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罗辑思维第五季《两眼论》(上、下);2、《两眼论,用围棋洞察世界》
一、什么是“两眼论”?
“两眼论”,是围棋的一个基本规则。大意是“一只眼死,两只眼活,三只乃至更多的眼位,才能活得更自由”。
核心有两点:
1、漫画家亚当斯的“两个25%理论”。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两个专长,在每个领域里都有了前25%的水平,两个专长一叠加,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优势,就有可能做出大事业。
2、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中,我们的生存策略要从钻透一只眼,演变到经营两只眼。
二、“两眼论”对我有何启示?
1、不必求苛求自己的某一项技能达到顶尖水平,这的确很难做到。但应追求有两项技能,分别进入前25%的水平。
2、用“两只眼理论”来观察分析。比如,老邢,他在格斗领域已经是全国的冠军,这是了不起的一只眼。如果他还有第二只眼,两只眼叠加起来就更厉害了。再比如郭继卫,他就有两只眼,一是在体制内的领导才能,二是在学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所以他既能当好西南医院的院长,又能到全国各地跑马拉松,还能写出《新战争咒语》《制生权》等专著。
3、用“两眼论”来审视自己。第一只眼正在形成。这只眼,就是“自我培养”。目前实践已经有了,下一步重要的是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尽快写好一篇论文、制作一部讲座、出版一本书。其次,应尽快形成第二只眼。第二只眼的领域选择,倾向于成为一位“TZ兵专家”,或成为一个“千文字专家”,或成为一个“极小问题专家”。
三、关于“两只眼理论”的认知清单
1、老喻(喻颖正)用围棋的“两只眼”理论,投射到商业和人生,讲出了一番有趣的道理。这个思路值得借鉴。比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投射到战争领域;用太极阴阳理论,投射到哲学领域;用杨秀清的人生悲剧,投射到管理领域。
2,象棋的本质是斗争哲学,围棋的本质是生存哲学。围棋的赢,是我活的范围比你大,我就赢了。而不是象棋那样,是我把你杀光,或者将死了,我就赢了。
3,人生、商业、事业和围棋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空间非常广阔,到处是生机,到处是机会,但随着你越长越大,你发现环境对你的制约越来越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若是没有两只活眼,最后将是气尽棋亡。
4,独有的空间。不是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空间任你开拓,没此需要自己独有的空间。在围棋上就是真眼;就个人来说,就是禀赋与特殊才能;就企业来讲,那就是特有优势。
5,一眼难活。为什么要有两个真眼才能活呢?在围棋上,你的其它地方都被围得死死的,只有一个眼位,一子下去就没气了。在商业上,如果你只有一门独家优势,无论是环境的变化还是竞争对手的强大,这个优势都可能瞬间被化解。当你有了两个独家优势,在求存的过程中就有了腾挪的空间。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两只眼组合起来的动态优势,大大增强了生存的概率。
6,101空降师有句名言:伞兵注定是被包围的。
7,很多成功的公司,在它表面上张扬的概念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引而不发、秘而不宣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第二只眼。
比如,特斯拉SUV,有一个很独特的鸥翼门设计,就是后座的两只门打开的时候,像翅膀一样张开,而不是像其他车那样是向两边拉开。为了这个设计,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不惜推迟销售这款车,为啥?因为埃隆·马斯克深深明白,特斯拉的两只眼是:电动车+豪华车新品牌。特斯拉不仅是在和其他电动车竞争,它还在和宝马、奔驰这样的豪华车竞争。
8,几乎所有的大公司、著名城市、成功人士都有“两只眼”,即两个绝活和优势。
比如,亚马逊,一只眼是电商,另一只眼是云计算。
再比如,京东,一只眼是电商,另一只眼是快递业务。
再比如,苹果公司,一只眼是硬件,另一只眼是他们独特的软件系统iOS。
不仅是公司,一个成功的城市也是这样。
比如硅谷,是斯坦福大学加上大量的创业公司;深圳,是大公司加上青年精神。
最典型的是拉斯维加斯,它扬名在外的是赌城,但是它真正的活力,来自于它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会展城市。
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想要存活得好,就得有第二只眼,一个跨界的优势。比如,贝克汉姆,球确实踢得好,但是如果没有苦心经营的商业品牌,他的价值也要差很多。
9,漫画家亚当斯的“两个25%理论”。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两个专长,在每个领域里都有了前25%的水平,两个专长一叠加,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优势,就有可能做出大事业。
