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在路上
人人都把自己事业领域的极限当做世界的极限。

人人都把自己事业领域的极限当做世界的极限。

作者: 苏苏妈_1122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17:53 被阅读16次

对话一

我:我要单独给苏苏做饭,她的饭里不能加盐。

老妈:不加盐有什么味道。

我:吃盐会挑食,她的肾脏负担不了

老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和大人一样给吃馒头和饭了,也没见你怎么样

对话二

我妈:天太热了,把尿不湿接下来吧,晚上可以带,白天不用带

我:她屁股没有红,不要紧,有时候会给她凉着

我妈:孩子捂着不好

我:我怕拉倒我身上,还要洗我的衣服,你帮我洗啊

夏天回老家不敢出门,最多讨论的就是尿不湿的事情,每个人见面都想让你把小孩身上的尿不湿摘掉,和你吃了没这句打招呼的话一样频繁。(PS:我们老家见面打招呼就是问吃饭了没)

老妈经常说照顾了好几个孩子,到你这里感觉反而什么都不会了,好像没有养过小孩一样。

我自己也在想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科学的进步,照顾小孩子的方式应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等到苏苏长大,她的小孩我估计也不会照顾了。

人人都把自己事业领域的极限当做世界的极限

看了《家庭教育》这本书,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

这本书作者是陈鹤琴,民国时期已经在研究并掌握了如何养育小孩的理论进行了实践。

你不知道的事情其实早已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悄无声息的运行着。这就是学习的意义吧,了解你不知道的知识,带给你更深度的思考。

这本书提到的儿童教育理论和法则和我们教育小孩的原则和方法一致,对现代父母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父母必读。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奠基人。1914年(民国3年)8月清华大学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高校任过教授,办过儿童刊物,开办过小学中学幼儿园等等,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

作者将其儿子一鸣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其掌握的理论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总结出教育理论。用陶行知的话就是把别人的学说在一鸣身上验证,自己的学说在一鸣身上归纳

陈鹤琴的儿子陈一鸣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团结留美学生的党的工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硕士学位。是《团结就是力量》的词作者,后任上海市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顾问。

我想不论后来陈一鸣的成就如何,至少在父亲的教育下,他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很高的,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良好的生活习惯,知晓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我们现在培养子女的目的不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其未来提供各种可能性吗。

儿童教育的根本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健康和发育,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二是要教导为社会作贡献。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去探索环境,教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各种事物的原理,借此获得正常的经验,组织准确地想象。

01

不要事事包办,横加干涉,应该从旁观察,相机指导

小侄女四岁了,在上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家人还是在喂,上学的时候老师肯定是不喂的。小孩子是不是很辛苦需要两种角色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切换。我说这些事情她可以做了。她妈妈说没有办法,我们就是娇贵。

很多小朋友就是因为父母太勤快,让他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一个眼神就可以,所以就很懒说话也会比较晚。

替小孩做事情会剥夺他们肌肉发展的机会,养成懒惰依赖的性格,不勤快不独立,会比较蛮横,不知道心疼别人。

但是让小孩子做事,不应该太易也不应该太难。太容易小朋友觉得无趣,不高兴去做,觉得父母看不起他。太难了小朋友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亲戚家的小孩子现在和苏苏差不多大,有次看他一直在努力把矿泉水瓶盖盖在盖子上,可是怎么都盖不上,最后急的把东西一扔溜溜爬走了。

这时最好有父母协助,让孩子体会到盖瓶盖的乐趣,get人生一种新的技能, 小孩子会无比开心。

02

不要无畏的去吓唬小孩,让他们变得胆小,一些不应该怕的东西反而去怕。

过年过节放鞭炮,周边的人都说快把孩子的耳朵捂上,不要吓到小孩子。

除了害怕很小的小孩耳朵受影响,其实放鞭炮有什么好怕的,大家高高兴兴庆祝新年的来到,顺便给孩子讲讲过年放鞭炮的由来,不是很好吗。

打雷闪电大人就赶快让小孩子躲起来,有时候晚上还会吓唬说快点睡觉,不然把你抓跑了。小孩子吓得赶快躲到大人的怀抱。

苏苏扶着床边站在地上两腿一晃一晃的自己在嗨,太激动一下坐在地上向后面仰了,我爸在看手机,看到苏苏摔掉,突然一声哎呦,把苏苏吓了一跳。本来没有什么事情,摔的也不疼,苏苏看到大人紧张的氛围就哇的一声哭了。我经常跟我爸妈说不要大惊小怪,他看到我们紧张苏苏就会紧张起来。

