。

    无奈之下,微子只好离国逃亡,微子去之就是由此而来。

    等到周武王灭商以后,微子肉袒面缚去见周武王,说明自己为什么远离商纣王。

    周武王听后非常感动,因此赦免了他,还恢复了他的爵位。

    后来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对殷商故地的封国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康叔分封到卫国,管理一部分殷商遗民。同时再次根据灭国不绝祀的原则,把微子分封到殷商旧都商丘一带,建立宋国,续奉殷祀,管理另一部分殷商遗民。周公还写了《微子之命》,来申明和告诫他,要格尽职守,约束臣民,拥护周朝。

    微子看得很透,知道上天已经抛弃商人,商人已经不可能再卷土重来,所以老老实实做了周民。商人治商,再加上微子本人贤良有德,商人也很乐意接受他的管理。很快,宋国在他的治理下,变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由于是殷商遗国,周王室给它各方面的待遇都非常高,待之以客礼,而且还允许它使用原先商王朝的天子礼仪进行各种祭祀活动。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流行歌曲,诸侯国一般都以风的形式出现,比如《卫风》、《陈风》、《秦风》等;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这是周王室特有的一种乐调;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有点类似于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舞台歌剧,格调相对比较高。《诗经》除了《周颂》以外,还有两个国家得以享此殊荣:宋国和鲁国。宋国有《商颂》,鲁国有《鲁颂》。

    宋国地位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是殷商遗国,所以宋国有一些殷商特有的习俗。有些习俗不论好坏,倒也不值一提,但是有一个习俗却不得不说,因为它对宋国的影响非常巨大,这就是继承人制度。

    商人的继承人制度有两种:父死子继(即嫡长子继位)和兄终弟及。从整个商王朝的历史来看,两者所占的比重基本是五五开,不相上下。

    商人为什么采用两制并存,或许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但是,两制并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继承人的不确定性,既可以传位给儿子,也可以传位给弟弟,甚至可以回传给侄子。

    当大家相亲相爱,你浓我浓时,问题倒也不大,大家可能都会让着来,都是你请你请。但是当大家关系不好,都想继位时,问题可就大了,你请变成了我来。

    周人也许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弊端,才确定了以嫡长子继位为主的制度,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样原因,后世的王朝大多也采用这种制度。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失,商王朝的两制并存有没有引发混乱,我们已经不太清楚了,我们也不去考古追究了,就让我们看看眼前的宋国吧!

    微子去世后,也传位给了弟弟,没出什么问题,非常顺利。但是到了宋(前)闵公时,由于弟弟继位引发了一场混乱,最后混乱结束,宋厉公上台。从此以后,宋国也基本上采用嫡长子继位的办法,国内政治一直比较稳定,没再传出因为抢位置而发生流血事件。

    到了春秋初期,宋宣公上台之后,情况又出现了变化。

    原来,宋宣公跟弟弟两人十分友爱,关系融洽,所以他便心血来潮,准备搞个复古运动,把国君之位传给弟弟。

    唉!没办法,谁叫咱流的是商人的血呢?

    于是,到了宋宣公快去世时,铁了心的要把君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弟弟扭不过他,最后继位为君,是为宋穆公。

    不过,宋穆公这人人品也不错,虽然哥哥已经不在了,但感情却还在。等到他去世时,为了报答哥哥当初舍子立己的恩德,又把君位还给侄子(宋宣公的儿子)与夷,是为宋殇公;也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冯。而且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他还让儿子冯去郑国避嫌,因为当时宋、郑两国关系还不错。

    都说春秋骨肉多相残,看看这两兄弟,多么和谐友爱啊!简直就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左传》也是大赞宋宣公知人善任,有仁义,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最后,自己的儿子也享有了国家,称赞他有眼光。但是,其它史书,譬如《公羊传》、《史记》等给出的评价恰恰相反,都说宋国之乱,是从宋宣公开始的。

    为什么?这么友爱知人,还要被批?

    是的,因为他坏了规矩,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

    兄弟友爱,那是小爱;规矩坏了,那才是大事。国君这个位置又不是件小玩具,你想给谁就给谁,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想法。相反,它是个极重要的岗位,有了它,就有了一个国家的权力,这个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大到为了它,有人可以弑兄弑父。更何况你们兄弟是友爱的,但下面的堂兄弟就一定会友爱吗?

    宋殇公上台没多久,就收到了一条令他胆颤的消息:郑国人想把他的堂兄弟公子冯送回来做国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宋殇公就此算是恨上了郑国人。所以,当卫国州吁派来一介使者,告诉他:如果您想讨伐郑国,除掉后患,我们愿意出钱出力,唯您马首是瞻,而且,还可以叫上陈国和蔡国一起来帮忙。

    有这等好事?

    对于这样送上门来的好事,宋殇公一点拒绝的理由都没有,他眼睛都没眨一下,就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宋国倒向卫国一边,和郑国成了对头,开始参与中原肉博互掐大会,而且表现积极,大有一副后来者居上,成为掐郑主力的意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往事013 宋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kx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