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3:1/26节】此后,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说:“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愿那日变为黑暗;愿神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愿黑暗和死荫索取那日,愿密云停在其上,愿日蚀恐吓它。愿那夜被幽暗夺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乐,也不入月中的数目。愿那夜没有生育,其间也没有欢乐的声音。愿那咒诅日子且能惹动鳄鱼的,咒诅那夜。愿那夜黎明的星宿变为黑暗,盼亮却不亮,也不见早晨的光线(“光线”原文作“眼皮”);因没有把怀我胎的门关闭,也没有将患难对我的眼隐藏。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为何有膝接收我?为何有奶哺养我?不然,我就早已躺卧安睡,和地上为自己重造荒邱的君王、谋士,或与有金子、将银子装满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或像隐而未现、不到期而落的胎,归于无有,如同未见光的婴孩。在那里恶人止息搅扰,困乏人得享安息,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他们切望死,却不得死;求死,胜于求隐藏的珍宝。他们寻见坟墓就快乐,极其欢喜。人的道路既然遮隐,神又把他四面围困,为何有光赐给他呢?我未曾吃饭,就发出叹息;我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
耶稣是谁:祂是那怜悯体恤人心中软弱苦情,藉苦难炼尽人生命渣滓的神,也是那赐人生命祝福,灵魂救恩的主,救赎主基督耶稣,教会无上的元首和全宇宙的大君王。
主要真理:讲述了软弱困苦之中的约伯咒诅自己的生日,发出生命之中哀歌等许多宝贵的真理信息。
实际应用:求主基督耶稣保守我的心,学习站在神的立场上审视人生的顺境与逆境,不以艰难险阻而抱怨神的作为,因祂所赐的意念不是要降灾难的意念,而是赐平安的意念,为使我们在末后的时候有指望,祂配受一切的敬拜与赞美。
归纳纲要:一
《论约伯痛苦之中发出的哀鸣》
(伯3:1/26节)
一:论咒诅出生日子和生命孕育
(伯3:1/13节)
二:论约伯心中渴想死亡之安逸
(伯3:14/20节)
三:论约伯因着痛苦而抱怨人生
(伯3:21/26节)
例题:二
《论在苦难中的约伯咒诅自己》
(伯3:1/26节)
一:论约伯开始咒诅自己的生日
(伯3:1/10节)
二:论约伯又咒诅自己儿童时代
(伯3:11/19节)
三:论约伯也咒诅自己成人时代
(伯3:20/26节)
例题:三
《论软弱的约伯所发出的哀歌》
(伯3:1/26节)
一:论约伯自己咒诅生辰的日子
(表明发出心里的十六个咒愿)
(伯3:1/10节)
二:论约伯恨恶诞生来道这世间
(表明发出心中困惑三个为何)
(伯3:11/19节)
三:论约伯极其渴望死亡的来到
(表明不留恋生命对神也不满)
(伯3:20/26节)
例题:四
《论约伯开始发言的一首哀歌 》
(伯3:1/26节)
一:论咒诅自己生日与怀孕那日
(伯3:1/10节
二论质问为何不出生就死亡安息
(伯3:11/19节)
三:论陈明自己因痛苦渴望死亡
(伯3:20/26节
(伯3:1)「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约伯咒诅他的生日。可能有人也会在某种经验当中,真是不想生存在世上,没有出生更好。但他们失去地上一切的希望,走近坟墓,他们就会喊叫说:「为什么我不在出生时就死去呢?」这理由似乎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心太注意短暂与地上的事,却失去未见的与永恒的。既是只想到短暂的世事,对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信仰最大的考验就是经受苦难。有时在某种情形之下我们会英勇地忍受。我们确实知道有人在那种环境下绝不怨言或流泪,有那种牺牲的精神。他们却无瑕可击,其实在端正的外表之后,仍有骄傲,未能胜己的张狂。