在逗孩子方面,我妈说大家以把小孩逗哭逗算是达到了目的。小孩子出门邻居叔叔阿姨看到小孩子妈妈走开,就逗小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然后小孩子就哇哇哭叫,大家哈哈一笑。

小朋友在家里面想出去玩,家长不想去,就吓唬小孩,外面有老虎会把你吃掉。小孩吓得不敢出去了。

小孩子的惧怕,大部分是由大人的暗示造成的。父母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这种无谓的害怕只会让小孩子胆小如鼠,止于探索。

03

要以身作则,孩子喜欢模仿,好的坏的都要去模仿。

模仿是学习的重要前提,但是小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以身作则了。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对于小孩子教育,做父母的应当在小孩子面前采取同一态度。

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看电子产品,妈妈说不能玩,爸爸说可以玩一会,爷爷奶奶说孩子学了一天了玩玩怎么了。

小孩子在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自己没有对错的意识,有时候会感动无所适从。

做父母的对待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当父母做错事情时,父母应该会对子女说对不起,这是对子女的一种尊重。

我们家吃饭时不允许看手机。有次饭已经端到桌子上面了,小侄女依然拿着手机,等待大人对他的提醒,其实她是知道规矩的。我当时比较生气,一把躲过手机,严厉说该吃饭了你知道不知道。小侄女一愣。事后感到后悔,何必如此冲动。吃饭时小侄女笑着说姑姑你刚才突然夺走,吓了我一跳,我都没有反应过来。我突然意识到我欠小侄女一个道歉。

切不可欺骗小孩子,答应小朋友的事情要做到,这是诚信的表现。

不能让孩子养成作假的习惯。

书中知行的妈妈在客厅里待客,非常殷勤,说说笑笑,拉着吃这吃那,两人谈的甚是开心。客人一会走了,知行的妈妈说真是烦死了,这么忙来干嘛。

小孩子看到父母吐痰有时候都会模仿,这种情况让小孩子很是迷茫。做父母的自己要诚实,小孩子自己才能诚实。

2生理健康

生理方面包括饮食、穿衣、提供儿童游戏的设备

1

饮食穿衣

定点饮食、不可因为多吃零食不吃饭,要饮食均衡

小孩子不应该吃大人的饭,应该有适宜儿童身体的食物

穿衣以舒适为主,身上的带的手环脚链都会让孩子不舒服。

对苏苏饮食的管理,一日三餐外,早上十点,下午三四点休息后水果点心时间。小孩不可以吃大人的饭,现在大家都会单独给小孩子做辅食。

以下是陈老先生总结的,很有前瞻性,替小苏苏保留了。

小孩子不肯穿衣服的时候,我们最好用诱导的方法去叫他穿。

小孩子应当天天刷牙齿。小孩子洗面刷牙,应当在一定的地方做,不应当在任何地方洗刷。小孩子洗面的手巾,应当独自一条。小孩子洗面须注意到耳鼻和眼睛。小孩子未穿衣洗面刷牙以前,不宜吃东西;

小孩子吃东西以前须洗手,吃后须擦手。

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小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当有适当的盘、匙。

小孩子吃饭时,应当要有适当的椅桌。

小孩子吃饭的时候,须要有围巾。

小孩子小食的分量不宜太多,而且要有定时。

评:感叹陈老先生的意识超前,给自己孩子准备了专门的餐椅,类似我们现在用的。

小孩子吃午饭后,最好安睡一点中觉。小孩子晚上未睡以前,应当有适当的娱乐。小孩子夜里睡眠的时候,应当穿睡衣。小孩子不应当有人抱了睡。不准小孩子点灯而睡。小孩子最好独睡一床,独睡一室。小孩子便溺须有定所。小孩子大便须一日一次,而且要有定时。婴儿不应当终日感受外界的浓厚刺激。小孩子不应当终日抱在手里。

