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认为独裁专制在德国不可能再重演,对不对?”
- “绝对不可能,缺乏群众基础。”
当赖讷站在讲台上这么问台下同学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很满足于这个“标准答案”。大家都知道法西斯是坏的,但它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突然间,他们成了法西斯运动的一分子,变成了自己口中的“群众基础”。
《浪潮》电影海报《浪潮》绝对是一部让人感到恐惧的电影,说它恐惧不仅是因为它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还因为他让观众眼睁睁地看着一群学生在短短的5天内被一步步地设计成了纳粹分子。原故事发生在1967年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让学生们明白什么叫法西斯主义,搞了一场教学实验。他号召同学们穿上整齐画一的制服,做着同样的手势——手臂从右往左,停留在左胸口,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他们喊着“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的口号,排除一切不属于集体内部的人。他们发传单,拉拢新成员,还有了自己的网站,标志和名字——浪潮。这个集体迅速扩大,大到连普通教室都装不下。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原来越像自己曾经讨厌的纳粹。
真实故事的结尾是罗恩·琼斯在大礼堂播放了一部第三帝国的影片,电影中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狂热的崇拜和叫嚣,像极了“浪潮”成员。琼斯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差一点就成为了优秀的纳粹”。震惊,羞愧,混乱… 从此所有的人都不愿意提及此事。但在电影的结尾,一位深陷其中的成员蒂姆不愿意相信“浪潮”的结束,在向一位同学开枪之后,饮弹自杀。
为什么一群看起来无拘无束,不服学校管教崇尚自由的学生会被有着严酷纪律的“浪潮”所吸引?影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只是大多数人选择了忽视,回头看时才发觉这些话的分量。
上面的这些话让我想起高考。高考曾是一代人的共同目标,却又在短短两天内消失不见,它是最凶猛的一波浪潮,曾让一些人驶向远方,却把另一些人带向迷茫。高考目标的瞬间结束,曾让很多人惶惶然。以至于“迷茫”这个词,现在专门用来形容大学生。很多人说,现在大学生不思进取是因为缺乏老师的监督,但回忆高考,大家似乎并不是因为有了监督才去学习。处在高考队伍里,你或许不知道自己要报什么专业,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职业,但却知道要把分数考的尽量高,而那个时候仅仅明白这一点就足以让你挑灯达旦,足以让你高呼口号,而那些口号在那个阶段,可能就是你生命的全部意义。
看完影片,我一直在想,所谓纳粹的群众基础是指什么?然后我找到了一些可能是答案的画面。
没有归属管的马科尔以及不被爱的蒂姆,或许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群众基础。浪潮能够给予他们的,恰恰是依靠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归属感。一个能让人产生归属感的集体同时能让人感到自身的价值和力量,而缺乏关爱的人却经常否定自己以印证自己的确不值得被爱。可想而知,当“浪潮”出现后,他们是怎样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重新找到了生机勃勃地活下去的理由。
在“浪潮”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价值。赖讷要求学生们都穿制服,从外表上大家缩小了差距,谁更漂亮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赖讷要求学生们回答问题时尽量简短,回答问题的门槛就降低了,每个人都有话可说,谁更聪明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每个人都能在“浪潮”中找到尊重,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冲刷了以前那个懦弱的蒂姆和马科尔,他们终于不再是一无是处的青年,他们觉得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精英,于是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浪潮”,拥护赖讷。
如何避免陷入下一个“浪潮”之中?这是我看完电影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影片中有很多看起来有观点有理想的学生,也被“浪潮”的巨大魅力所席卷。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们会是一群幸免于难的人。但是容易被煽动的并不只有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还有一些看起来很有理想,但这个理想却是别人强加给他们的人!
“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错觉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他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去追求的东西罢了。”
弗洛姆的话现在听起来依旧振聋发聩。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归属感,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时刻保持清醒,对自己诚实,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或许是拨开重重迷雾找到内心光明不陷入“浪潮”的唯一法宝。
很久以前我上过一节历史课,老师问全班同学,当下一次国难来临的时候,谁可以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汉奸?我希望下次当他再这么问的时候我有机会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