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二胎最难的是教育?这位家长九子女全都成龙成凤

二胎最难的是教育?这位家长九子女全都成龙成凤

作者: d1577198879b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5:14 被阅读4次

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三子,军队炮兵校官。

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颇有建树。

五子,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次女,著名学者。

三女,为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生孩子易,教孩子难,这是众多家长经历过半夜辅导作业的咆哮和无奈后熬出的感悟。可以说,一个孩子的教育就要倾全家之力,两个孩子能不出乱子就是英雄家长。而如上述,有这样一位家长,九个子女,个个成就不凡,是谁?这么能生养...懂教孩子。他是梁启超。

带着对梁启超教育子女方法的好奇,通过考察《梁启超年谱长编》《梁启超家书》《梁思成传》和各种杂七杂八的参考材料,终于参悟出了他为人父母的教子门道。原来他九个子女成材的起点,原来是梁启超作为父亲的三句训诫。

文末福利:科学又高效的100节家长必修课!免费分享!

第一训:可以不有钱,但要安身立命。

"我不图孩子能赚钱。"在各类家庭聚会、同学聚会上,总有家长表面云淡风轻式立Flag,实际一转头,不管孩子的升学选专业,毕业谈恋爱挑对象,家长无一不插手干预,无一不以"能不能有钱途"为指导准则,并100%不会考虑孩子喜欢与否。而这样控制欲极强的家庭关系,结果常导致孩子成年人后叛离家庭,而家长至始至终想不通自己做错了什么。

梁启超自身是怎么处理对子女的期待呢?我们寄望孩子实现阶层突破,最差,也不要差过我们。这是一种美好而实际的愿望。但如果自身境界达不到,那么对阶层突破的期待,就好比农民想象皇帝用金锄头干活一样,似是而非。

因此,最好的状态是,父母自身到达过、或者能望见的,可以拿来引导子女,为他们铺路。如若不然,还是退后观望、给孩子自由的好。

梁启超对子女的引导,是建立在他自身的高度之上的。他自身学识不凡,又见多了各类革新浪潮中的青年,通过努力和际遇实现了阶层突破。因此有了自己的一套教育心法。在写给三儿子梁思忠的信中,他说:

"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

我们绝大部分普通人,都很难达到梁启超的高度,但作为家长,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我们以家长的身份爱孩子,但在成为家长之前,我们首先自己要立得住,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所在。然后,才不愧做孩子的模范。对一个父亲,一个男人来说,不把自己的价值观捆绑在孩子身上,特别难得。

第二训:可以不快乐,但要乐观。

快乐是人的经历,总有好有坏,也就注定了避免不了不快乐的事。但乐观是人的态度,遇上再不快乐的事,你仍可以选择乐观。

梁启超言:"一个人什么病都可医,唯有悲观病不可医疗,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回望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思潮涌动。而青年人处于青春期这一特别的心理阶段,一旦遇挫折,就极容易流于失望悲观、愤世嫉俗。梁启超在这一点上,就非常注意引导。

言传身教,梁启超这样教育子女,他自己也秉持乐观的态度生活。他自认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还开玩笑说:

"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中'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他还 以曾国藩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训诫孩子们:"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因此,他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一年到头都不肯歇息。人家问他忙什么,他理直气壮:忙的是我的趣味!他认为,这才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对那些整日消磨时光的人,梁启超说,"我劝他不如早日投海。"也是妙绝。梁氏乐观精神的传承,可见一斑。

第三训:可以偏航,但要知道终点是哪。

人的一生不是一条大之路,面对九曲十八弯的选择,难免偏航迷失方向。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只身逃亡日本,在极为混乱的局势下,李蕙仙独自在广东老家侍奉双亲,主持家政,照顾梁氏亲属,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奔波的梁启超,确实难以关心到子女教育的各种小细节。但在大方向的把握上,他始终保持主动,通过修家书与子女保持精神上的链接,而且体现出了父亲特有的坚强有力、明智决断。

先说立业。从《梁启超家书》来看,梁启超对各个子女的重视程度,有不小分别。但没有太大分别的是,他对子女立业问题的重视。梁启超认为,立志是人生的大事。

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他从自身在段祺瑞政府的从政经历出发,讲述不主张子女做官的道理。梁启超认为:

"做官容易损坏人格,习染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职业。他自己在1917年以后,也再未从政做官。"梁家成年的9个子女,也都没有做官的,大多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为贴补家用,妻子李蕙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期货投机,梁启超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谆谆劝说,表明我们家断不能受无汗水之金钱,希望长女也一同劝诫母亲。梁启超自己也拿出实际行动,讲课讲学,办报写稿,以各种正途大幅开源,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宽慰妻子在经济上的焦虑,向子女以身示范。做官,或可光鲜一时,但官之上还有官,做官没有可以放下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像个陀螺一般,鞭打周旋不断,头顶上还有三尺戒刀。

再说成家。家庭不顺的痛苦,很多人有切肤体会,如果不愿轮回重演,那么在孩子身上,就要慎之又慎。梁启超子女所生活的年代,包办婚姻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婚姻缔结方式,也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鲁迅,如徐志摩头婚,这些同时期的人物,都还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相比之下,梁启超是一个开明而进步的父亲,摸索出了自己的独家方式。即,由梁启超推荐人选给子女,双方经过相处磨合,合适才结婚。这种方式,梁启超曾极为得意。用这种方式,他向长女梁思顺推荐了周希哲,向长子梁思成推荐了林徽因。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方式有效可行。而且,梁启超不仅仅只是推荐人选这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天生就掌握经营恋爱、婚姻的技巧,在这些方面,梁启超作为父亲,也是用尽了心。这就是下一句话想要说的内容了。

从梁启超的三句训诫中,可以总结出作为父亲的"黄金教子法"——即教育做感兴趣的事,做有益社会的事。对一个孩子来说,能成长为在社会中站得住脚的人,从事着自己喜爱的事业,应当自豪。对一个父亲来说,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也当骄傲。各位家长,你在为孩子选大学专业或兴趣特长时,是以"有钱"或是"有趣"为标准的那?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当然篇幅有限,梁作为家长的很多人多人生哲学没法一一展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品读《梁启超家书》,你可以私信我,即送你这本书的精美PDF。

此外,每天听5分钟,不打不骂,18年教育专家的实战秘笈,让你轻松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微信关注【格雷盒子】公众号 菜单栏【福利社】自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胎最难的是教育?这位家长九子女全都成龙成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q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