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一周时间读完了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Ulrich Boser的书籍《有效学习》,这本书在讲“学习”这个事情上,有很多好的观点及方法。
当然,从功利、实用的角度而言,这本书是否让我觉得读着有收获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用这本书的观点及方法,来做什么?
结合我自身的操作经验,我从这本书中提取出了在形成持续性行为方面的可操作性策略。
01 建立价值感
当做一件事情时,你能否赋予这件事尽可能大的意义,会决定我们能多持续地做这件事情,以及能做成什么样子。
例如,对于在简书上写作,我给其赋予的意义其实很多,我列举其中三条::
1)写作就像每天需要吃饭、睡觉一样,看着平常但那是必需要做的事情。
2)写作记录的是自己每日的思考与践行经验,它相当于是备份我大脑部分信息的一个云盘。同时,它把我日常的思考与执行的动作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保存。
3)我最低的要求是持续写1000天,然后假设我能写10年甚至更久,那么,等到我女儿长大的时候,这可以给她提供不错的学习材料及了解它爸爸的一个窗口。
从这个角度而言,每日写作根本就不会是我的一种负担,而是我如果不写就会有些不习惯的事情。时间充足的时候,就写长一点;时间如果太少,那就写短一点。
假设,一个事情需要我们靠坚持才能做下去,通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赋予其足够大的价值感。
02 重建神经联结
一般我们会说,建立一个习惯需要21天。虽然我不大清楚这个21天的依据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一个事情从陌生到被我们熟知,并让我们能持续做下去,是因为我们在大脑建立了相对应的神经联结。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有两个重点:
1)节奏比完美重要
这个很容易理解。
例如,在没养成写作习惯之前,你一上来就说我要写爆文,然后你憋了半天,终于写出来了。问题是,这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这篇你以为的爆文,可能爆不起来,因为影响一篇文章是否成为爆文的,内容本身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再者,因为,你一开始发力太猛,调起得太高,这会导致,第二天你想继续写文章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困难。
这个感觉有点类似: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
相比较而言,保持稳定的节奏要重要得多。你每天写,尽力写出当下相匹配的水准,然后保持下去,这样会给到大脑以足够的空间去建立起相应的神经联结。
2)分解动作要简单易操作
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
动作足够简单、易操作,你执行的时候就会少一些心理压力。而且,简单的动作通常比较容易复制,比较容易做到熟能生巧。这样,会比较容易把这个事情变成持续性的行为,也方便做不断地迭代。
具体对应到写作上,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a.挑选的写作工具编辑的时候比较容易操作。
例如简书比较简单,微信公众号相对麻烦一些。
b.准备写的内容不要太超过自己目前的认知水平。
例如,可以从自己的专业或感兴趣的领域开始写起。
c.单次要写的内容不要过于多,或者内在逻辑关系太繁杂。
例如,你一次写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就不如一次写一章来的轻松。
d.注重日常的积累。
例如,我会用印象笔记收集每日读过的好文章或有用的信息,或者随时有要写的主题,就赶紧记下来。这样的好处是,万一哪一天你不知道写什么,你打开你的素材库,其实就有很多可写的东西。
总之,一个持续性行为的形成,需要考虑怎么让大脑建立起新的神经联结。
03 寻找多元反馈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无论一个人多么嘴硬,多么声称自己可以一个人生活得很好,但是,其内心深处,一定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的。
这是人的天性。
类似地,一个持续性行为的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反馈机制。
如果一个作者在简书上每天写作,但是没有人给他点过喜欢,也没有人给他留言,很难想象,他能持续写多久?他在写作上的成长有多大?
一个喜欢,一个留言,其实是在告诉作者:我看见了你,看见了你的文章。单单这一点,其实就已经足够。先不要说人家到底是欣赏你还是只是不小心点到了。
得到反馈的形式很多:
1)你写完一篇文章后,觉得很开心,给自己泡杯茶。
2)你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同在一个群里,互相点赞、留言。
3)你写完文章后,请比你厉害的人给你建议。
4)把写完的文章,拿去投到不同的专题,转发到微信群、朋友圈,或者投稿到一些自媒体等。
5)你购买了简书钻,你在每天写文章及给人点赞的过程中,收获了简书钻的奖励。
总结起来,对于一个持续性行为的形成,如上几个要素的意义可以这么理解:
建立价值感,相当于你要找到你开展这个行为的原动力,或者,你希望这个行为把你带向哪里?
重建神经联结,相当于你把执行这个行为本身放到足够长的时间维度及稳定的空间里,就像一棵树,不可能一下子就长成的。
寻找多元反馈,相当于我们的执行过程需要消耗燃料,你得提供源源不断地让其运转下去的燃料,不让它停滞。
(131/1000)
附《有效学习》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