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仓街,感觉很有江南古典韵味,完美地融入了苏州古城格局中,呈现出了一个包括高奢零售、艺术和文化空间在内的综合体。
由于是工作日,游客不算多,大多数高档商业购物中心顾客稀少,我时间有限也没有进去逛,前面是日本当代知名艺术家大卷伸嗣的作品,创作主题聚焦于苏州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作品呈宝瓶状,由灿烂的姑苏景致组成镂空的金属瓶身,高达7米,精致素雅,很有特色。
再过去就是一河之隔的相门城墙了,有小桥相连。
穿过仁恒仓街,远远望去,气势雄伟的相门城墙映入眼帘,与人一种古朴敦厚的直观感受。“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著名诗人刘禹锡曾在此留下诗篇。
在过去相当漫长的岁月里,相门历经洗礼变迁,宋时被废弃填塞,民国初重现世间,后在建国初被拆除,于2011年重建,次年免费向公众开放。相门是苏州古城八门之一,古称匠门,因工匠聚集而得名,后人谐音称作“相门”,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是铸剑大师干将曾在此铸剑。
阔步走到相门古城墙拱门处,目光余隙扫过,无意之中发现了一座隐藏的城墙博物馆,可我没能有时间进去看看。
我沿着城墙右侧阶梯缓缓迈步而上。只见台阶处有几名游人拍照,有两位妙龄少女穿着唐装,撑着油纸伞,做着不同造型,不停地拍照,令人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登上城楼,目光所及之处,砖块整齐划一、棱角分明。漫步于城墙之上,我仿佛跨越了历史时空,看到了古苏州城的繁华,街巷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渔民们划着小船驶向远方......
在不觉之间,我走到了城墙的阁楼处,阁楼正中悬挂题有“钩邑相徽”四字牌匾。“钩”是指吴国所造一种兵器,代表了吴国兵器在先秦时期的巅峰水准,“邑”为苏州古城,至于“相”“徽”则有美好之寓意。两侧红色漆柱立有楹联,上联“古堞标分野,牛斗垂天,有龙光夜射;下联“雅韶绕画梁,闾阎扑地,看紫气东来”。意思是说此地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好去处。
伫立在城墙边,我抚摸着古朴而又略显沧桑的砖墙,用心感受着这里的一切,她似乎在诉说着那些远去的波诡云谲。凭栏眺望,远处的小区房屋林立,纵横交错的道路车水马龙,隐约可见苏州地标东方之门的身影,好一座繁华江南城!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不禁让人产生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一步从古代踏入都市,体会不同的烟火人间。
时光荏苒,相门古城墙见证了太多的风云变幻。如今的她依然静卧在碧波之畔,继续聆听这座江南水乡经年的低唱。虽然历经翻新重建,却并没有改变它的精神风貌,她将在新的时期焕发新生。一切毁誉都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凝固成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静静的观看这片尘世的烟云。
沿走马道登上城楼南部,干将东路南边的苏州大学校园,一览无遗;向西远眺,东方之门尽收眼底;东边,则有仁恒仓巷商业广场。城楼三层重檐角楼,琉璃瓦屋顶,九梁十八柱,匾额“钩邑相徽”。相门有水陆两路,水路通大海,沿松江,下沪渎,是水上交通要道。
下得城楼回到仓街广场,准备坐地铁回家。仓街西面就到了平江路,据说仓街曾因兵营驻扎于此,得名“东营街”或“中营街”,清代时期这里恰好是长洲、元和两县官仓所在地,“仓街”这个名字也就由此而来。得口就是相门站地铁口,所以我没有再往北走这条街了。
仓街广场的繁华、枕水广场的宁静、相门广场的文化……共同编织着城市生活的多彩乐章。它让古与今、东西方在这里相遇,仿佛在上演一场时空对话,赋予了苏州新的表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14108/0651f6c49e2cb80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14108/a39603908a5940f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14108/f641b5bacde81a2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