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身心合一

作者: 松鼠的核桃仁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17:27 被阅读187次

    今天要来写一写一本书,叫《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是美国的一位网球教练提摩西.加尔韦所写的,这本书入选全球50部心灵励志经典,貌似有点鸡汤的感觉,但张德芬老师说过“带着勺子的心灵鸡汤就是有用的心灵鸡汤”。我看了以后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来写一写这本书。

    这本书从网球比赛为切入点,探讨了“内在的比赛”这一问题。

    那什么是内在的比赛?内在的比赛就是要克服心中的负面心理习惯,简称“心魔”。内在的比赛不仅仅在任何赛场上,也出现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因此,赢得内在的比赛会自动助益全部的生活

    一、两个自我

    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做“两个自我“,简称自我1和自我2。你可以想象你的身体里有两个小人。自我1是负责发号施令者和评判者,自我2则是指令的执行者。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自我1常常会不信任自我2,如果事情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发展,他就会责怪自我2。

    比如,比赛时球接飞了,打歪了或是出界了,自我1就会跳起来职责自我2"你怎么搞的?怎么这都接不到?引拍太低了、出拍太快了、动作又变形了",这样一来,自我2就更加焦虑了,然后又打不好,自我1又会说”老是出错,我看你就不适合打球“”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就像《摔跤吧,爸爸》里边的教练一样,队员在赛场上处于下风,他拼命在场边发号施令。导致运动员越来越焦虑,然后输掉了比赛。

    我有过打乒乓球的经历,当我在赛场上处于下风的时候,场边人的指令对我来说都是没有用的,全部变成了压力和焦虑的来源。谁不知道要修正呢?谁不知道要击好每个球呢?但是那些形容词全部变成了干扰和压力。

    其实这个世界就存在两类人,自我1类型人和自我2类型人,前者遇事首先喜欢评价,不合心意了就容易生气、郁闷、愤怒等等,被情绪裹挟左右;而自我2类型的人则能不带评判地观察,客观的看待事物,当然收获也会更多。你想成为自我1型人还是自我2型人呢?

    二、停止评判

    停止评判,让自我1安静下来!

    你要相信,你的自我2是非常有智慧的,只要你信任他,他就能把事情做好。

    你的自我2精密到什么程度?就拿看书这件事来说吧!你的眼睛轻松地移动着,自动将白纸黑字的画面与以往记忆中类似的形状进行比较,转换成文字,再与上下文结合起来领悟特定含义,你还会由此引发大脑联想,和你以往的经历联系起来,产生新的感悟。与此同时,无需刻意努力,你的心脏在跳动,呼吸在持续,维系着各种器官、腺体、肌肉,你的细胞还在不断复制、对抗疾病。如果要用一系列指令来完成的话,根本就看不了一个字,因为要顾及的系统太多了!所以说,你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那么自我1安静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状态吗?不妨来看一看猫是怎么捕食的。

    猫匍匐在角落,肌肉逐渐紧绷、眼睛盯着小鸟、注意力高度集中。它不会去想该什么时候跳起来,或者后退要用多大的力蹬地,才能跳过合适的距离,不会分神去想万一住不住猎物会有什么后果。它眼里只有那只小鸟,突然鸟起飞了,它跳起来,凭着精确的预测在离地两尺的地方抓住了猎物。然后淡定地咬住猎物到角落享受美餐,一点都没有为自己的完美表现而感到骄傲,有嘴里那只小鸟作为行动的报酬,比什么都强。

    看看,不需要自我1来发号施令,完全靠自我2与身俱来的本能,就可以做到如此完美。在这种状态下,你会感觉行为自然产生,毫不费力,处于一种忘我的“心流”状态。也就是书中所要帮助我们达到的目标:放松的专注。

    三、如何做到“放松的专注”

    1、图像化结果

    图像化结果就是将目标在脑海中预演。图形语言胜过千言万语,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无论是小鹰学习飞翔还是河马学习潜水,他们的母亲都不会用语言跟他们讲一遍,而是直接掩饰示范动作,然后就让幼崽跟着做,幼崽们就这样学会了生存技能。其实人类也是一样,学习一样新的东西,过多的语言指令往往不如直接示范来得效果好,就像小孩子学跳舞,如果你告诉他左脚要怎样右脚要怎样,配合着手臂要怎样,头要怎样,他一定会觉得很难很烦,然后就没有兴趣了。不如让他跟在后面跳,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跳起来。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为什么大了以后这种能力却似乎逐渐退化了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用了过多的语言指令和评判,让我们忘记了靠着与生俱来的本能就可以很好地学习。

    樊灯老师曾经说自己参加大专辩论赛的时候,前一天晚上就会在脑海中预演场上的场景、对方会抛出的问题,自己的回答,主持人最后宣布获奖,站在领奖台的场景等等。这就是将期待的结果转化为清晰的视觉图像。

    作者作为网球教练,也建议大家去多看世界顶级选手的视频,去看他们的动作,并把他们想象成自己,将这些动作记在自己的脑海里,模仿着去做就是了。还有就是想象着球被打出去,沿着弧线远远飞到球场另一端,把这个场景在脑海中保持几秒,接着按照脑海中的动作和场景打出这个球,让一切自然发生。

    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你不再需要和就习惯作斗争了,你只要找到一个新习惯代替它就行了。这叫习惯的凹槽理论,就是不需要填平就凹槽,重新开辟新凹槽就可以了。只要你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重新开辟一条更好的道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小孩子想要移动,一开始他是在地上爬的,但是当他学会了直立行走后,他就不会去爬行了。目标不变,手段和方法可以随时变化。

