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是写短文好还是写长文好?
我觉得还是要写长文。
短文能表达的观点少,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最多也就能表达一个观点,如果再让他多表达半个观点,恐怕就会大大超过计划的篇幅了。
而长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尽情地展开;把写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挚感情全部表达出来。
写作,首先要有感而发,把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让读者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观点;如果非要以文字的数量来框架住写作者,就等于限制住他们的思想和发挥。
读者喜欢看闲庭信步的妙语连珠文,但并没有多大的耐心去细细体会洒洒洋洋的几千字长文。这种矛盾交集到写作者这里,就成了他极力想挣脱套在头上的笼头,即所谓的反抗。这样,只会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这一点对于新手来说尤为重要。
新手对写作本来就心有余悸,他们可能是出于对写作的热爱,也许是被网络上那些“月入过万”的文字所激励;但不管出于哪个原因,开始写,就是巨大的进步。因为写作对现代人的自身提高是很重要的,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自身。
但新手又不能确保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如果有一天,思绪象开凿放水般的泉涌而出的时候,而脑海里又个文章字数的框框,恐怕他无论如何都是写不下去的。至于到底是让他跟着感觉,在文字的草原上肆意奔驰呢?还是一堆的条条框框先把他绑架起来,不言而喻。

有人会说,越短的文章,内容越精炼和鲜明。越长的文章,越没有中心和新意。
还是不能这么说吧。
越短的文章,内容就会越精炼越鲜明吗?
不一定!如果是这样,一个标题,再多再加一个副标题就能让文章的观点尽显读者面前,那样的话,读者就没有必要再看你的文章了,这样是不是更加精炼和鲜明呢?
那么,越长的文章,是不是就越没有中心和新意呢?
如果文章的标题能充分把所要表达的观点呈现出来的话(所谓的标题党除外),那正文就更有必要从多方面对这个标题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和详细的描述。不然,你写在标题上的观点怎么能让广大读者认可呢?
现在的社会,对一件事或某一观点的多元化的认识和理解,给写作者提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写作者们会竟可能观察一件事物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力求面面俱到,最好不要让读者找到自己文章中哪怕是一点点很容易就被攻克的蚁穴,从而让自己辛苦码出来的千里大堤毁于一旦。
这样一来,写短文就显得有很大的局限性。
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不是为了上班刷卡点卯而写,那是写给别人看的,不能真真的提高自己,而当读者点进来,看到几百简短的文字后,没有认同感的点击,大多会被认定为失败之作。

”越没有智慧的人,说话和写文越繁琐,因为他无法做到简单。
越有智慧的人,说话和做文越简单,因为真心就是简单的。”
真的是这样吗?
未必!
你再怎么智慧,就像山里的得道高僧,当信众们匍匐在地,虔诚的向他求福时,你只管告诉这些普通的百姓,你是福还是祸,是好还是坏就好了,干嘛总要故弄玄虚,只言片语,说一句留半句,让大伙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难道就是智慧吗?
高僧大德,他们肯定是智慧的,但对于普通百姓,普通读者来说,就未必懂大师到底是在说些什么。所以,给高僧大德们欣赏的文字,一般的普通读者大多是高深的看不懂,结果怎么样呢?很简单,抛弃你,那样,你所自以为的智慧也就到你这里就停止了。

文章写的短,读者确实能很快读完。但不要错误地认为那是为读者节省时间,是尊重读者。
当读者点进去,匆匆看过你的短文,并没有留下一点印象,或者没有看明白你写的深度,那才是对读者的不尊重,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
尊重读者的做法,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笔,要让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那些可能对你感兴趣的读者们能从你的文字中得到启发,吸取营养,并和你共同进步,这才是真正地尊重读者。
而写作者要做的事情,在发布之前要多加修改,提炼出每一个多余的字,不要纯粹为达到日更甚至日更几篇来欺骗自己。
不管是写长文也好还是写短文也罢,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内心展现出来。先不要以迎合读者作为出发点,这种功利的想法只能让你的路越走越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