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都是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作者: 阅读思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7 05:29 被阅读53次

魏坤琳 《最强大脑》科学判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运动的。著有《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等。

一、为什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生活中,我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前途,不是看一个人是否聪明,而是看他对事物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我在北大工作,北大严进宽出,考进来非常难,所以我经常能在北大看见很多聪明人。但这些聪明人中,有的人毕业后未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为什么?

后来,我发现那些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都对知识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渴求。

例如很多国内互联网大佬,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事务繁忙,但仍在不断地吸收着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知识,一直在学习。

例如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如果你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你会发现他醒着的一半时间是在看书,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在跟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通过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

巴菲特还有一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他是巴菲特的智囊。芒格同样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为不断地学习,他说:

我非常幸运,在读法学院之前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的了。

这些事业有成的“聪明人”,虽然身处不同领域,却都把终身学习作为贯穿自己一生的金线。

很多年轻人小时候一直是外部驱动,被老师和家长逼着学习,已习惯传统学校教育,一旦进入大学没人管,便放松下来,学习没有动力,自然就中断了。

但如果学校给他们一个重要的概念—知识的复利效应,他们的动力自然就回来了,而且是源源不断的。

“知识的复利效应”是什么呢?

平常我们可能以为学习就像加法,像一条线那样平缓,学一点是一点,但其实学习是乘法,像一条曲线那样,积累到某个阶段会呈指数级突飞猛进。

你的学习就像银行存款利息一样,知识增长按复利计算。你在其他领域学到的知识会推动你学习的速度。看似零散的知识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融会贯通,产生出爆炸性创想。

所以,不要把学习当作一时半会儿、某个时间段的任务,而是要把学习当作贯穿自己一生的事业,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终身学习者的窘境

但在这个时代,想成为终身学习者,还得应对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信息过载,第二个是学习武器落后。

回想一下,小时候的我们是怎么获取信息的?去学校请教老师,去图书馆翻阅书籍,参观科技馆、博物馆,还有看电视,很少有人上网吧。

现在,我们大多靠一部手机,“一部手机在手,天下知识我有”,获取信息非常快。

可以看到,第一个阶段我们主动向知识的集聚地靠过去,知识就像一盏灯,把我们这些渴望知识的小虫子吸引过来,不远万里穿过黑暗,围着那知识的光亮飞舞。

而现在,我们与知识的角色反转过来了,只要带着一部手机,有了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微博,信息就像一群蚊子一样嗡嗡嗡地围着我们打转,逃都逃不掉。

以前知识匮乏,现在信息过载。以前我们对知识没有选择,现在则是选择太多。当我们无法处理和内化这么多信息的时候,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掌握,就产生了知识焦虑。

面对如此窘境,手里的学习武器似乎并不趁手。我们培养起来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在十多年前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是面向过去的。

面对信息过载时代,我们就像拿着大刀长矛,面对洪流般的坦克,一脸茫然,无能为力。

我们所掌握的学习理念、思维方式,大多来自传统学校教育,但这些理念和思维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时代,至少有两个问题:

第一,传统教育内容注重静态知识技能的传授;

第二,传统教育方式注重外显知识的传授。

2016 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个报道指出,现在的小学生这一代人将来参加工作的时候,人们在今天从事的 65% 的工作都将不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

同时,我们也听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好就业,除了个人原因外,也表明传统学校教育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本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却停留在了过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学校教育注重传授静态知识技能,强调对一门具体科目知识的掌握。

例如老一辈家长就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细想一下,学好数理化就真的不怕了吗?你想想,传统的数理化知识有多少是我们未来确确实实会用到的?

知识是流动的、成长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对动态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养成通用的学习能力,突破时空限制。

另外,传统教育方式注重外显知识的传授。所谓外显知识,就是我们能够写在课本上,能够用文字、图片展现的知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书本知识,这些知识仅占人类知识很小的一部分。

书本知识有工业化的特点,它的存在就是想把知识体系化,使它们能够在社会上快速复制,能够更好地传递下去。我们造就人才也希望这样,一次培养出成千上万个邓稼先,但这些书本知识远远不足以造就邓稼先。

我曾跟学生开玩笑说:“给你一叠纸,把你现在掌握的生物知识写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把头脑中的内隐知识通过书写的方式外显化,但你会发现学了 4 年多的知识,能够写出来的只有几张纸。

是同学们学习不努力吗?不是,他们肯定有很多对生物学的深刻理解,但一时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那么,那些无法写出来的知识叫什么呢?就是内隐知识。

内隐知识相对外显知识更为重要,它存在于个体经验之中。

例如个人动机、价值观等,也存在于与他人共享的情境之中;例知识是流动的、成长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对动态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养成通用的学习能力,突破时空限制。

如学习氛围、企业文化等。对于这类知识,传统学校教育虽然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经常强调要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但是考起试来,内容依然是外显知识。

