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散文旅行·在路上
我的散文集“回忆与思考”之“小镇风情”(六)

我的散文集“回忆与思考”之“小镇风情”(六)

作者: 颂奇2018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13:06 被阅读61次

这里的语言也很独特,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词汇。比如,他们称哥哥为“陶郎”, 称弟弟为“太郎”。后来才知道是“大郎”和“弟郎”的屯溪读音;称妹妹为“令妹”、称楼为“阁”;称妇女为“孺人”,婚后则称为“老妪”,颇有古风余韵。

很奇怪的是,他们称小舅子为“舂米来”。经他们解释才知道,古时候不知犯了哪位皇帝的忌,把“舅”字改为“舂米”了,因为舂米也用臼子,“臼”和“舅”同音嘛。

经常听他们说“阿不西迪”,诧异怎么说起英语字母来了,这ABCD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就是“我不晓得”啊,这两组的第一个音还真的挺相似。

这种异域情调感觉很新鲜,当然他们都会讲屯溪普通话,交流并无问题。

和分配来的大学生们一样,在屯溪的十年我们都在车间里做工人,我是钳工,对机械加工流程烂熟于胸,倒是对以后搞科研大有裨益。

调到山东纺院后,不同于其他学校毕业直接到大学的老师,没有仪器设备就徒呼奈何,自己可以动手设计加工简易装置,把科研先搞起来,没成想一发而不可收,后来竟然成瘾,设计仪器装置也成了我的科研方向之一了。

记得第一个装置是一九八一年设计的, 称作二级恒温双层脉动往复水浴染色装置。除控温部件外,用的大都是“热得快”(一种家庭热水器)、汽车刮雨器、洋铁皮、层压塑料板这类普通和废旧材料制作的。既可以利用带支管球的玻璃染色管抽气,又可以利用曲轴连杆,驱动自己设计的平行四边形染色玻璃管实施脉冲式染色。

所谓的眼高手低对我不适用,尽管自己眼不能算高,但手却不能算低。

屯溪的十年又是休闲的十年。 作为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当然耐不住寂寞,既然科技方面不能发挥,就把旺盛的精力倾注到业余生活中去。

当时身边有一帮爱好体育的年轻朋友,我几乎成了球类专业户,参加了地区的足球赛、排球赛,又去集训半年,被选中代表徽州地区参加安徽省运会足球排球比赛,后来只去比赛了排球,队里也颇有些人物,后来国家体委宣传司长何慧娴就是队友,正带着吃奶的孩子出征呢,她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是校队也是上海二队的扣球手。篮球我不行,就当挂名长队教练,隔三差五地出去比赛,日子过得倒也风风火火。

还编了小歌剧,主题当然是斗私批修了,演的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先进女孩帮助教育讲吃讲穿的女孩的故事,这可是当时的宣教主题,从词到曲都是原创,用的是老祖宗的五音调式(当时强调民族化),现在还能默写出来。乐器不外乎是二胡、竹笛、三弦、板胡之类,还加进了我平时用来解闷的业余级小提琴。

演出队将厂里的俊男靓女一网打尽,组织排练,参加会演。当时主要PK谷老师领衔的染织厂演出队,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很沧桑、很健谈的一个人。在我的朋友何医生家初次见面就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讲他音乐学院同学创作的歌曲“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溢美之词不绝于耳。那是在世界青年联欢节得奖的作品,确实很棒,特别是无伴奏合唱,简直是一绝。不幸和他对决,结果可想而知,输给这样的对手无怨无悔。

闲来无事,花十块钱(月工资的四分之一)买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交响乐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总谱,有两个砖头厚,经常在厂区播音喇叭下面一站就是个把小时,细听播放的这两个样板戏里的音乐,像“打虎上山”和“快乐的女兵”这两段和声配器很有水平,反复体味,顺便再练练耳音,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除了重操旧业给同事画像博得一笑,又把青岛逍遥派发明的够级扑克牌玩法普及到厂里,经常和一帮小青年玩到深夜,回青岛后不免调侃一番,自诩为够级的南派传人,尽管徒子徒孙也就可怜的十几个人,这是后话。

屯溪的十年还是专业被冷藏的十年,除了做工,天天打球演戏打发日子,和附近山里上海三线厂踢足球的青年们交了朋友,他们都笑称我是“吃耍子饭的”。

有劲使不出毕竟郁闷,有道是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活人不能叫尿憋死。不能干本行,搞专业,司文艺的右脑就风风火火忙活起来了,将文艺体育玩了个遍。可是司科技的左脑老被晾在一边也不是个滋味啊,左脑也不甘寂寞,偶尔露也点儿峥嵘。

一次,配方车间投料出了问题,多加了发泡剂,注塑的微孔塑料凉鞋的鞋底膨胀变形,成了废品。我剪开一看,里面发的气泡又粗又大,像发过了头的馒头。可是穿在脚上走路却特别的柔软,一步一步,随着着鞋底里孔隙里吸气-排气的不断循环,脚底也感受到反复挤压-膨胀的快感,犹如走在松软而富有弹性的湿地。

这时突发奇想,能不能将错就错,刻意制造这种大孔的鞋底,不过要专门设计气流孔道,上面和侧面要开气孔,让气体有进有出,这样每走一步,就可先踩下去挤压吸进空气,再抬脚放松排除鞋内的秽气,完成一次换气过程,如此循环,鞋里空气常换常新,再配上帆布鞋帮,那就是一种独特的高弹、柔软、行进式自行换气鞋啦。可惜当时位卑权轻,无人理睬,只是想想而已。

我的散文集“回忆与思考”之“小镇风情”(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散文集“回忆与思考”之“小镇风情”(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tk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