亚当斯说,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
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
比如亚当斯自己,他不是世界上画画技能最好的,但是他的画画技能能达到前25%的水平;他写笑话的水平也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基本也能达到前25%的水平。现在他把这两项技能结合到一起,画“呆伯特漫画”,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太少了。
所以亚当斯给年轻人的建议是,不管你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你要努力在这个领域练到前25%,然后你还得再加一个领域。如果你不知道该加什么领域,那就练演讲。亚当斯说,演讲这个东西,只要是个人,愿意苦练,就一定能练好。
假设你是一个公司排名前25% 的程序员,但是你同时还是一个排名前25%的演讲者,既会干还会说,那你天然就是其他那些程序员的领导啊,你的职业发展前景,比排名第一的程序员也许还要好。
10,一只眼死,两只眼活,三只乃至更多的眼位,才能活得更自由。
比如罗胖子就有三只眼。第一只眼,对学习知识有兴趣,但是肯定不是最有知识的人,在中国人中能排进前25%。第二只眼,有强烈的表达兴趣,大概也能排进前25%。第三只眼,创业。大学老师中,又有学问又能表达的人很多,但在创业者当中,兼具这两个特点的人就更少了。所以,罗胖才能开创知识转述、知识服务这个新行业。
11、知识转述、知识服务,是个新行业。如何培养知识转述的能力?这个问题可以研究。比如开一个专栏:向罗胖学“知识转述”。
12、人为什么有两只眼呢?是为了更加精确地观察这个立体的世界。成年人的双眼约隔6.5厘米,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视着物体,同时在视网膜上成像,合起来就得到了立体的感觉,该效应叫做“视觉位移”。有了两只眼,就能把感知能力从一个平面,变成了立体.
13、如何找到第二只眼?不断地在第一只眼的基础上往前找。
比如,新浪,原来是三大门户之首,这是有了一只眼,但是它没有止步,而是不断探索新的眼。在新浪的某个阶段,它把当时有可能的互联网业务类型,都做了一遍,但是绝大部分都不成功。直到后来,找到了微博这个新业务,才算找到了第二只真眼,新浪的市场地位才算稳定下来。
腾讯就更典型了,它的自我革新也更成功,第二只眼居然从QQ找到了微信,成为市场的巨无霸。
14、柳传志的“创业公司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问柳传志先生:创业公司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他说,不能过舒服了。什么时候有一块业务已经不错了,创始人就应该想两件事:第一,找一个合适的人,把这块成熟的业务管起来;第二,赶紧想下一步做什么。他说,“我在联想集团做的这辈子,一直就是这么往前找机会。不懂就学,不会就试,局面才能一点点打开。”
15、股神巴菲特的两只眼
巴菲特不仅是一个投资家,实际上他也是一个企业家型的人。小时候送报纸、捡高尔夫球,在理发馆摆弹子球机,其实也都是做企业的经历。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家,因为我同时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家,因为我同时是一个投资家。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的做出正确决定。”
这好像是有了两只眼了,但是仅仅如此,他还不是今天的股神巴菲特。他最终能够有大成,是因为当上面两只眼合二为一后,他找到了新的一只眼:保险。利用保险行业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他才成了真正找到那根撬动世界的杠杆的人。
16、从钻透一只眼,到经营两只眼,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策略,它背后有很多观念的变革。
往一个固定的方向爬得越久,就会变得越强大,这是稳定社会的认知模式。但是现在是一个变动特别大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一个复杂生态中生存。往一个方向上的进展越大,往往也就意味着在其他方向上付出的代价越多。
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中,一只眼的生存方式,是代价巨大的生存方式。我们只有不断向前,寻找自我人格和精神的下一个落脚点,才是在这个时代的生存之道。
17、王烁有有一篇文章就说到,我们这代人要从知识的农耕民族,变成知识的游牧民族。
什么意思?
所谓的知识农耕民族,就是像以前的知识分子那样,找一个学科,像种地一样,精耕细作,最后熬成专家教授。
而所谓知识的游牧民族,则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不断激发自己的兴趣,四处搜寻自己可能感兴趣的领域。哪里水草丰美,就向哪里迁徙。一旦觉得这个领域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又收拾行囊,转场到更新的领域。
这样的人,每转换一次,就打开了一种创新的可能,在两个知识领域的接壤地带,产生创新的奇思妙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