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7【志玲觉知生活157】:你想要是感觉好的,还是直面脆弱
- 【志玲觉知生活1011】:不再受困于自己的需求与期待,才能够认出
- 【志玲觉知生活086】:聆听身体的感觉,穿越脆弱进入宁静
- 【志玲觉知生活1036】:让孩子感觉到重要性还是帮孩子解决问题?
- 【志玲觉知生活1030】:脆弱的感觉不是我们的敌人,是要带我们通
- 【志玲觉知生活097】:在关系中直面自己的脆弱,才能看见自由之路
- 【志玲觉知生活1025】:信念在控制着我们,我们也因为这些心念在
- 【志玲觉知生活1017】:续:关系的两极化(导师一班成长小组分享
- 1.10【志玲觉知生活】:该离婚还是该继续,真正的力量来自于直面
- 【志玲觉知生活1038】:是什么在让我们跟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从学校回来,告诉我没有钱用了,看到孩子很无奈的样子,我没有起反应责问他,也没有马上附和他,只是说了妈妈自己的无力,看到你遇到困难,我也很想支持你,只是妈妈内在会有担忧,会不会因此养成不好的习惯,当然这也是妈妈的担忧。

很多时候,我都不愿意去触碰这个脆弱,想隐藏一些东西,拼命去讨好,去满足孩子的愿望,然后内心又有抱怨,孩子也不愿意完全敞开他的心,我们之间好像总是隔了一些什么。
在这种放纵,妥协里不断的循环,我这个拯救型的妈妈,想解决所有问题,其实只是不想面对问题背后失败的自己,不想让自己是无能的,没有用的。
从小看到爸爸愤怒的样子,我就会以为是我做错了什么,很害怕犯错,却又不断的犯错,那份惊弓之鸟般的惊慌失措,也一样带进了我成年以后与人相处的模式中。
总是不断的想要对方满意,哪怕自己觉得委屈,也无暇顾及自己受伤的心,更加需要被认可,需要有价值,如果没有用,就会体验到更加可怕,面临被遗弃,没有人要。
这些儿时的身体记忆,让我形成自动化的反应模式,所以也总是在牺牲,在放纵对方,在自己的不断妥协中,最后关系越来越疏远。

因为不断的妥协,不断的牺牲,孩子也不断的放纵,因为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带着自己的需要,孩子也触碰不到妈妈的心,所以他需要不断的刺激我,让我触碰到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好让他觉得我们之间是有心与心的连接,他不是孤单的 。
当我不断的隔离,不断的妥协,他也不断的放纵,直到我逃无可逃,再也压抑不住的时候,忍不住想要爆发。
这些年不断的觉察自己的模式,不断的把自己从感觉良好的幻象里拉出来,发现面对脆弱没有那么可怕,不会真的死掉,而是越敞开脆弱,越安全。
和孩子敞开心扉说自己的失败,无力的时候,发现孩子并没有要求我什么,也没有想要继续加大力度刺激我。只是说学校打开水没有钱了,我也给她预支了一些钱。
不是讨价还价,不是威胁,不是放纵,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给出,想要支持孩子,发现我们的沟通变得非常流动,一起聊圣诞,一起聊学校的事情,度过了愉快的亲子时光。
当我不需要感觉良好,不需要膨胀的正向积极的自我时,敢于直面自己的脆弱,和不舒服的感觉同在,和孩子同在时,收到了生命带给我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