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停止评判和评价自己,不再给自己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
友善、关切和体恤地对待自己,就像对待朋友甚至陌生人一样。我们从没有像虐待自己一样虐待过任何人。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不断给自己贴上“好”或“坏”的标签的时候,就像是给自己贴上了一符咒。可以这样说,当我感到紧缩的时候,就是用“你是坏的”这个符咒,贴在了我的身上,贴在了过去发生的事情上,这会让我陷入被诅咒的疯狂境地。
我以前确实感到自己的生命是被诅咒的,现在看来,并不是别人或者世界给我下了这个诅咒,而是我自己。
那么,我也可以轻轻地把这个符咒揭下来,给自己自由。
02 慈悲为怀
佛教里总是说“慈悲为怀”,给人一种印象:我要对别人慈悲,不管别人怎么对我,我都要宽容。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慈悲,首先是对自己慈悲,对自己无条件地允许和爱,包括爱自己的不足、怪癖、与众不同的特点、达不到期待、被别人厌弃的部分,就像天空一样,包容所有的天气状况,电闪雷鸣、风和日丽,都是被允许的。
我想起来两年前去见的一个老师,他和他的学生以及社群,看上去都很慈悲,很温和,很包容。但是渐渐地,我感受到一种紧缩和被评判的感觉,那就是如果我不认真地去吃素,我就是不上进,不知感恩,老师花了这么多时间免费来度化大家,我却不好好珍惜;我是残忍的,我看到动物受的苦却依然要吃掉它们;我是被诅咒的,因为动物的怨念会报应在我身上。
我感到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你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所以你是坏的,你应该忏悔。”
我一度觉得很困惑,一方面,他们看起来很慈祥,是在为我好;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很不舒服,我觉得在他们的眼里我特别糟糕。
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这并不是真正的慈悲,他们想要看到的是达到某种标准的我;这也在我心里进一步制造分裂:有一个好的我,那就是吃素的我;还有一个坏的我,那就是沾了荤腥的我。我的内在冲突依然激烈,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
并且,他们虽然说,他们不是宗教,遵循的是佛陀的教义,可是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就会变成一个新的宗教:有标准、有等级、有一个神秘的导师(我没有见到过,据说只有很幸运的人才会见到)、有评判(老师不会直接说你不好,但是他的弟子会委婉地指出你的不好,红脸和黑脸分开来唱)。
反思到这里,我很庆幸我尊重了自己的感受。同时,我觉得他们也许也没有恶意,他们也相信自己是慈悲的,人还是太难跳出二元对立。可见要做到真正的慈悲为怀多么困难,对自己内在所有的部分都接纳允许,而不是对一部分褒扬赞颂,对另一部分批判遏制。
03 关怀,而非评判或者可怜
“如果没有上帝保佑,我大概会和他又着一样悲惨的经历。如果我出生在另一种环境下,或者仅仅是因为不走运,我可能也会如此痛苦挣扎,我们其实都很脆弱。”
我的人生,可能在很多关卡都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我觉得痛苦的经历,可能因为一些偶发因素,变得痛苦十倍、百倍。
我们其实都很脆弱,我人生中一点点的成绩、我对自己的认可,其实都不堪一击。一点点的无常,就会把这一切都推翻。
这样说,并不是要让自己感到绝望,而是珍惜,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即使在我痛苦的时候,我也要知道,我拥有很多很多。
在我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我也就知道,我跟他是一样的,我们的人生并没有那么的不同,我很幸运,没有遭遇他那样的痛苦,可是并不代表我就理所应当地对巨大的痛苦有豁免权。
我也就理解了自己的苦、他人的苦。
04 关怀是对痛苦遭遇的觉察和洞悉
自我关怀需要我们认可自己的遭遇,也就是武志红的“深深的悲伤。”
我经历了不幸的事情,我感受到了痛苦的体验,我承认这段经历,并且我不认为事情应该是另外的样子。
我只是观察我的体验,用慈悲之光去温暖它:不管遭遇什么,我都在这里陪着你。它自然会松动开来。
我甚至不需要去思考“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不能杀死我的使我更强大。”我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强大,我只是安静地陪自己,等待这激烈的情绪过去。
这样,我又可以轻装前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