    2、信任自我2

    自我1常常是不信任自我2的,因为自我1需要控制感和成就感。他希望一切是按照他的指令进行的,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自我1下达指令——自我2执行失误——自我1认为指令没错——自我1责怪自我2没有完全遵循指令——自我1生气责怪——焦虑。

    自我1对于自我2总是非常苛刻。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不断不信任,不断质疑,不断告诉你要谦虚谨慎,要小心,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自我1天生就会挑毛病,就会不断挑剔自我2的毛病。

    有些父母会觉得很难教会孩子做一件事,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更了解事情应该怎么做。而另一些父母对孩子充满信任和爱心,会顺其自然地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即使犯了些错误也没关系,因为他们相信孩子从错误中也能收获。这就是正确的自我1和自我2之间的关系。你要相信自我2身上的潜力,因为它能够处理生活这么复杂的一件事情,他对于打球下棋这种事就更加完全没问题。

    就像你信任其他人能够做好一项工作,他的表现将很快超出你的预期。信任你的自我2,他本来就很棒。

    3、不带评判地观察

    先来看个小故事:有三个人开车经过街道,右边坐着的是积极思考者,他相信自己比赛打得很好,对自己的球技也很有信心,同时也认为自己喜欢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乐趣;左边的是消极思考者,一直喜欢分析自己或这个世界哪里出了问题,经常去参加一些自我提升的课程。第三位是司机,他始终注意不要产生评判意识,客观看待事物,以看清事实真相,以合理方式行事。

    然后汽车在等红绿灯,这时,一个漂亮的裸女从他们车前走过。

    右边的人开始浪漫的想象,如果能再另一个时间、地点遇到这个女人,那颗真棒。他从过去的美好记忆一直幻想到未来的艳遇。

    左边的人觉得这是世风日下的实例,他甚至不敢看这个女人。想:先是超短裙,然后坦胸露背,再后来脱衣舞,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这样直接走上大姐了!一定得做些什么改变这一切!

    司机则是单纯地观察眼前的情况,没有评价好坏,这使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女孩的眼睛是闭着的。他意识到她在梦游,然后下车帮女孩披上了外套,并轻声唤醒她,告诉她梦游了,并提议送她回家。

    结果他也因此俘获了美人的芳心。

    总是喜欢去评判,实际上是给自己设置了条条框框,让自己看不到事情的全貌,当然也会错过很多。

    放下评判去观察,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一样,而是让自己看到更多更透彻。

    4、如何让自我1安静下来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放下评判,但自我1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控制的。你不妨试试闭着眼睛五分钟,各种念头思绪就会像烟雾一样慢慢涌现在脑海里。所以怎么样才能做到让自我1安静下来呢?很简单,你只要找些事情给他做就是了。佛教里讲“色声相味触”,你可以让自我1盯五感中的任意一个感觉。比如打球时,给自我1派个任务,让自我1盯住球,他就没有精力去评判或是下达什么指令了。或者你可以让自我1去感受呼吸,去感受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呼吸是一种非常基本的节奏,据说,人类的呼吸概括了宇宙的节奏,当意识沉浸于呼吸的节奏是,就会变得全神贯注、十分冷静。

    三、竞争的意义

    我们要求自己做到“放松地专注”,是要自己做的更好,能够取得更好地成绩。但是,在任何一场比赛中,有成功者就对应着失败者。我们害怕成为失败者,所以我们拼命努力去打败对手。但这真的就是竞争的意义吗?

    为什么我们那么害怕失败呢?因为我们从小的竞争式教育就告诉我们,你只有赢了才会得到爱和尊重。老师喜欢的是成绩好的同学,当我们考到班级第一时,父母总会特别高兴,而名次要使稍微掉下一点,也许等待的是一顿臭骂或者体罚。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人生难道只是在竞争中体现价值吗?回想你小时候的那一次考砸了的考试,现在看来真的一点都不重要。那些成绩优异的小学同学,也许现在混得并不如你。一次比赛、一场考试并不能代表你这个人

    那比赛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去想想冲浪的感觉吧!那些喜欢冲浪的人们在遇到大的浪花时会特别兴奋,你可以说他们是为了征服大海,但征服大海了又能怎样?大海是不会称赞他的,别人也许会因为他又征服了大浪而佩服他,但这并不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爱和尊重,毕竟,他没有击败任何人。冲浪者之所以会等待大浪,是因为大浪能够激发他运用所有的技巧、勇气、努力,让他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潜能,发现更好的自己。

    明白了吗?在和人的比赛中,对手也就是扮演了大海的角色,为你设置很多障碍和困难,目的就是激发你更多的潜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是你的朋友,只不过扮演成敌人而已

    因此,真正的竞争等于真正的合作。没有人被真正击败,双方跨越了对方带来的障碍,都能从中受益。这个观点会使你参加比赛时做出很多改变。首先,你不会盼着对方失误,你期待飞来的球落在界内,这样你回击时精神状态更加集中,反应更快、动作更完美。同时,你也给对手制造了更多的挑战。最后,你与对方握手,完全不在意谁赢这场比赛,你真心实意感谢他与你打了这场精彩的比赛。

    四、总结

    最后,来总结一下整书的知识点:

    1、赢得内心战争助益于全部生活。

    2、让自我1停止评价,不带评判地观察能让你看到更多。

    3、充分相信自我2的本能力量。

    4、图像化想要达到的结果。

    5、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后,不需要改掉拼命改掉旧习惯,让新习惯代替就习惯。

    5、竞争的实质是帮助你发挥最大潜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到身心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zy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