评:和苏苏在老家住,父母很少让孩子在家里玩,有空抱着就去大街上玩了。最终小孩子跑的太野了,基本上不想在家待着。家里面人不喜欢推车,出门抱着的比较多,自顾和邻居们谈话,小孩子抱在手里挣来挣去。

2

给孩子提供玩具和游戏设施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蒙特梭利的教学理念里面对儿童的游戏都称为工作。

小孩子都是好动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画画、阅读、剪纸、串珠、敲击、浇花、玩沙子的机会,这些都可以让小孩子释放天性,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小孩子既可以玩乐也可以得到锻炼,家长也可以解脱。父母应该知道什么是好的玩具,能让小孩子发挥主动,启迪思想,培养思维动手能力等。

好的玩具是有变化的而活动的,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可以刺激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例如皮球、沙子、娃娃、积木、穿线等。

每个孩子一周岁左右不管男宝宝女宝宝都要有个娃娃,小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有了娃娃,就可以模仿妈妈照顾小宝宝吃穿换尿不湿,可以培养小孩子的同理心。

积木可以摆出任意形状,搭高楼,组装,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坏的玩具例如声光电玩具比较单调,不能激发思想。有危险质量差掉色易滋生细菌的毛绒玩具都是不好的玩具。

要给小孩子提供收纳玩具的场所,并教会小朋友学会及时整理。

有适当的地方储藏东西有三个好处:养成整齐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容易弄坏。

尊重他人的权利:小朋友对自己和家人的东西没有概念,就会把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来用。另外自己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存储地方,就会把放置爸爸妈妈东西的地方移开放置自己的东西,自己东西放在别人的东西上面。

说起来我也是一个比较乱放东西的人,自己理东西理的也不是很干净,看起来不是那么干净利索,有时候小孩子的玩具不想整理,地上堆的到处都是,看来要改正啊。

教小孩子整理玩具,估计是每个大人头疼的问题,有时候想着我收拾玩具比催促他收拾玩具省力多了,所以每次自己就代劳了。这样子让小孩子认为收拾玩具都是大人的事情,我只管玩,对别人的劳动成果很不尊重,自己以后生活习惯上面也会比较懒散。

刚开始我们诱导,去示范,让他对收拾玩具感兴趣,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强迫了。

就像和穿衣一样,苏苏每次都是哼哼唧唧的,转移注意力、唱儿歌、真人示范都用了,没办法只能强迫了。

3为社会做贡献

儿童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做有益于公众的事情,有为社会作贡献的习惯。

1

不自私

自私是人类的通病,心中不要只有我,还要有他人。

要教导小朋友,不论和大人、小孩相处的时候,都不能玩具、食物不要都据为己有,占为己有。有些小孩子自己得不到就哭闹,家长要学会辨别哪些情况是可以允许的,哪些是不可以允许的,不能让小孩子认为哭可以解决任何问题,长大了只会怨天尤人。

2

帮助他人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找麻烦,这些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优秀的品德。

当兄弟姐妹生病了,家长应该带其表示同情,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有些人长大了,看到别人生病、痛苦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还去讥讽两句,这些都是小时候没有教育好的缘故。同情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慢慢培养才有的。

要教小孩子知道,即使做为“市长”“局长”的公务人员,这些名称仅仅是一个称号,是服务人民的人,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3

守秩序

办公室里面大家都在认真工作,突然权志龙fantastic baby音乐响起,思路以下打乱,真是有一下掂起刀杀过去的冲动。

新搬迁入户都要放鞭炮表示庆祝。我们小区每次有新邻居入住都会在微信群里发个红包吼一声,大家都会热烈鼓掌欢迎,不然别人早上在睡觉,家里有小孩子听到鞭炮声吓哭了,别人要在心理默默骂你的。

看到别人在休息,不要大声喧哗。家长在谈话,小朋友不要随便插嘴。

这些都是需要从小教育,养成习惯的,才能遵守社会秩序,做个健全优良的人,不然别人要说你没有教养。

其实我们做事做人有的时候是凭感觉,并不是清楚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哪些行为准则需要遵守,自己也学会了很多东西,卫生习惯、待人接物方面。育儿既是育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把自己事业领域的极限当做世界的极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ype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