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遇到需要克制、摒弃某些习性去改变自己时,就会以“生活不必刻意,要随意”这么一句听着让人顿觉高深且洒脱的话来语噎别人、安住自己。
是啊,“随意”一词,看似洒脱,但某些情况下,却透出了隐藏在背后的:懒惰、散漫、粗糙、冷漠、无原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其中提到的“心所欲”也是在经历了前面的磨砺、修行后所得的,并且也是建立在“不逾矩”的基础上的。
所以说,这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随意”,所有的随意都是刻意修习的结果。
那么,刻意是什么意思?
百度词条上写到:刻意: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古时为克制意志、潜心致志;用尽心思。
很多人对“刻意”这个词的理解是贬义词,觉得太用心,太有心计。
有的人说,我不喜欢做刻意的事情,我只喜欢做随意的事情。
还有的人说,刻意去做的事情,多没意思啊,太做作,我喜欢自然而然、随心所欲……
是的,刻意,确实是有故意,特意的意思,但只要不是在人际交往上的工于心计、趋炎附势、曲意逢迎,“刻意”里面,却是着着实实折射出了一个人对生活的那份用心的态度,这份用心里包含了意志上的克制、忍耐,和行为上的自律,是一种慎独,也是一种戒定,这分明就是一个褒义词啊!

可以说,生命里的每一个优秀的品质、每一项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刻意的修习才能彰显,而“刻意修习”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品质!
所有你现在以为的随意的事情,都是你之前刻意修习的结果。
举几个浅显的例子:小时候学习拿筷子吃饭,学习走路,学习说话,学习刷牙洗脸、学着握笔写123……大一点了,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可以去提高,比如会学着和别人沟通、交流,学着奔跑,学着怎样更好的做好个人卫生,学着写自己的名字、乃至学着书信……可见,生活中学习一项新的技能,都是你刻意修习的结果,只是因为假以时日,这些成为了习惯,成为你整个人的一部分,所以你才能随意的使用出来。
再深入一点,我们说“人际交往”,这里面包括了爱的能力、沟通能力。
你看到别人在对孩子沟通的时候很有一套,以为别人天性就有这样的本领,有的人确实天生有这个本事,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需要刻意要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在面对孩子起情绪的时候,刚开始一定要刻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作,才能把这一套沟通技术融入自己身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孩子,请原谅我是第一次做妈妈”,这句话,不正说明了“妈妈”是需要修习的,而任何一项需要修习的事,都是可以通过刻意为之而去做的越来越好,直至,得心应手,我想,那个时候,才有资格说一句“随意”吧?
你看到别人情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好,非常羡慕,告诉你技巧了,你觉得太刻意,太假,不愿意去做,你却不知道只要是亲密关系,都是需要刻意的去经营。
立于社会,我们说孤掌难鸣、孤胆英雄难成,不可能一直单枪匹马、孤家寡人的,难免要与人接触、交往的,如何去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我们有所刻意去修习,通过修习唤醒内在的觉知,从而提升自我,从而才能懂得这世间的人情世故,最后,达到“和谐、快乐”的目的。
当任何一种关系里,出现令你焦虑、不快等等负面情绪时,此时,我们都要觉察到,该是我们立刻刻意修习的时候了,不然,你的人生就永远只会停留在是口头上自我安慰式的,实则是在自我逃避的“随意”里。
我个人的经验,是有所选择的刻意的去读书,从书本里汲取所需,然后应用到实际,一开始会有所别扭,但,逐渐你会因为自己的改变而豁然开朗,也因为看到人际关系的改善而欣喜、安然。

在每个人的个人成长过程中,需要你不断的去抛弃旧有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重新发展新的行为模式习惯,这都需要你去刻意的修习,这就是突破,甚至是重生。
所以,当你看到别人可以随意的做什么事情,你需要明白,那都是别人刻意去修习的结果。
你看到别人似乎可以随意每天健身,以为别人做这个事情很容易,你却没有看到别人最开始坚持的时候,也是不容易的,也是每天刻意强忍着想躺一会儿的念头、或者想闲散的看一场电影的念头去练习的。
你看到别人可以轻轻松松随意写出一篇随笔、一个文案,以为别人做这个事情很容易,却没有看到别人已经输入与输出很多年,在刚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做些书摘、笔记,你更不知道光做这些别人用掉了一大摞笔记本,备忘录里记录了成千上万的好词好句,已然在成年累月里给自己建立了一个知识库了,逐渐他又会在原有的摘录上加上自己的感悟……再逐渐,他会一遍遍地试着以自己的语言组织成文字对看过的经典语句或文章,来一次整合、重组、编辑,这些都是刻意的去练习的,期间,还需要刻意耐住性子,因为一篇文章不是一时半会能成就的。
所有能力的习得,都是刻意修习的结果。你不愿意刻意,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懒,你不愿意改变的理由罢了。
而所有的随意,也都是刻意修习的结果,只有刻意修习到一定程度,才看上去是那么的随意!诚如那句话: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人,可以活得随性,但不可以随意。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随意之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性情,淡化了是非界限,对生活品质变得无所谓。
不要让自己,在随意的道路上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与精致;不要让自己,在随意的道路上逐渐变得冷漠,懒得深度拷问自己;不要让自己,在随意的道路上失却了斗志。
任何事情之前若加上一个随意,说明你已经在给自己的不尽心不尽力安排了退路。
所以,不要随意说“随意”,更不要让它成为你的口头禅,简简单单两个字,折射出的是你的生活态度。
生活无随意,处处皆有意(心)。
刻意,也是一种不将就;刻意,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只有经历过了“刻意”,你才能拥有真正的从容、随意!
好的人设一定程度上就要靠“刻意”来刻意打造,作为成年人,你没有过多少“刻意”,那么少一点“随意”,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与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