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他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里写到“人间有味是清欢”,那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在我,这清欢可以简单到去一趟老城就得到满足,这淡淡的欢愉,渗透在老城的一块城砖,一棵绿树,一声悠长的吆喝和一次善意的微笑里。

太阳刚刚露出半个笑脸,西城门内长街路南的早市已经热闹起来。西侧,有小喇叭在反复高喊“秘方专治灰指甲,不好不要钱,不好不要钱!”顺声望过去,小喇叭挂在一辆三轮车扶手上,车边,并不见穿着白大褂的医生。
往东,几个早餐摊热气腾腾,香味儿诱人。拉面摊上的小伙子,两手腾空三抖两抖,抖出一根根细长的银丝来,旁边的小锅里氤氲着肉卤的鲜香。炸油条的女子,双手拿了小擀杖,左一下,右一下,把面前长条状的柔软面团擀得更长,更薄,放下擀杖拿起刀,哒哒哒剁成小块,两根摞在一起,双手捏住两头一拽,随手丢进旁边翻花的油锅里,转眼就变出焦黄香脆的油条来。
最东侧,路面一片一片的泥泞,空气里带着湿漉漉的腥味儿,那是因为两边大盆里是鲜虾活鱼大甲鱼。鱼离不开水,却因为盆里水少游动不开使劲儿地扑腾,甲鱼把头埋在水里,趴在盆底装睡,躺在一起的小河虾蹦啊蹦地挣扎着,想找个可游泳的好去处,只有披着紫红紫红铠甲的小龙虾还在挥舞着大钳子,一直不肯示弱,不肯认输……
端午节前,早市上还可以看到成把的艾草和泡在水桶里的新鲜苇叶,赶个早市,买把艾草,兜点菜割点肉,带个早餐回家,这里有老城原居民最接地气的晨间烟火。

南门里正在维修的道路竖起了蓝色围挡,未来几个月里,老城的大街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翻修,施工材料热热闹闹地摆满了城门口的停车场,只有攀缘在老城土墙上的凌霄花一如往年般寂静沉稳,挂出了一串又一串小小的橘色铃铛。如果不是近前细看,你不会发现远离母株的地方,女贞树下那一小片泥土里,这株只有二三十年树龄的凌霄花的花根,又滋生出了一批新苗。正在树下打扫卫生的大哥,见我们一直围着凌霄花拍照,竟然找来铁锨和塑料袋,送了我们几棵小凌霄,而且笑着说,“这玩意儿每年都出,我一般都是先留着,有人喜欢就送人,实在没人要,最后就铲了扔掉。”怪不得城里好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凌霄的影子,这里摇曳着老城最繁茂的夏日欢颜。
北门外,临城依水的苇丛中,一顶一顶蓝的、绿的、粉的遮阳伞下,垂钓的人们雕塑一样静静坐着,远离城市的喧嚣,面对着一泓绿水,嗅花的芬香听鸟儿的歌唱,这才是钓鱼者心情愉悦的根源吧?坐在车里一闪而过之后,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哥钓的不是鱼,而是寂寞,是人生。”
东门外,先不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冰雕馆,单是百花园的植物,甘露寺的鱼就能让人感到欢欣。回旋宛转的长廊边,放生池里的各色锦鲤和大大小小的乌龟全都成了精,只要有人站上长桥,它们就摇头摆尾地聚集在桥栏边,昂起头张开嘴等着天降美食。绿柳依依的小池塘,白的,粉的,黄的睡莲,淡雅的,娇俏的荷花,池塘里随风翻转的绿色裙踞,岸边摇摇摆摆的小菊,脚边离离青草,都能让人忽略了头顶上似火的骄阳。这里,有远离喧嚣的另一个风格,另一种清欢。
虽然已经升格为全国5A景区,但相比于名山大川,老城里里外外仍然带着乡村气息,但它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就在这城里城外,东西南北不同感受的融合里罢,正是这多彩的生活才成就了这人间至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