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一生磨一镜》

作者: 楚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08:06 被阅读0次

在 时间的茫茫长河里,人的一生竟然如此短暂,除去少数闪耀过光辉的伟人外,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默默无闻地活着,悄无声息地死去。像一颗流星当空划过,转眼间就消失在苍范的沉寂的黑暗中,甚至没有留下一星半点让人回味的影子来,就化作一缕青烟散尽。

实际上,每个在生的人眼里,谁也看不见自己死后会是什么情性。所以人们似乎异口同声地高唱“今朝有酒今朝醉,别管明日是或非”。很少有人能避开人世的喧嚣来静坐于室,很少有人能拂去内心的浮燥甘于清贫,很少有人能斩断情感的诱惑耐住寂寞,切切实实来干点什么。

在我短暂的人生体验里,一个人不管你从政身居高位也好,不管你经商富甲天下也好,不管你追求文学还是艺术闻名遐迩也好,不管你做一个普通的打工者默默无闻也好,你可以很平凡——但是千万别让让人觉得你很平庸。

前不久,偶读到一篇题为《一生磨一镜》的随笔文章,文中讲叙了17世纪70年代,荷兰德尔夫市有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普普通通看守大门的门卫,他年轻时曾在眼镜店学习过磨制眼镜片的手艺。自打他改行做了门卫后,他还常常用磨制镜片来打发时间。他看大门几十年,守住光阴,打磨岁月,沉默笑对别人的冷嘲热讽。

他坚持不懈地打磨一块普通的镜片。而且把所有的快乐与志趣,都倾注在让别人看来是愚蠢的打磨镜片的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后来他竟磨出了一项伟大的发明,那就是显微镜的被发现。

一天,列文虎克透过两块镜片,偶然发现镜片后面的小铁钉一下子变大了好多倍。这个发现引起他莫大的兴趣,于是,列文虎克又动手做了一个金属支架和一个小圆筒,把两块镜片分别装在圆筒两头,还安上旋钮,来调节两块镜片间的距离。这样,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就诞生了。

读罢此文,掩卷而思,不免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想自己懵懂走过的大半宝贵的生命历程,内心又变得沉重不已。是啊!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人的精力何其有限,人的知识财力何其贫乏,想干一番伟业又何其艰难力不从心。

不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青史留名的伟业,但平凡的人也能打造不凡的人生,重要的不是你要有超凡的智慧,而是要有超凡的心态。

相关文章

  • 有感于《一生磨一镜》

    在 时间的茫茫长河里,人的一生竟然如此短暂,除去少数闪耀过光辉的伟人外,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默默无闻地活着,悄无声息...

  • 磨镜

    欲为圣人, 当之若何?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及其学派认为,如果想要成为圣人,就应该存天理而灭人欲,也即是...

  • 磨镜

    我们知道儒家都是要修那一颗仁心的,最后儒家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成仁,而如果想要成仁的话,向内那便是成己,也就是内修,...

  • 《磨镜》

    《磨镜》 浮生随风逐乱波, 人事扰扰尽消磨。 磨得半老心方静, 镜面无风何处波?

  • 磨镜

    所谓“磨镜”,其实便是一个不断的磨砺自己的内心的过程。用先生的原话来讲,魔镜的过程其实便是一个“廓清心体”的过程。...

  • 论“磨镜”

    说到磨镜,你能想起什么?根据生活经验,你是不是直接会想起卫生间的镜子,每天都要照一照,看看帅气美丽的自己。长...

  • 从信息加工理论谈无效磨耳朵

    去年7月份我写过一篇文章《磨耳朵100小时就够了吗?》,那时有感于给孩子磨耳朵而没有效果,分析了孩子磨耳朵的几个错...

  • 磨砖做镜

    一切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处处得罪人,事事不顺;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

  • 格物如同磨镜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

  • 闲言碎语说“磨镜”

    一年轻同事对自己名字里的“鑑”很是不乐意。那为啥当初要取此字呢?同事很无奈:老祖宗早就排好的呀,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感于《一生磨一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zpf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