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摄影师阿布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6696/979b22dada2f4163.jpg)
来广东顺德多年,对文化差异时有感触。
我来自北方乡村。 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历史书上有个定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我自己种粮,有得吃 ;自己种棉花,纺线,织布,缝衣,有得穿。只有两样我自己弄不来:一是铁,二是盐。所以历朝历代必须官铁,官盐 。几时失控,就有江山不稳之虞。而只要官府不太乱来,温饱解决得了,善良的农民就不太考虑造反。
沿海渔民则不同。曾经有人问渔民:你爷爷死在海里,你爸死在海里,你怎么还天天下海?渔民反问:你爷爷死在哪里?床上。你爸爸死在哪里?床上。那你怎么还天天睡床上。
“宁上山 ,莫下海 ”。渔民的一切都要从未知的大海里来,而每次出海都未必能上岸 ,所以冒险精神应该渗进骨子里了吧 。历来无数广东人下南洋、下西洋、下东洋 ,足迹遍天下。海外华人中,五分之一是广东人。
孙中山先生曾言:华侨是革命之母。近现代史上,看似瘦弱的广东人开眼看世界后,多次率先揭竿而起,引领革命潮流。海外华侨华人出钱出人,同气连枝。一个个响当当的先驱名头,直叫人回肠荡气。
成王败寇。混江湖,小的叫山贼 ,升级版叫江洋大盗 ,大BOSS叫总舵主,“ 生平不识陈近南,纵是英雄也枉然”啊。就连淘宝上,水货也要大于山寨货,有意思吧。
顺德史上的职业渔民叫作“疍民 ”,世居水上一叶扁舟为家,到今天也未完全绝迹。许多疍民盛世则作,乱世则反,令统治者伤透脑筋。随着北方农耕文化南下,填海技术日益成熟,顺德陆地面积扩大连片,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地带来丰厚的收入,农业大户彻底压倒了渔民,缙绅宗族势力在民间掌握了话语权。
疍民和农民结合的后代会怎样 ?低调务实,敢为人先 。顺德历史上出过造反的皇帝,虽然比较短命;出过文学家,像《三字经》的作者。 史载广东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共出过九位文状元,其中三位出自顺德 。此外顺德还出过一位武状元,两位探花, 二百多位文进士,一千多位文举人 。这些学霸们入仕时,提携了一批批乡亲到其任地从政或从商 ,告老还乡时又带回各地优秀文化 、先进技术乃至大量财富,对家乡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6696/e262dbb59edc778a.jpg)
“顺德祠堂南海庙 ”,承载了历代人的辉煌。顺德十景之一的碧江金楼,精致奢华,是清代顺德祠堂代表作品。宰相刘罗锅是主人好友,曾登临金楼共叙风月。当年的顺德祠堂之众,财力之雄厚,独步广东,领先全国。
顺德更多的是出产企业家。 清代时顺德的纺织能力就超过了天津、上海,创造出“桑基鱼塘”先进生态技术后,产量剧增,往来广州十三行的货船素有 “一船白银一船纱” 美称。改革开放后更不用说,顺德的十个镇街 ,都有自己的龙头产业,北滘镇美的、碧桂园, 容桂镇格兰仕、万家乐、万和、科龙, 陈村镇花卉世界、伦教镇木工机械、玻璃机械城……争相擦亮自家品牌,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广东杀开一条血路,顺德先行。行之有效。
广东发展之初,有人说泥沙俱下,有人说遍地黄金。这个时候,内地农民还在老老实实种庄稼, “交皇粮”, 成亿规模的农民工潮,还要等到90年代中期。
不管怎么说 ,这些年,农民和渔民都洗脚上岸,相聚一方了。 只是拥有的财富可能数以千万倍计。 领导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了 。先富的带动共同致富还任重道远。古人讲,不患寡患不均。 近些年曾兴起过许多提法,中部崛起, 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 ,但再没有给出过当年的政策倾斜力度,怎样重现改革红利辉煌 ,有待努力。
参观碧江金楼时,看到那些穿越时空的优雅的门窗,不禁浮想联翩。再过几十年,我不在了,这楼应该还在呢。过去的有钱人,都是文化人。现在的有钱人呢 ?现在的建筑,又有多少文化,值得留给后人欣赏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6696/b604ecfef3e2f767.jpg)
文化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承载。 五四运动后,白话文基本阉割掉古文。从前的文人甚至科学家们聚会时,可以随兴口占一绝。如今繁体字识读已成问题,研究古文化要靠专家和港台同胞了。
随着文化葬送掉的还有美感。大量山寨景观里,水泥塑像像狗像虎又像狮,还裂着口。五星级酒店流光溢彩,瓷砖却对不齐缝。电话铃声单调刺耳。更可怕的是人们对文化垃圾已熟视无睹。
这是一个空前交融的时代。这是一个空前膨胀的时代。这是一个空前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空前浮躁的时代。
唯愿空前之际,很多东西不要就此绝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