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子经常会蹦出来一些别人认为奇奇怪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时时刻刻吸引着我去寻找答案。
当我想到一句经常被训斥的话“没一点女孩子的样子!”时,就开始发问“女孩子到底应该有什么样子?”温柔?贤淑?厨艺高超?……为什么要用这些词来定义女孩子?为什么不来定义男孩子?这是一种刻板印象。那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刻板定型?接着我就去读《女性心理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女权主义者,书中认为刻板定型(包括性别歧视)主要受社会因素影响。但是社会的中心是人,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人本身,也就是生物性的差异。男(雄)性生来体格就比女(雌)性健壮,因此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责任,这是最基础的原因。我认为我能在《进化心理学》中找到答案。所以开始了下一本书。
同学们也有小团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都有排异性,为什么会存在排异性?我认为应该从人的源头找答案,就想到了了引起免疫反应发生的条件,两者之间应该有联系,这是我的猜想,还没得到证实,我想应该能得到证实,或者能找到答案,只要我一直保持探索力。
在L先生代收了别人的快递,并且误拆了装有虐恋情趣用品的包裹后,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群体究竟有多大?以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这一群体,想到了性学家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这本书让我从心底里对人和人性更加包容。
《虐恋亚文化》中多次引用福柯的观点,福柯是谁?法国哲学家,也是一位公开的同性恋者。同性恋就不能有所成就了吗?为什么我们对同性恋有歧视?是因为社会文化吗?同性恋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是生理,心理还是两者并存?还有一本书叫《同性恋亚文化》。
在中国,同性不允许结婚,而在世界上某些国家是被允许的。有人说,同性恋是违背生物本性的,不能繁殖后代,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从人类进化角度来说,在异性数量减少和原生家庭性趋向异常的情况下,同性之间发生关系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和现在一样,这都是一小部分,人类依然能存在并且将继续存在。
道德是什么?道德的底线在哪里?道德有地域性,并且没有底线。一夫一妻制的妻认为一夫多妻制是不道德,夫说不定羡慕得不得了。泰国的性开放,在我们看来就是不道德,而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常态。你看我怪,我看你也怪。文化就是一个大染缸,有啥颜色染料,捞出来的道德就是啥颜色。
扯远了。
诸如此类……
思考是一个过程,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证实猜想(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会从一个点联想到另一个点,串起来,串一个同心圆→_→
好多问题都是我在床上想出来的,尤其是在这样的深夜。当夜深人静,酝酿睡觉的时候,正是思维最活跃(胡思乱想)的时候,我想记录下我的思维线路。
当见识越广,心胸也越宽广。见识包括“见”和“识”,见的是外界的,识是自己的,是见了以后形成的内部认识。井底之蛙的心里是装不下整个蓝天的。
我,头发长,见识〒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