三、认知科学

终身学习者的秘密武器

我们需要一种可应对信息过载时代的学习方式,一种能在未来持续提供指导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下,我比较认可的是认知科学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是一门研究信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以及转录的跨领域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学习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

如果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把人脑当成计算机的话,你肯定要输入大量的信息,然后处理它们,这个处理步骤有些是把信息降维,有些是理解,有些是连接成网络。除了信息处理,还得输出。整个信息转录的过程,就是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科学主要研究人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它研究的是人类学习的规律。

所以,它的成果当然能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是终身学习者的学习利器。

1.元认知

认知科学如何指导我们学习?这里介绍一个重要概念——元认知。

20世纪70年代左右,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John H. Flavel)提出了元认知理论。他认为元认知是:

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

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以上两句话是说元认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如何认知的知识的了解,二是对这一认知过程的调节。

人可以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我们可以站在另外一个高的层面上想“我是怎么思考的,我是怎么学习的”,我们可以对思维本身进行思考。

同时,作为智慧生物,我们很多的活动是目标导向的,会围绕目标进行思考,做出决策,采取行动。

并且,我们会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实际上就是认知的认知。这就是我们人跟动物不同的地方。

认知大体上可以说是思维、决定、推理等活动的过程。元认知则相当于研究思维、决定和推理,考察人脑思维、决策的过程。

善用认知科学,不仅可以重新认识学习,更可以改善学习进程,可以让你在信息过载时代从容不迫,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2.掌握大脑学习三大特点

认知科学提倡遵从大脑特点学习,那么大脑学习特点有哪些呢?该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助力终身学习?大脑有以下三个特点可被应用到学习上:

① 大脑永远想偷懒

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我们夸一个学生聪明,常说“这个孩子挺爱动脑筋”,但其实没有人愿意动脑筋,大脑总是喜欢在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情况下偷懒。

脑科学实验里经常会用核磁共振扫描人的大脑,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到人脑哪些区域处于激活状态。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即使没有做任何思考任务,大脑的能量消耗也很大。成人的大脑一般重 1.5 千克,大概占体重的 2%,却消耗了整个身体 20% 的能量。

正因为大脑耗能极大,所以大脑会自动优化效能,会尽可能把所有的能量都花在刀刃上,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偷懒,寻找省力的诀窍。

譬如你刚开始学习打羽毛球,主管决策、认知、监控的脑区,也就是你的大脑前额叶,会特别活跃—学习新知识非常耗费大脑能量。

但学习一段时间后,你的动作开始自动化。你把球抛起来,落到某个高度时击打,大脑会告诉你胳膊挥到什么程度,并根据落点调整,不断优化运动,抛球、挥拍、击球……

这时再看核磁扫描,以前非常耗能的前额叶脑区活跃度没那么高了,与运动有关的其他低耗能脑区开始活跃起来。

这表明,大脑在学会一种运动后会想方设法降低它的能耗。

② 大脑永远爱新奇,渴求模式

大脑的第二个特点是好奇。英文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好奇心,叫“novelty seeking”(“追求新奇”)。“novelty seeking”是一种能力,是我们天生的倾向。

小孩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你留意看小孩的眼神,会发现他们总是四处张望。不只小孩,成人也好奇,比如路上有车祸,吃瓜群众都围过去看……

大脑还渴求模式。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格式塔效应”,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在混乱中找到模式,擅长找到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我经常用格式塔效应跟同事开玩笑,说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但是今天还不能告诉你,快下班了,我先走了。

同事好奇心被吊起来,急于补全心中的模式拼图,就会拽住我说“你赶紧告诉我,要不我今天睡不着觉”。我就不得不告诉他,他就会很满足。

③ 大多数知识以内隐形式存在

我们学习的通常是外显知识,这些知识能够被表达出来,写在纸面上。但这些外显知识永远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继续打羽毛球的例子。你若问我为什么要从那个角度击球,有时候我说不出来具体原因,因为有些知识是内隐的,即使我的大脑知道,也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人类知识中有大量这样的内隐知识,知觉的、运动的、知识的……还有些知识存在于情景,跟当时的背景和人有关,无法一一言说。还有些数据本身是高维的,但是表达出来就已被降维粗浅化,丢失了很多信息。

四、对付偷懒大脑的四个诀窍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熟知大脑学习的各种特点,再逆向利用,学习效率反而会提升。先说如何对付大脑爱偷懒。

1.切换场景

尝试做一个小测试:在限定时间内背单词,第一次是在一个房间里,第二次是在不同房间里,两次的效果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结果是第二次的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记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跟情景连在一起的,不同房间的多样性情景,会产生不同的情景记忆编码,可以有效提高记忆效率。

2.交错式学习

以期末考试为例,学生复习科目通常是五六门。一种策略是一直复习一门课直到完全掌握,再复习另一门;另一种策略是把一门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先复习这门课的一部分,再复习另一门课的一部分,如此交叉复习。