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就是谦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省察自己,烧尽一切的杂质,顺服神的旨意,努力在痛苦的经历中学习功课。在试炼中看出神特殊的恩典,对别人要有同情,向深处增进。更近我主!更近我主!十字架将我高举,我更要歌颂赞美!更近我主!更近我主!(伯3:20)存在的困乏;「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人生一切的问题,皆从有生而来。但愿不曾生,也就不会有生的痛苦。家财和家人的损失,自己身体健康的损失,情感的创伤,使约伯背负着沉重的痛苦;加上东方人的观念,灾难是罪孽的结果,使他美好的声誉,也受到损失。约伯在痛苦中以为最好是没有生过:“像隐而未现,不到期而落的胎,归于无有;如同未见光的婴孩”;既然这不能得,其次,是求速死,得享安息:“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伯3:16/19)。他把死亡当作舒适的床,可以放下生存的疲倦。虽然他绝没想到自杀,但生存实在是不得已的重担。约伯没有抱怨神,但他对生命的意义满了疑问: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他们切望死,却不得死;求死,胜于求隐藏的珍宝。(伯3:20/21)约伯的问题是:神为何使人受苦,使人忧愁?愁苦是由于觉知,觉知是由于存在。如果从开始没有存在,这些问题岂不是压根儿就不会发生?他不是最先有这样感觉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先知耶利米,在侍奉上遇见迫害与苦难;虽然他所受的苦没有约伯那样的深重,但他悲哀的心声,却极为相似:不是行恶遭受报应,而是行义遇到迫害(耶20:14/18)。最大的痛苦,是挫败的感觉:“人的道路既然遮隐,神又把他四面围困”(伯3:23),仿佛是围城的心理。神本来是保护他的坚固城,四面围绕(伯1:10);现在感到是困羁:前途不明朗,谁知道甚么时候是苦难的尽头,夜尽天明?黑暗捆绑着,围困着,求死亡的突破,都不可能。这真是完全的挫败。这真是极至的悲哀。但聖徒的安息,不是坟墓和死亡的寂灭,是在基督里面的安息。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这真实的安息,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不会因没有出路而恐慌,只是交托主,完全信靠祂,虽遇意外和痛苦,仍然不至失望。约伯在七天七夜极其痛苦的沈默之后,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他虽然没有咒诅神,却对为什么叫他生到世上,又为什么叫他遭遇如此的痛苦,有所怀疑和怨言。他因痛苦太深,以致觉得他的人生毫无意义,生不如死,甚至没有生到世上倒好,所以他(l)咒诅自己的生辰(伯3:l/10)。(2)咒诅自己的童年(伯3:ll/19)。(3)咒诅他的成年(伯320/26)。这些话应用在卖耶稣的犹大身上是对的(太26:24),但对约伯来说很不相宜。人生的痛苦是至暂至轻,若能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该何等有福(林后4:17)。许多受苦的人都可能有约伯的想法,觉得人生是一场悲剧,然而我们若能在神的旨意中找到它的永恒价值和意义,就会完全的改观了,否则的确是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是都是虚空(传1:2,12:8)。当人把目光从神的身上转移到日光之下的时候,自然就会落入这种宿命论的自怜之中,神爱约伯与你我,必负你我一生的责任,哈利路亚!
祷告:满有慈爱,满有怜悯的阿爸天父上帝啊!感谢赞美祢奇妙的恩典与救赎的旨意,藉着聖灵将约伯苦难之中的哀歌向我们显明,使我们看到敬畏神,完全正直,远离恶事的约伯也有软弱,也有属灵的低谷,更何况我们这些神的儿女,让我们不把目光从祢的身上转移,因祢是信实的,所允准临到我们的一切都是好的,为要使我们比火炼的金子更为宝贵,与祢的性情上有份,愿祢不断藉着聖灵更新改变我们,使我们不发怨言,学习安静在祢的里面,靠近祢的胸膛,摸到侍奉祢的法则,作讨祢悦纳,喜爱的儿女,荣耀见证祢的聖名,直到那日!阿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