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散文故事
深夜食堂,温暖了你的胃,还是心?

深夜食堂,温暖了你的胃,还是心?

作者: 路遇而安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7:05 被阅读223次

    文/路遇而安

    说到“食堂”,第一印象应该是不怎么高档的场所,不怎么精美的菜肴,大多出没于人群密集、消费不高的地方,比如学校食堂、企业员工食堂、工地食堂等等,如果说前两者还具备着不算小的规模、整齐的桌椅、可视的橱窗、穿制服的厨师,那么后者可能就是随意搭起的凉棚、简单支起的灶台、不知水平如何的大厨,总而言之食堂都最大化的发挥着便利、快捷的功能,要说令人爱上“大锅饭”着实艰难。

    当“食堂”撞上“深夜”,食堂仿佛一瞬间高大上起来。因为,深夜总是故事发生的时刻,那些白日的伪装可以在夜里卸下,黑夜是最好的保护伞;即使当前没有故事,可独处的深夜,心里不自觉的会想到点什么,尘封的旧事,失联的老友,无处安放的心事伴随着夜幕缓缓升起。

    此时此刻,深夜的食堂,一个忙碌的身影,一盏灯,一杯酒,一碗饭,热气腾腾,温暖了你的胃,还是心?

    我是个没有夜生活的人,还记得唯一一次心血来潮,在什刹海的街头闲逛了一整夜。冬季的缘故,几个小时前灯红酒绿的酒吧街早已打烊,夜班公交车除了司机空无一人。想找点吃的喝的,走了两条街才终于看到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白日售卖的各种便当自然没有,仅有冷藏的饭团和有一丝温度的茶叶蛋,幸好还有一杯热饮,深夜的冬日足够温暖了。

    倘若我们身边也有剧中那样的深夜食堂,大概很多人也会爱上夜生活吧。在中国版《深夜食堂》开播时先看了评价很高的日版。当然,观众期望很高,于是失望至极。老板装扮、店面装修、饭菜样式,故事情节全部照搬日版,有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怎可被辜负?!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人做什么事最孤独?我说吃饭。可以一个人逛街、看电影、跑步等等,就是不愿一个人在饭店吃饭,旁桌有说有笑,而我一个人埋头苦吃,再好吃的饭菜也撒满了孤单的味道。所以抛开剧本,我倒是很喜欢“深夜食堂”这个概念。从凌晨营业到清晨的食堂,厨艺精湛的老板为每个人做出顾客想吃,而不是菜单才有的美味料理,够温暖胃;一个个孤独的夜归人有缘坐到一起吃饭,故事大家倾听,心事大家慰藉,困难一起解决,够温暖心。当然,乌托邦了点儿,要我说,现实里绝对没有。

    我们没有深夜食堂,但是我们有深夜、有美食、有故事啊!

    读研时,学校附近有个城中村,村里以及学校后街充斥着各色饭馆,虽然都是不起眼的小店面,却比回民街的吃食更吸引我。晚上不想吃食堂的学生们都在这里寻觅美味。这里有分量足又地道的湘菜,每次我们四个姑娘凑到一起就去大吃一顿;这里有比在云南吃过更合口味的米线,米线筋道、汤好喝、各种荤素搭配自选;这里有摆在路边的麻辣烫,不想追究汤里有没有罂粟壳,不比在意菜有没有洗干净,关键味道好啊,晚上去都要排队才能坐到推车外一圈的板凳上;这里有一种我爱的菜夹馍,自选各种菜放在油锅里炸了刷上酱,夹在稍微过了油的白吉馍里,最美味的宵夜;这里有我唯一一次吃过的臭豆腐,一直不敢尝试,可真正吃了竟然好香,不知道是不是正宗,反正再也再也没有尝试过其他地方的臭豆腐;这里有最简陋的烤摊,只卖鸡翅。鸡翅尖+翅中+翅根,用木签串着,放在火上烤着、看着、等着,这是我吃过最大、最香的烤翅;这里有新疆人摆的烧烤摊,不吃饭的晚上,我就去买一个烤馕,在烤炉上烤脆了,撒点调料,切成块儿打包带走。和新疆的简直没法比,但在那里已属难得,一个不正宗的馕也温暖了离家孩子的胃和心啊……每个学校附近应该都是美食的天堂吧,因为天南海北的胃都需要被温暖,胃暖了,心也就暖了。

    有些食物确实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在于甜咸之争,西红柿炒蛋要不要放糖?粽子、月饼、豆腐脑该是甜口还是咸口?关键看自己习惯什么口味了。可说到烧烤,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美食之一,可谓南北通吃,老少咸宜。每每路过烧烤摊,烟雾缭绕中飘出缕缕炭火味、阵阵肉香味、丝丝调料味,一定有种痛叫“从烧烤摊路过”。不得不承认,火绝对是人类史上最幸福的发明,任何用电设备做的烤肉都不及火与肉的亲密接触。

