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陈忠实老先生于2016年4月29日从我们学校离世,一位文学大师悄然陨落。
陈忠实自上学开始,就曾听老师说过,我们陕西有几位文学巨匠,其中就有陈忠实,当时只知道陈老很有名,但从未读过他的任何作品。
电影白鹿原上高中后,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白鹿原》上映,满怀期待地看完这部电影,揭开我对过去农村那些缩影的零星认识,但后来听说,这部电影很多地方都被裁剪,并不完全表现小说所传达的东西。
电视剧白鹿原前段时间,电视剧《白鹿原》大火,于是乎准备在暑假品读文学经典——《白鹿原》。
小说白鹿原小说剧情
白家人物关系小说以“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作为开头,就勾起我对它的兴趣。
鹿家人物关系《白鹿原》描述的是陕西秦岭兹水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从清末民初到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国民政府对共产党的镇压,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的故事。
在清末民初,白家人沿袭村子里的族长,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过7个妻子,可是前6个都无法和他白头到老,几年内都死了,只有第七个与他善终,并生了三儿一女,白嘉轩一天无意间在鹿子霖的漫坡地上发现了一株奇形珍草,他的大姐夫朱先生说那是白鹿原古老传说中那只能带来吉祥的白鹿的化身。
白嘉轩便使了些心机从贪图便宜的鹿子霖手中换到了那块白鹿显灵的地。接着他把祖坟迁到了这块风水宝地上,又进山娶了做药材生意的吴长贵的五女吴仙草为妻(也就是他第七任妻子)。
长工鹿三同时白家有一名长工叫鹿三贯穿着故事发展的脉络,他有俩个儿子叫“黑娃和兔娃”而鹿家以鹿子霖为首,育有二子(鹿兆鹏,鹿兆海)而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白孝文,鹿兆鹏,黑娃他们这一代人展开。
白孝文白孝文唯唯诺诺,中规中矩,长大后继任族长。
鹿兆鹏鹿兆鹏接受了新式教育,满满的对旧式制度不满。
而黑娃则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不愿在白家当长工,想要出去闯一闯,在外做长工期间,认识了郭举人的小老婆(田小娥),并把她带回白鹿原,得知事实真相的村子里的人,受到村子里的人的排挤,后来黑娃离开了白鹿原,去参加了革命军,后来又当了土匪。
鹿子霖在此期间鹿子霖和白孝文都吸食上了鸦片,导致家财散尽,背井离乡。鹿三以田小娥为儿媳为耻,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把她给杀了,之后的日子里脑子里满满的都是田小娥死时的情景,也郁郁而终。白孝文在外重新振作起来,终有一番作为。而白灵(白嘉轩的女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鹿兆鹏结为连理,参与地下工作,不料一腔热血干革命,最终反遭革命同胞发起的肃清运动陷害。
黑娃
黑娃后来带领自己土匪兄弟,缴械投降,加入保安团,成立了炮营,保卫滋水县城,再后来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反运动,促使滋水县和平起义,最后不料反遭白孝文抢功,陷害致死,让人唏嘘不已。
朱先生朱先生,白嘉轩姐夫,书中最具智慧的人,自幼苦读、饱学儒雅,虽处乱世之中,但并非不闻世事,每次众人遇疑难事不能解决,朱先生只用几句话就能点醒,且常有出奇之举。
当原上众人疯狂种植鸦片时,他亲手扶犁毁掉白嘉轩的罂粟,颇有“关中林则徐”之风;当西安城面临战乱之际,他只身进入兵营,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清兵二十万;白鹿原上出现大饥荒,他走村串乡查看灾情,蹚河攀岩赈济灾民,不取一分一毫;听说弟子鹿兆海在中条山战场上阵亡后,他不顾高龄,决定和学人发表抗日名声,亲自上抗日前线。在朱先生离世后,白嘉轩说,“世上肯定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先生喽!”
祠堂文章结局有些凄凉,在新时期下,原上维系千年农村宗教礼仪,乡俗名约荡然无存,原上的人老的老,死的死,原上最大的两个家族的结局也是不幸的,白嘉轩残烛老年,瘟疫中丧了妻子仙草,拄着拐杖,佝偻着脊背,眼睛也被气瞎,无奈左眼被剜掉;
晚年鹿子霖鹿子霖因为鹿兆鹏为共产党头目,坐了两年多牢,后为田福贤征壮丁,征税款,在建国后的审判大会下面,活生生被吓疯,最后唏嘘死去。
至此,白鹿原上这段传奇故事悄然落幕,不得不引发我们对乡土,对根的思考。
我的思考
通过小说了解到了以前农村社会是以宗族礼仪,民俗乡约来维系它的正常秩序,当时的人克己复礼,仍然能够恪守儒家传统,白嘉轩就是典型代表。建国后,这种状态被党所领导的政府所取代,以村,组关系来维系管理,到现在为止,我们身边那种最传统,最朴素的乡俗民约基本荡然无存,也不知是好,是坏?
在白鹿原中,在那个时代,女性的人生无疑是悲剧的,《白鹿原》中活跃着众多的女性形象,有身世坎坷的田小娥,有恪守妇道的鹿冷氏,有温柔贤惠的吴仙草,有叛逆聪明的白灵,她们都有着个性鲜明的性格。然而,不论她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却都殊途同归,惨遭厄运。她们努力过,挣扎过,却最终像一朵枯萎的花被荒苔野草所湮没。
在白鹿原中扭转了我过去一直错误的认知。地主并非都是坏的,他们在那个年代是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虽然地主确实富些,但是那都是靠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一点一滴积累而来,长工为他们干活时,也是心甘情愿的。土地革命或许只是共产党人拉拢劳苦百姓的一种方式,最后土地还是归了国家所有。
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只有吃不饱,穿不暖,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去革命,哪有像电视剧中那样的革命信仰。
对白鹿原中的百姓而言,朝代变了,他们并不关心,百姓只关心还要给“皇帝”缴多少赋税,结果赋税越来越重,到来国民政府,他们不仅得赋前面几倍的税款,还得出壮丁战死他乡,这也加剧了百姓与政府的矛盾,这也最终导致国民政府加速灭亡,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官员腐败”,“靠关系解决问题”并不是我们现在才有,这在白鹿原中也非常常见,读完之后我才知道这是我们整个民族数千年的“传统”。
对于小说中的很多场景,我依旧能在我们身边看到,人性改变岂止一朝一夕。
很感谢陈老给我们揭开了过去的那段历史,对于文中那些朴素的乡俗民约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对于那些丑恶的东西,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