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每天写1000字
是什么拉开了孩子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

是什么拉开了孩子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

作者: 慢慢学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0-09-22 23:24 被阅读0次

有一个“阅读实验”将孩子的阅读能力发展进程与认知能力发展进程相互匹配,实验结果发现九岁以前学会独立阅读的孩子,在九岁以后就能通过阅读来自主的开展学习。也就是说,在孩子进入三、四年级时,如果已经能将阅读作为习惯和爱好,那他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都会增强。相反,那些不能主动阅读的孩子,就无法顺利的从被动阅读过渡到主动阅读,就会出现家长不催促孩子不阅读,家长不监督孩子不做功课的场面。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孩子之间学习能力差距的本质上就是由早期阅读能力拉开的。

有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阅读能力不行就学数理化,这种思维太片面了。因为阅读能力与认知能力有着正向循环的关系,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理解力和思考力上都会更强,学新的知识又快又轻松,而正向的学习反馈又会让孩子更爱阅读。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不行连题目都无法理解,怎么能学好数理化。

有的家长也很苦恼,他们认同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买了一大堆经典书籍孩子就是不爱看;孩子爱看动画片不爱看书。

这是因为孩子是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不希望被家长安排指定看什么书、什么时候看书,再加上家长“偷懒”,把亲子共读的责任过早的转嫁给了故事机、学习机之类的电子设备,让孩子丧失了阅读的乐趣,错失了养成早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

那如何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兴趣呢?

一要放弃目标。 女儿3岁,我在为女儿读绘本的时候,就发现女儿会跳出我的故事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时候会让我很尴尬,都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后来我选择放弃“将故事读完”的目标,顺着孩子的提问进行延申阅读,她对书中哪个部分感兴趣,我就停下来解释,慢慢的我发现一本书读出了好几本书的知识。很多家长不了解儿童早期阅读是听、讲、看、摸、演等多维感官参与的特性,单纯的认为阅读就是认字、学知识、讲道理,错误的阅读启蒙方式让孩子早早的放弃了阅读乐趣。因此早期阅读的核心不是做文字的灌输,而是要保护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好奇心,以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为出发点,引导她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发展认知。

二要坚持陪伴。当下的故事机、学习机都非常先进,故事讲的绘声绘色,动画演绎的光怪陆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孩子的阅读,但是绝对无法代替亲子共读带来的互动式阅读体验。故事机只能被动的声音输入,没有父母的温暖怀抱、关爱的眼神、演绎故事的欢乐,也没有互动聊天,这样只能阻碍孩子自主阅读进程。动画片快速切换的画面,对孩子眼球进行强烈的刺激,长此以往,孩子接受信息的方式就被固定在高频率、强刺激、被动输入的模式上,以后再培养阅读兴趣就更难了。给女儿买的绘本我都会提前阅读一遍,亲子共读时我让女儿自己选择想看的书,哪怕连续几天都讲过的绘本只要她想听,我都爽快的答应。女儿喜欢坐在我的腿上听故事,阅读时我会用夸张的语气营造故事的氛围,还会用身体来配合制造故事中动感,孩子觉得非常有趣,会和我一起“闹”起来。这样的阅读让她印象深刻,大部分的绘本读1-2次她都能有个大概的印象,再次阅读时她还能模仿我的表情和行为来演绎。当然在电子产品充斥的时代,让孩子完全隔绝动画片是不太可能的,我建议在控制观看时间的前提下增加和孩子的互动,和孩子就动画片里的故事进行探讨,启发他的思考,并努力引导他阅读相关书本。

阅读是一种习得性的能力,必须通过时间花功夫来培养,大脑还要经过不断费劲的“摩擦”才能强化神经元的链接,提升大脑的能力。所以如果家长不想为以后陪作业伤神,最好就是再6岁前多花时间陪孩子共读,让孩子再9岁前爱上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什么拉开了孩子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zg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