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外面跑了一天,办事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bug搞得我心情有点小崩溃,这种跑来跑去的事情再一次证明:我真的不喜欢业务类工作。
事情方面,自己可以尽量高效完成的已经尽量高效完成了。但是需要对方的部分又总是不尽人意,没办法只能回家等。
回到家,老妈知道我跑了一天,总没话找话希望能够替我分担点,但其实此刻我最需要的是一个人安静——地刷手机。
每次干完活,一天下来我都不喜欢说说说,习惯安静下来自己捋一捋一天下来发生的事情,想想有哪些值得肯定,哪些又需要改善的。
可我妈总是很不识趣,在我表示不想聊天的时候反而生起气来,怪罪我不识好人心。
可实际上她说的话又很没内容,又没什么逻辑,要是我跟她说工作的烦恼她通常给不出好的建议,又不能做个好的倾听者,所以有事我很少跟她说。
再加上,每次她叫我做事的时候总在我正沉浸于一件事当中,正起劲儿的时候开口叫我做事,但这事儿既不紧急又不重要。
比如昨晚我稍事休息后用ipad搜“罗翔老师的法制课”投到电视上,正被罗翔老师幽默风趣又一针见血的解说所逗笑所折服的时候,俺妈出现了,她从外面回来了——
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唠叨说:“该洗澡了,洗完再看。”她话刚说完我就立马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然后又想起平时一些不好的事情来,最后搞得两个人都不开心,我气了很久,都没有白天办事遇到不如意那么生气。
为什么我妈一说话我就暴躁呢?
过后静下心来仔细一想,主要有几个方面:
1.妈妈是个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很多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她没办法通过电子产品去获得,有的只是邻里之间几个同样水平的老人谈的家长里短。
而谈论别人家的家长里短是我最反感的,所以她要聊这些的时候我都心不在焉,我要聊的她又听不懂。
结果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2.没有把我当做一个成年人来看待
我从很小开始就已经养成了独立的习惯,自理能力一向很好。但我妈总是以她的不变的看法来对待我,管我的日常生活,但其实这些我压根不需要她管,也做得很好。
比如洗澡这件事,她一定要我在她要求时间点里洗,原因只是因为她要等洗衣机洗好去晾衣服。
而我无数次告诉她,谁最晚洗就谁开洗衣机,衣服也可以明天晾,如果你不想等到明天,那就我来晾。
可当下答应你,下次照旧。
有段时间我甚至因为受不了她这样,而自己洗衣服,就是为了不听她唠叨这些。
3.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和爱好
因为性格的原因她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和她同龄的已经当奶奶的妇女,每天都忙着带孙子,也没有时间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但我妈虽然也已经当奶奶了,但孙子是媳妇在全职带,因为媳妇嫌她带不好就自己带了。
因为这样,又加上我们做子女的早已经长大成人她一下子太闲了,又没有什么朋友所以总是盯着我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完。
我曾经提议给她报班去跳广场舞,但都被她拒绝了。
无独有偶,昨晚在豆瓣某个帖子里也有豆友发了个和我同样烦恼的问题:为什么和妈妈说话下意识就会不耐烦?
情况大概和我一样,看了底下的评论,有几个我感觉说得挺有道理:
回答一的观点:你对父母说话的方式就是父母在你小时候对待你的方式。
看完这个回答我完全被击中了,从小到大我妈跟我说话就总是很暴躁,所以我一直回应她的也是很暴躁。
直到长大成人出来工作之后,自己开始学着去调整自己,改变对她的说话和回应方式,已经改善了不少,而在我的努力之下她也改变了不少,只是有些东西像是被施了魔咒好像怎么也改不了。
这辈子好像没办法和老妈像朋友一样相处了。
回答二和回答一差不多。
回答三好厉害,竟然类比了男朋友和妈妈哈哈哈,大概意思就是一个是不喜欢就可以分手,一个是无论如何都要忍耐的。
看来像我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和父母存在着某些沟通障碍。
我心里很清楚妈妈的思维观念已经定型难以改变了,所以只能多学习以她的方式去跟她沟通,最好能够帮她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支持她的兴趣爱好。
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难度真的好大,或许可以减少一点共处的时间。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不呆在她面前,这样她就不会一看见你就忍不住要唠叨你了。
当然,她这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和爸爸两个人缺乏共同语言,他俩是典型的那种“凑合着过日子”的类型。
关于婚姻,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