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叫高云川,在1855年的濮州,他是一名响当当的人物。
1855年,刚改道的黄河河道还不稳定,时有决口现象发生,两岸民众为了躲避水灾,纷纷远迁他乡。从河南兰考经濮州再到范县,居然形成了一个几百公里长的狭长无人区。
就在这时,高云川出现了。他不但没有随着广大民众逃离,反而把家安在濮州的黄河堤坝上。他高薪雇佣民工,在黄河岸上建了一家客栈,并且倾尽家产在客栈门前修建了一个港口。很多人都笑高云川疯了,这样的无人区,哪来的生意?
然而,仅仅半年不到,高云川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原来,黄河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路线之一。对黄河上的船工与旅客而言,高云川的客栈是这数百公里范围内唯一的歇脚点。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高云川客栈门前的港口里停着近百条船。

一时间,高云川名震黄河两岸。他过人的商业眼光与投资智慧,成了坊间老百姓们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如果事情就照这样发展下去,以高云川的智慧,他或许能和胡雪岩一样成为一代名商。可惜的是,1862年6月,大雨连降43天,高云川客栈所在的河堤崩溃,高云川与他攒下的万贯家财全被大水冲得不知所踪。
其实,早在河堤崩溃前的20多天,就有伙计提醒高云川,客栈所在地出现了裂缝。更有许多有经验的老船工说,水势太大,让高云川先撤离一段时间。可是,当年那般睿智远见的高云川,这一回,竟然丝毫不为所动。除了让20几名伙计挑土补岸以外,他一点儿也没有撤离的打算。
高云川在黄河岸边“打滚”了50多年,面对如此浩大的水势,难道他就看不出险情吗?不是的!高云川早就看出了险情,而且以他的智慧与眼光,他看得比任何人都要清。然而,他为什么偏偏不愿撤离呢?原来港口里停着100多条船,客栈里住着500多位船工与旅客,连大厅里都住满了人。一天下来,客栈就有几百两银子的收入!他是舍不得撤离啊!这些日子里,高云川开始进香礼佛,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他心存着侥幸:就算是溃堤,也不一定就发生在客栈所在地吧?虽然他心里明白,因为修建港口,客栈所在地的河堤已经受到较大的侵蚀。如果溃堤的话,最有可能就是发生在客栈所在地。

终于,6月24日深夜,一声惊天巨响。溃堤了!智慧无比的高云川与他那曾经红火无比的客栈全部没入了汪洋。
高云川的智慧,是尽人皆知的。但是任何时候,贪欲,都是智慧的死角!一旦贪欲占了上风,再智慧的人,也会犯下十分低级的错误。
(摘自《致富时代》)
读后感(心灵撞击):
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各种贪欲,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要学会远离各种贪欲,就像远离洪水一样。贪,不是在指责谁,不是在指责任何人,而是告知每个人,要认清这一点。特别是想成大事者,想有一番作为者。
每个人从小到大,就不断被自己身边,对这些充满强烈欲望的社会以各种方式,教育、熏陶着,朝向这一切,不断去追求这一切,不断去搏取这一切。
当一个人成年后,独自承担生活责任时,也往往不得不去追求这些,不得不去追求这一切,而且往往促使自己对这一切充满强烈的欲望,变得贪婪,贪得无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