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嫤溪
在看完《民国女子图鉴》这本书之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是陆小曼、林徽因、张爱玲等人,而是吕碧城与盛爱颐两人。
或许是带点独立女性的心思在里面,我并不觉得那些民国时期的风流能算的上什么,但是吕碧城的独立与成功、盛爱颐的决绝与从容真正的在我心里描绘了民国时期的女子风采。
“绛帷独拥人争羡,世人咸推吕碧城”这是对吕碧城的盛赞,吕碧城一生未婚,死后人们遵循其遗嘱将其骨灰撒于中国南海,这样的女子是抱有多么宏大的心胸啊!
可是她后来有多成功,她的童年就有多黑暗,她在父亲死后,随同母亲去舅舅家借钱,被拒之门外,最后舅舅看她可怜拿了五十给她,在母亲去世后生活更拮据,舅妈想让她嫁人,她执意去求学读书,孤身一人下南海经商,对了,她作为一个“集果敢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自是有文学方面的成就,早在十一岁,她便当着父亲友人的面即兴做出长诗,《民国女子图鉴》中这样总结到:“说她的诗词文章,堪称玲珑婉转、别有风骨,大有巾帼风范;说她的女权与女子学堂,中国二万万女性同胞都愿意倾慕于她;说她入政坛,无愧于心;说她下商界,风生水起。”这是我所仰慕的吕碧城,她的友人曾这样说她:“以一弱女子自立于社会,手散千金不措意,笔扫千人而不自矜”。
在我眼里,历尽苦难而还能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的女人,孤立无援还能在商界与政坛得心应手的女人,她的魂永远捍卫中国南海,她的精神在我心中永不磨灭!
而不只是吕碧城,盛爱颐也是颇有风骨的女人,可能你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是宋子文你应该听过,民国最盛大的歌舞厅——百乐门,你应该也早有耳闻。
不错的,她与宋子文有过一段爱恋,百乐门是她所创办,但是她的一生没有过得有多幸福,在外人看来,她甚至就是那个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人,但是我们谁又能真正知道她内心的想法呢,毕竟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我们没有经历她经历的时代,没有亲身经历永远别谈什么感同身受。
盛爱颐在家中排行老七,大家都称她为盛七小姐,像现在好多小说中一样,父亲盛宣怀是那一带最有钱的富商,开银行,办歌舞厅,上海百分之七十商铺都归她家管,家世显赫,她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在青春懵懂之时(十六岁)和盛恩颐(盛四哥)的秘书宋子文互生爱恋,而宋子文转头就为了事业下海经商,娶了大家闺秀张乐怡为妻,消息一传到盛爱颐耳中,盛七小姐把自己关在房间谁也不见,三天三夜后,体面的盛七小姐又回来了,但是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接受家里的安排,三十二岁时嫁给她的表哥庄铸九,据说宋子文后来深感歉疚,登门赔礼道歉,盛七小姐说“既无当初那份爱,何必再谈今日情”,而宋子文后来生的三个女儿也体现他对盛爱颐的念念不忘,他给三个女儿分别取名为宋琼颐、宋曼颐、宋瑞颐,明眼人都看得出宋子文的用意,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评价他们“用一整个青春的等待,等来的是心上人的妻儿满堂”。
当然,这不是全部,盛七小姐十六岁父亲去世,留下大笔遗产,而几兄弟欺负盛爱颐是个女孩,分财产不均,盛七小姐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在民国时期,这样的壮举难得一见——她一纸诉状把盛四哥告上了法庭,随后投资六十万建百乐门,就是这样一个清醒而孤勇的女人,她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往前走,什么时候该留在原地。书中总结道:“莫过于十六岁亭亭玉立,同宋子文朦胧爱恋时的少女姿态;莫过于状告盛四哥,打下中国第一女权案,傲然入法庭的盛七小姐;莫过于投资百乐门,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盛七小姐;莫过于坐在门前,抽着雪茄,看人来人往,忆往昔岁月,从容赴死的盛七小姐。”
我欣赏她这种既是能不动声色享受的了富贵,也能泰然自若经得起苦难的高傲,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高贵。她活的清醒,爱的明白,死的安然。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形容盛爱颐的话作结,也是我想送给大家的:“想要时努力得到,得到后努力坚守,但也从不因为失去而歇斯底里。生活会漂浮不定,富贵可烟消云散,惟有心念与灵魂,终有所系,终愿有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