    作为新疆人,对烧烤自然感情颇深,可我吃过最好吃的烧烤却在云南。在大理小住时,住在洱海边的新城区。游客不多,饭店也不多。有次夜里想找点宵夜吃,走着走着走到租住公寓对面的一个村庄里,白天也去过,没想到晚上更热闹,竟然有当时最垂涎的烧烤。

    路边支着很宽的烤炉架,两个烧烤师傅面对面站着同时烤,尽管配着高大的烟囱,因为没有吸力,师傅带着口罩依旧烟熏火燎;白色透明的塑料布罩在简易支架上,摆着低矮的桌子板凳;山脚下风大,那塑料布哗哗作响,从别处拉过来发黄的电灯在风中偶尔接触不良忽暗忽灭;旁边电线杆上挂着一个牌子:兄弟烧烤。没什么客人,抱着尝一尝的心态,随便点了些。没想到,越晚客人越多,座位明显不够,很多人就站着吃或打包带走。等吃到嘴里的那一刻,完全被惊艳到,赶紧再加菜。从此,变成这里的常客,两天不吃就十分想念。

    云南的烧烤种类真的多,素菜有菌类、韭菜、大蒜、土豆、葫芦、茄子、豆角等比较常见的,作为标准肉食主义者,对素菜没什么兴趣。可尝过后才发现土豆竟然可以烤的这样好吃,一根竹签上穿着三片土豆,虽然是放在火上直接烤,难得的是烤好后土豆没有烤黑、没有破损、没有变形,软硬合适,色泽金黄,很有食欲,太考验烧烤技术了,虽然自己也烤过也在别处吃过,相形见绌。均匀撒上辣椒面,趁热吃一口让我爱上了除土豆丝之外的又一种土豆吃法,每晚卖的最多的素菜当属土豆。话说土豆在云南很受欢迎,除了常见的吃法,路边随处可见“炸洋芋”飘来香味,还有一种“老奶洋芋”,顾名思义很软糯,但味道真的不错。

    说到肉类,各种肉丸类、香肠、牛肉、排骨、鸡肉、鸡胃(鸡胗的当地叫法)、鱿鱼、带鱼、生蚝、虾,除了羊肉串没有,其它只多不少。还有些不常见的,比如大肠、猪皮、鸡脚。每次必点的一定是鸡脚,分为两种,一种是剔骨的,另一种是完整的鸡爪,对于爱啃骨头的我更爱后者。鸡爪首先要腌制,有时去的早,就看到老板端着满满一大盆鸡爪一直搅拌,每个鸡爪上都沾满调料,然后静置。烤的时候直接放在烤炉上,本身调料中已经有辣椒,可烤好之后老板还是会往上面撒上一层辣椒面,虽然肉有限,却啃的十分过瘾辣的十分地道,比各种卤的、煮的都要入味。以上都好吃,但我最爱的却是烤鲫鱼。鲫鱼从中劈开,首先也要腌制,主要调料是剁椒,辅助秘制配料,放在夹子中开烤,两边来回翻,最后撒上葱花和香菜,本身已经够辣了,于是不敢像当地人那样再撒一层辣椒面。新鲜鲫鱼本身就鲜美,配上长时间的腌制,烤出来全身都很入味,焦而不干,香气扑鼻。鲫鱼刺多正好慢慢品尝,从鱼皮到鱼肉到鱼骨,吃到一干二净时总感慨鱼怎么不大点呢,意犹未尽才是对食物最好的报答,因为一定会再去。云南还有一种烧烤方式叫“包烧”,有用锡纸的,也有用植物叶的,即使是平淡无奇的豆腐用这种方式烤制,操作简单能够保持豆腐完整、水分不失且完全入味,是最智慧的豆腐烹调方式。

    虽然是简陋的烧烤摊,地理位置不优越,依旧每天营业时间从晚上八点到凌晨四点,顾客以附近居民居多,有三三两两来的,也有成群结队的,哪怕雨天都座无虚席,去晚了都要等几十分钟才能吃上。后来,这家深夜烧烤摊终于有了店面,搬进了附近新建的商铺,一家店占了两个相邻的店铺,白天休息,依旧晚上营业,店内十几张桌子依旧不够,门外摆设的桌椅      都延伸到了邻居门口,忙的时候老板加伙计有十个人。忙碌一天后,一顿美味的烧烤,一杯清凉的啤酒,一群人畅快闲聊,方不辜负风花雪月之都的惬意美好~

    经验证明,到陌生的城市游玩,游客聚集的地方吃不到正宗的美味,只有当地人常去常吃的地方,才是名副其实的当地特色。此刻,夏日的夜晚,有多少街边的炉火燃起,有多少忙碌的人们归来,每座城市,每个小馆,每张桌上,发生着怎样的故事,这才是我们自己的深夜食堂。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夜食堂,温暖了你的胃,还是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kz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