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朋友去老领导家谈件事,老领导说经常在微信朋友圈读我的文字,感觉我就是个文人,不适合做生意,还调侃我哪些文字都从哪里摘抄来的啊?他爱人嗔笑骂他了,别人在进步,就你不学习!人就是语言动物,熟悉或友情可以改变语言的内涵,以此扩大或缩小着语言意义的边际,也许就是理解的本义吧!
我给他当过几年秘书,知道调侃背后只不过从侧面肯定我的变化。当全民都微商着数钱,他能抽时间翻看我微信朋友圈那些与金钱毫无关系的文字,已经让我非常感动了。关心、友爱可以有无数方式,但当有人默默地不远不近地关注着你,其实是在粹片化人际互动的星空里妥帖地定义彼此的位置,不是每颗星星都需要互相照亮,方向位置才是存在的坐标。
怀特海说过,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无非就是对柏拉图的注解。我们中国何尝不是呢?先秦诸子百家以及稍后的佛教经典,已经基本塑造我们可能的政治秩序、伦理道德、信仰生活,之后哪一家之说,不是对那些经典的诠释与实践呢?何况所有的语言文字活动,无非都在几千个方块汉字中打转,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着已经被岁月蚀刻模糊的思想,就如一棵稻苗年复一年地在肥沃的土地里生生死死,只为证明生命曾经来过、生长过、存在着……
有多少片树叶,就会有多少不同形状的叶子,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人并不是一个现成的、固化的,如树木那样摆在某个地方一成不变的东西,人自一开始就被抛入大千世界,就已经与世界融为一体,就要面对世界的无限可能,人就处于不断筹划的状态中,人的本质就是没有定性,而这恰恰就给人奠定了无限可能的基础。海德格尔以此出发把人定义为此在,认为人终其一生都在计划自己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永远都处于去存在的状态,人的生命就是处于塑造自己的动态过程。
千年前屈原被放逐。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啊!如果说疯狂是人走向死亡的缓冲,那么命运多舛的屈原正是以流传千古的文字生活疗治着生命可能的疯癫,也暂时阻挡了死神的晚宴,直至最后连唯一可以依托的文字也锚定不了毁灭的悲伤,他就只能选择弃绝生命的文字划舟彼岸而去。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渔父是否听懂了屈原的话,最好的方式就不要试图去理解所有事,我们不需理解,只需接受,接受不是宿命而是解放自己,是无限可能面对无限不肯能的妥协。
我们都是海德格尔所定义的此在,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原始渴望,希望打破一成不变的生活,总想做一回真正的自己,每一种生活方式如工作赚钱、休闲聊天、淡情说爱、读书写作等等都是存在(过程)而不是存在者(结果)。写几个文字与喝几杯酒、赚几个钱或闲聊几句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要紧的是记住人的本质就是无限可能,就是每个人都只能是自己的人生道路、都走在去存在的道路上!多人走过的路是别人的路,不是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