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风雅颂辽宁省
【灯下夜读】 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灯下夜读】 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作者: 关观 | 来源:发表于2020-01-27 21:52 被阅读0次
曾国藩

曾国藩将要进京入翰林院,临别之际,祖父曾玉屏送了他一段话:“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一语中的。

这位爷爷把孙子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说得明明白白。大孙子,你的官途一片光明,你的才干足以建功立业,但要记得万万不可骄傲啊,你若除去“傲”念,那就更好了。

曾国藩确实才干突出,勤恳务实。从初入京师,由一个七品小官翰林院检讨做起,到十年七迁,做到二品大员,内阁学士兼礼部、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也就是身兼五个部的副部长,平步青云,风光无限,得意之处可见其家书“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在京期间,曾国藩顺风顺水,官运亨通。

但是,在前后两次丁忧夺情、兴办团练期间,曾国藩的“傲”,为他惹来了诸多麻烦。开设审案局,得名“曾剃头”;逢三、八日,“传唤营兵,一同操演”;绿营兵闹事,“司道群官皆窃喜”;灰头土脸,移师衡阳,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没人没钱没名分,“打脱牙和血吞”,还得继续练兵;后,“江西数载,人人以为诟病”……

再次回家丁忧,曾国藩总算是想明白了,立志除去“傲”念,直到“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方得“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傲”念是什么?是自以为是、狂妄自大;是目中无人、刚愎自用,是颐指气使、眼高于顶,是自己永远正确、错误都在别人。

看来,“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语)“傲”不除,病不好,于人生道路百害而无一利。

故而,学国学,学儒学,学修身,其理其利皆在于此。

如何除去“傲”念呢?《修身要旨》一书中说得最好,最简易得行,那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一个凡人”。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傲的,没有什么可牛的。

找出“傲”念,想方设法克服“傲”念。曾国藩于其中收获多多。

于是,他说:“君子之道,莫善于能下人,莫不善于矝。”“不自恃者,虽危而得安;自恃者,虽安而易危。”(《曾文正公全集∙ 杂著》)实是经验之谈。

相关文章

  • 【灯下夜读】 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曾国藩将要进京入翰林院,临别之际,祖父曾玉屏送了他一段话:“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

  • 灯下夜读

    赫墨拉的光 灯 展开一圈光晕 视线将文字融化 如泉汩汩流动 流出一个年华 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明月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碧...

  • 《灯下夜读》

    ——琥珀 茅庐虽破抵万金,灯下学子读书勤。 一朝金榜取功名,不枉一片赤诚心。

  • 《灯下夜读》

    静品阁中无用事,夜澜春色忆泯冬 孤盏难消杯残影,独醉眉头腹满经

  • 灯下夜读

    最近看到一些新闻,更多的是朋友圈每个人发布的信息,有些人开始参加健身运动,有些人在回家的路上堵车了,有些人在诉说着...

  • 灯下夜读(413)

    作者——毛芦芦 导读: 许多小朋友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自己的妈妈。温馨的灯光下,在妈妈的怀抱里,舒适的沙发上,或是...

  • 【灯下夜读】反求诸己

    夜读《曾国藩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九日)。 “小珊前与余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

  • 【灯下夜读】再说“应对”

    早起看到弟子在学习笔记中提及,古人小时候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由此想到,在职...

  • 【灯下夜读】 为政之道

    《曾国藩全集· 家书》中记载:“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政、严绳。治事不外四端...

  • 【灯下夜读】君子慎始

    《礼记∙ 经解》:“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做一件事情的初衷,必要“敬”、“慎”,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灯下夜读】 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ae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