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两三年前吧,经常听到办公室里语文组的老师在戏谑当今小学生的很多考场作文动不动就被套上“背题”的帽子。
“哎,真是奇怪,在我眼里明明是一篇特别好的作文,偏偏被改卷老师判了离题!真搞不懂现在的小学教育了!”
“是呀,而且动不动就离题一大堆呢!”
“看来咱们中学的作文,真的比小学好写多了!”
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就那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了。彼时我的孩子还是小学中低年级,通常也只是在期末考试中有考作文,所以对于他们的讨论抑或抱怨,我也只是当一名安静的听众。
直到女儿上了五年级后,每次月考时都会跟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考相同的作文题目。也就从那个时候起,她的嘴里也开始吐出“作文背题” 这四个字来。虽然她的考场作文未曾被老师们判为“背题”,但我从她的语气里不难读出她对自己作文的担忧。每次考完作文后,总是反复地在我耳边念叨“真的好害怕作文背题了,上一次全班有很多同学都背题了呢?考试之前老师总是交代我们作文题目要多读几遍呢!”
孩子反反复复地念叨,只是因为一个“怕”字。是的,原本对于酷爱阅读,热爱写作的她,只是因为看多了身边同学太多的“背题”,对于自己的写作能力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那天回家,手里拿着一张作文试卷,让我签名过目。我看了小家伙的作文,感觉跟她平时的水平差不多。在考试中能够正常发挥,在我眼里已是万幸。
“妈妈,你说我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呢?”
“嗯,蛮不错的嘛!”
“既然你觉得不错,怎么改卷老师只给了我33分?”小丫头似乎有点不满。
“那说明你是不错的,可其他小朋友更棒啊!人家改卷的老师看的可不是你一篇作文。”
“咦,好像是这个道理!老师给我们念过其他班一位同学写的36分的作文,哇,那景色描写真的是太漂亮了!”
“那你读那样的作文时,感觉会不会是一种享受?”
“那是当然,那感觉真的特美特舒服!”小丫头终于服气了。
“怎么会是33-2=31呢?”
“老师说了,年段统一意见,这次作文题目没有用《<送元二使安西>改写》的统一扣两分。”
“不会吧,要求的第一点不是已经明确指出‘题目自拟’了吗?”
“是这样的,我们年段听说有80%的同学都题目自拟,然后都被扣了两分。老师说了,题目不按要求来,再怎么精彩的题目都要扣两分!”
这是什么道理?我纳闷了?难道小学的作文考试有那么多的门门道道,要求里的题目自拟,只是出题者给无辜的孩子们挖的一个坑?
带着这些疑虑我给县名师工作室的山水乐老师发了微信,向他请教。接着又到了简书的散文群里,问那些写作的大神和N多的语文老师。
可谓一问激起千层浪,散文群里炸开了锅。有的说《<送元二使安西>改写》这样的作文题目一看就特别招人烦;有的说真怀疑孩子语文老师的能力;有的说只有写作上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孩子才会用《<送元二使安西>改写》这样的作文题目......我一并谢过大家的热情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无名的痛——女儿所在的小学,是全县最优秀的小学!
山水乐老师也给回复了,果然是内行看门道。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文要求有提到以“第一人称”改写成“记叙文”,那题目应该可以围绕“送别”去自由发挥。而且,“第一人称”,那“王维”就应该是“我”,而一般地改写却仍然是“诗人王维”。
女儿对她的语文老师一直都特别敬重和崇拜,知道我一直在为作文题目的事情较真,再三叮嘱我不要去跟她的胡老师探讨这个话题。我知道,她怕我的鲁莽让老师反感。经过一番的思想斗争后,我最终说服了女儿,鼓气勇气找她的语文老师探讨作文题目去了。
没想到,我微信消息一发出,就收到了她的“知音呀!” 和一张哭脸。她说孩子们的卷子是安排学校其他年段老师密封改的。而她在学校里和他们据理力争,说命题可以自拟,只有作文水平高的,有才情的才会自拟。而且题目本来就要求题目自拟,没想到被拍板的老师说:“出题者出题不严密,打错了!”
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权威性,在自己的言论站不住脚时,居然胡乱冒出了一句 “出题者出题不严密,打错了!”。然后把一篇自由命题作文,活生生地变成了命题作文,硬是砍死了一大批学生的才情。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是出卷者的意图重要,还是当权者的权力重要?是孩子们的创作能力重要,还是当权者的前途重要?如此权力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才华,复制出一个又一个无血无肉的傻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