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了近20年的好学生,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然而社会如此残酷,老师会原谅你的错误,可是职场不会。无忧精英网会员,企业项目经理王先生透露:“很多刚入职的应届生,其实能力一点都不差,但是,却总会觉得,他们还是欠缺了一些东西。虽然能够很完美地执行你的指令,但进步却始终有限。同样,不少工作了2、3年的人,在经验上没什么问题,但总是显得有点青涩,导致你始终无法放心地把项目交给他。”
究其原因,是这些人身上,存在着一些比较典型的学生思维。
1、对于别人小小的好意,总是觉得“不好意思”
跳槽来到一个新环境,大家可能相互都不熟悉,邻桌同事想要做些什么来打破尴尬的气氛。
“嘿,我这有一盒巧克力,咱俩分了吃了吧?”
“不用不用,你吃吧,我不吃,谢谢啊。”
领桌觉得自己的好意被拒绝了,气氛更加尴尬。“别人的东西不能要”的这一点从小培养的礼貌,成了你们快速熟悉起来的障碍。
想象一下,如果领桌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
“好啊,刚好有点饿呢,谢谢你啊~”
“不客气啊,哎,你叫什么名字呀?/在哪个部门呀?/……”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然而其实,有时候别人对你的小小的好意如果能够顺利达成,就可以快速拉近两个原本陌生的人之间的距离,为日后的建立人脉做好恰当的铺垫。
2、带着十万个为什么来上班
职场不是学校,上司不是老师,工作越久就越发现,很少有人再会手把手地教自己了。一个部门招新员工,并非是给他学习的平台,顶多算是给他展示自我的舞台。当然,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入职之初肯定会接受培训。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和困惑,往往是没人会教的,或者说没人会用心教你的。也许一开始,上司可能会耐心地教导。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如果还是动不动就提问的话,他不会认为这是下属积极上进的行为,反而会觉得是无能的表现。
不懂不是做不好的借口,不会更不是不想做的理由。有时候觉得有些工作自己确实没经历过,想向上司请教,可也许他会想:什么事都问他,那还要你干嘛呢?
3、“我有一个很好的idea”
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绝对是一件好事,但是,想法的提出只是一个开始,拍脑门想出的点子往往没有可行性。如果你能够继续做出评估、判断可行性、完成调研、进行分析、选择路径、优化步骤、统筹时间、协调资源……到最终把它做出来——如果你能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并发挥你的能力,那你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
如果你要向上级提想法,不要只是把你的想法讲出来,你要同时给他几套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切合实际的,以及你能够参与其中的。简而言之,不要给上级做论述题(嗨,问题摆在这里了,怎么解决你自己想),而是要给他做判断题(要不要采用这套方案),或者选择题(采用方案1、2还是3)。
4、习惯性竞争
我们在学校里用排名来显示自己的优秀,久而久之形成了学习上的一种防备心理,生怕别人超过自己。
而在职场中讲究的是合作共赢,横向的沟通和联系也是一个人竞争的重要面。如何有效沟通不仅关系到个人机会得失,更关系到未来发展,通过增加对他人的了解,对组织的了解以及对自己的了解,在沟通中建立信任,完善工作,你的职业生涯才能更上一层楼。
除了上述几点,不明白选择的重要性,盲目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对于有效社交与有效人脉的识别能力不够等等都是学生思维的典范。
对于学生思维这个话题,无忧精英网首席职业发展顾问赵争女士谈到,不管工作年限有多久,结果导向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的形成才是从学生到职场人转变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