这两种策略哪一种更好呢?答案仍然是后者。

后者被称为交错式学习,是指将某一段学习内容分成若干节段或专题,各部分交替着学习。与这种学习策略相对的是批量式学习。

交错式学习很好地结合了分散学习和其他促进学习要素的作用,学习者必须不断克服不同学习内容间的干扰,迫使学习者注意到其中的异同,从而在编码过程中促成对学习内容更好的表征,促进学习保持和迁移,是经大量研究证明的有效学习策略。

3.善用好奇心助力学习

既然大脑天生好奇和喜欢寻求模式,那么我们就顺水推舟,主动为大脑创造好奇与模式,让大脑为我们服务。

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开学时,老师发给你一套历史书,三本一千多页,让你在这学期把它们学完。你会不会觉得学习变成了记忆,觉得无聊、动力不足?

你会不会因为要记的东西太多而心生疲惫?但是如果老师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你会不会觉得你的好奇心被勾起来,给了你努力的方向和强烈的目标,让你产生思考—这个问题涉及地理、制度、政策等原因,你就会主动去看这套书?

开放式提问会给你无穷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我平时也会自己给自己提开放式问题,接着就会翻很多书,看很多人的观点,然后再综合各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考。

除了开放式问题以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相当于自动化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当遇到问题,这些方法会自然出现,推动你思考。

思维习惯以问题开始。

第一,看到任何不懂的事物问一个为什么。

譬如你刚刚看到格式塔效应图像,就可以问:为什么大脑会自动补全?怎么实现的?

所有的心理学问题或者任何学科的问题,都是从几个基本的“为什么”开始的。

第二,科学思维。

除了老师的解释、书本上的解释,还有别开放式提问会给你无穷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思维习惯相当于自动化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当遇到问题,这些方法会自然出现,推动你思考。

永远都在问自己:还有别的解释吗?这是典型的科学思维,用术语讲即是备择假设。备择的理论是什么?因为你提出这个问题,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你就必须得找证据,科学研究就是这么做起来的。

第三,创新思维。

面对一个难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其他脑洞大开的方案?两者的差异是什么?我能想到最好的方案是什么?这个方案是否需要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

问完这些问题,你就得马上找新知识、新见解、新书,开始新的学习了。

第四,批判性思维。

它的问题模式是:真的是这样吗?譬如说以前历史书上说劳动创造人,我会问:真的是这样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劳动造成的吗?动物不劳动吗?什么是劳动?怎么定义劳动?

如此四个思维习惯循环往复,不断用不同问题激发好奇心,保持求知的动力。

4.内隐知识:成为学徒,成人学习的最佳方式

大多数知识都以内隐知识存在于大脑,如何获得更多的内隐知识呢?

大家都知道名校的孩子有很高的成才率,除了名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孩子们本身的高素质之外,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略且重要的因素:同侪动力。

在科研界有个明显的现象:

全世界某个领域的主要论文都是几个顶尖实验室的人写出来的,获诺贝尔奖的人集中在几个实验室。

聪明人扎堆出现,一流的实验室往往汇聚了一大批资源。这些顶尖实验室有一套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习惯、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这些东西不在课本上,不在他们发表的文章里,这些都是内隐的知识。

这些知识在外面你根本学不到,你得靠近他们,你得到他们集聚的地方去学习。

同时,研究学习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普通人想进入一个领域,有效方法是直接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就如同学习编程,你想从“小白”进阶为大师,需要直接进入编程信息过载时代,不要面对信息,而要面对人。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人才最重要,你得去和时间最前端的人群连成小社群。

领域的社群,跟程序员交朋友,先帮他们打杂搞好关系,随着自己技能的增长,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找工作也是。有学生问我,毕业后我应该选什么样的工作?我建议他仔细想想:哪份工作环境可以让你学到更多?

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开始工作时不要主要考虑钱,而是考虑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干活,考虑跟他们学到的东西,开始内隐式学习。

优秀之人的公开演讲、论文和书籍往往不会教给你研究和思考的方式,你需要去到他身边,安静地做一个门徒,观察他、模仿他,慢慢地变成他。

这同时也是应对信息过载的最佳解决方案:信息过载时代,不要面对信息,而要面对人。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人才最重要,你得去和时间最前端的人群连成小社群。这个圈里的人,才会用最简单的话告诉你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信息。

最后,学习内隐知识还要注意“知行合一”,意思是学完了理论知识,还需要使用“输出”这个方法来对知识进行检验。

“输出”具体到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你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得用一篇文章表达出来,想到一个创意时用具体的代码表现出来。

为什么强调“输出”?因为你可以看一辈子书,把各个学科都打通,但是最后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都是不够的。

只有在行动中你才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有漏洞的,才会发现以前认为自己理解了的东西其实并未理解。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聪明的人,都是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的人,都是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xa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