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意中知道了昨天是考研日,禁不住心潮翻涌,心绪像长了翅膀的小鸟一样飞回那段考研的日子。
距离上次考研已经多久了?掐指算来,有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十来年的时间就像指尖上一滴水,转瞬就滑落了。
还记得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在图书馆宽大的玻璃窗前,我对坐在对面的好友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想考研,虽然现在很多人考,但我觉得没意义,我不愿为了考而考。”
一毕业我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残酷的现实中遭遇了理想的幻灭后,我想到了考研。
眼前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与其浑浑噩噩地混着,不如搏它一搏。大学毕业后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多,如果还有一次机会,那就是考研了。
这一次,是我主动选择了考研,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后,我的心态和毕业时已经不同。
我不是为了考研而考研,是为了改变命运而考研。尽管前途未卜,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没有必胜的把握,没有同行的朋友,甚至未来的生活都没有保证,考研是我破釜沉舟的一个选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必须依靠自己,因为没有谁可以依靠。家里条件有限,甚至连物质支持都无能为力,不阻拦我已经是万幸。
凭着几年家教和一年多的工作经验,我顺利找到了兼职,这下我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我比较幸运,在外面租房一个月后,很快就找到了一所大学里的考研宿舍。
那里的宿舍一铺难求,登记处名单排着长长的队,有人甚至用烟酒贿赂宿管老师好住进去。我很幸运,去咨询那天刚好有人退房,所以不费一点力气当天就顺利入住,你看,幸运从一开始就眷顾我。
宿舍就在大学里面,吃饭学习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还有一帮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考研人,我一个单打独斗的游兵剩勇终于找到了组织。
从那时起,我又过上了宿舍、餐厅、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大学毕业两年后又一次回到校园,那是种回家的感觉,好像时光倒流,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大学时代。
都说考研很苦,但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是一段很享受的时光。
大学毕业后还能重新坐回教室,在别人都在忙着工作、婚嫁的时候,我可以从现实中逃离出来,心无旁骛地看书学习,对我而言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在我已经度过的岁月里,从没有哪个时期如此心地清明,宁静充实。

以前在学校时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直到考研我才真正学会了自学,第一次感觉到学习是这样一件让人快乐的事。
就像一个木匠要打制一件家具,需要了解木材的纹理、质地,才能物尽其用、发挥出木材的最大价值一样,学习本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到了规律,结合自己的能力,就能将自身能力转化成强大的学习能力。
我沉浸在学习的世界里,像三军统帅一样调配着每天八小时学习时间,力求实现时间利用的最大化。
比如效率最高的早晨,我选择学习难度最大的英语。下午和晚上效率越来越低,我选择学习难度较低的政治和专业课。
这种用精力最旺盛时间做最重要事情的方法,让我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仅学习如此,工作也同理,我后来也是用这种办法提高工作效率的。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学习,也是修炼心性的一种方式。心无旁骛地学习,不亚于在深山道观中修行。
静下来时,学习就像在深山寻幽探微,时不时听到溪水潺潺,鸟鸣阵阵,虽然山路迂回,却时常有柳暗花明的惊喜收获。
置身那种状态,结果倒在其次,学习本身已经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全身心投入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一天都感觉自己像拔节的竹子般生长,浑身上下充满着阳光和力量。
那是一段被时光遗忘的岁月,我暂时逃离了现实,逃离了人群,在该做什么的时候不做什么,不工作,不恋爱,甚至不玩耍,只是沉浸在梦境般的奋斗中。
别人看着我在吃苦,其实我乐在其中,甘之若饴。谁说只有恋爱甜?如果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也是甜的。
没有迷茫,没有犹疑,坚定不移,一心一意,就像长情的女子对待爱情一样,我沉浸在考研学习中。
每天早晨七点准时起床,洗漱吃饭,晨读一会儿就背起书包坐进教室。除了上厕所离开片刻,其他时候就是不离座位,一学就是四个小时,直到中午十二点,肚子咕咕叫了,才收起书包去餐厅吃饭。
中午小憩一会儿,下午,晚上接着学习,晚上十一点之前准时上床。
那是一段极有规律的生活,像农夫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坚持着这种规律的作息,直到考试。
因为旷日持久,一学就是大半年。考研,不仅是学习能力的一场考验,也是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
在考研之前,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说不要看报名的人很多就恐慌。
这些人当中三分之一的人只是跟风,也许坚持不到考试就放弃了。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虽然报名参加考试了,却准备不充足,不构成威胁。和你比拼的只是剩下这三分之一的人。
看完那篇文章后,我信心大增,好像瞬间干掉了三分之二的对手。只要我有信心坚持到考试,充分准备,就有希望在剩下这三分之一人中脱颖而出。
抱着长期作战的准备,我加入了考研大军。
在这里面,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考研人,有的起初很认真,但是中途就提前松懈了,开始处朋友,逛街,或者找工作。
还有一些人,平时不认真,到了临考前一个月,开始疯狂地学习。
曾听闻一位仁兄每天学习十二个小时,这让我惊掉下巴:我满打满算一天不过八小时,这十二小时是怎么挤出来的?
听说他是以学习为圆点,只要不困不饿就一直学,饿了吃点东西,困了睡会儿,睡醒就学,这样算来就是十二小时。
这样疯狂学习,短期也许可以,但是长期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以健康为代价的学习,不值得提倡。
考研一场马拉松比赛,能跑到终点的人,一定是智力和毅力超群的人,这一切都需要健康做保障。毕竟,考研是为了让生活更好,健康都没有了,谈什么幸福生活?
比起轰轰烈烈,我更喜欢细水长流。学习如爱情,轰轰烈烈往往只是一时,细水长流才更持久。

学习之余,就是品尝美食。那所大学有好几个餐厅,每个餐厅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今天去一餐厅吃蒸饺,明天就去三餐厅吃铁板烧,后天再去五餐厅吃麻辣烫。
等到所有想吃的饭都吃了一遍,再去旁边大学餐厅吃饭,又可以吃一遍。
考研还让我结交了另外一种朋友,我们称之为“研友”。
就像同一个战壕里战斗过,同一个训练场摸爬滚打过的人称为“战友”一样,我们研友之间的情谊也是天高地厚的。
虽然平时学习各自为政,互不干扰,但回到宿舍就开始天南海北地海聊,聊聊最近流行什么衣服,什么发型,给单调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欢声笑语。
很多研友考完研就劳燕分飞,各奔东西了,个别几个考得不太远,依然保持着联系,每逢见面,都会一起重忆考研岁月的酸甜苦辣,那是我们共同的难忘岁月。
十载岁月转眼已成云烟,但考研岁月里的人和事却历历在目,好像昨天还坐在宽大的玻璃窗前学习:灯光明亮,一室宁静,只有夏日的微风轻轻吹拂着窗帘,摇曳在炎热的夏日午后……
难忘,考研岁月!
2021-12-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