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打开Yc_笔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分享的是特立独行的朱先生《跟着民国大师学读书写作》。
民国的文学,于我是一块需要努力开采的宝矿。胡适,鲁迅,钱锺书,林徽因,陆小曼,萧红等,几乎每一个都是才子才女。是怎样的读书写作,催生着这一代人的学识和返璞归真呢?
朱先生掀开历史,让我们看到胡适的读书要法。
1读什么书?2 所读之书的功用。3 读书有什么方法?
读书要精和博
眼到,当阅读到陌生的词汇、成语等,不求甚解是不可取的。要翻阅词典,掌握词汇的意义。
口到,关注的是言语体会,可以一口一口地念出来,以培养语感。
心到,这里指的是注意力的集中和精神的所在。阅读的时候考虑作者的用意和背后的故事。
手到,阅读之时需要动手做笔记,对有所感悟的地方用手书写。
读书要博。为预备学问,要有全面观和大格局。
精博相向,保持刻意练习和积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这样的读书法,原来身边的老铁一直都在保持着。而我也开始践行。
钱锺书的文火
先博后约,指的是首先广泛涉猎群书,由此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惊讶于钱锺书的笔记方法,在书本上作笔记,通过背诵好词好句加强累计,剪报建立自己的手札。对于生涩之处,也会不断地重读。
大师如此重视笔记,而看看今天的我们,科技的发达并没有让我们利用养成自己的读书笔记。
鲁迅十法
泛览与精读。广泛阅读和专攻自己的领域相结合。
硬看与活看。不搞清楚学识的问题不罢休,同时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学以致用。
参读与跳读。看别人的人生,传记与回忆录,看到作者及其所处环境。遇到不同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放,再综观地看问题寻求答案。
设问与背书。阅读带着问题,相当于增加了一次的思考过程。而背书除了培养语感,还可以有效记忆好词好句。
剪报与重读。利用剪报丰富素材库,也要经常回看读过的书。不同时期对于同一本书的理解是不以言的。

你想要什么未来,想要什么人生。取决于你的所读所写。
You are what you read. You are what you write.
我是YC,英语,追光者,温暖自己也期待照亮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