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喜欢连载小说读书
历史上好词有很多,这五首你可喜欢(5)

历史上好词有很多,这五首你可喜欢(5)

作者: 叶初夏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10:44 被阅读1263次

知己何时逢,无语问春风。悠悠身老去,离别更伤情。

这一期的好词分享里,有春风杨柳,有新月残雪,还有离别的酒盏,重逢的感叹……

当我们在诗词的情绪里辗转,在唯美的意境里流连,也请别忘记,看一看外面的春光,毕竟,对于大多数的南方城市来说,这一年的春天真的已经来了。

此刻,对一如既往支持这个系列文章的你们道一声感谢与祝福,愿明媚春光里,每个人都能有一份好心情。

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南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禁。

(注:罍léi,一种酒器)

提起李煜的《虞美人》,我们最容易想到他那首脍炙人口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它唱出了后主的亡国之悲,也唱响了属于他自己的死亡之曲。而后,他的生命由此终止,他的愁随江水而去,但他的词覆大浪而来,并且流传千古。

在“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里,李煜的悲痛中带着叩问,激越却又无奈。而这首“风回小院庭芜绿”中,他的悲伤轻缓而隐忍,可又有着深入骨髓的苍凉。

即使这是一个春天,草儿变绿,柳枝生叶,会有花儿开满视野,会有春风轻拂面颊……但这一切对于一个亡国之君来说,毫无喜悦,唯有惆怅。

在栏杆旁一站就是很久,不想说话,也没有谁可以说话。记得他在另一首《浪淘沙》里曾写“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从他的很多词中我们都能看出,被软禁在北方的后主是多么寂寞。

寂寞时犹怀故土,一曲萧声,或一支笛音,一弯新月,或满目星天,都会让他想起当年的生活与如诗如画的江南故国。

这样想着念着,连人也会变老吧。其实李煜死的时候也才四十一岁,是心老了,是愁得“两鬓清霜残雪”而已。

词的最后“思难禁”三个字,也可作“思难任”,是说那份惦记那些回忆难以承受,但我更喜欢前者,思而不能禁,望而不可得,这不正是内心最大的纠结与苦痛吗。


2.《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秦观·北宋)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秦观的这首《江城子》在他的作品里似乎并不是很有名,但每每读它的时候,我都仿佛看到了北宋文坛两位杰出的词人重逢时的悲喜交加。感情细腻的秦观与他的老师洒脱旷达的苏轼,相见时又会有怎样的对话与表情?

从前我也曾好奇过,写下诸多豪放之作的东坡先生,如何会有一个婉约得不能再婉约的学生秦观呢?而且在苏门学士里,苏轼似乎也最喜欢秦观,后世还津津乐道地编起了秦观与苏小妹的爱情故事。

不管原因为何,不管故事怎样演绎,苏轼与秦观的关系倒是真的不错。两人都经历着官场的沉浮起落,在政见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首词描写的正是两人的久别重逢,因为是落难时的相会,所以词的调子少了几分欢欣喜悦,多了几重悲伤凄凉。

时常在外地为官的他们,就像飞燕与归鸿一般漂泊无定,想当年还是容颜正盛,现如今再见已似衰翁。别后的坎坷经历不提也罢,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种不知未来命运如何的悲观情绪始终弥漫在词的字里行间,即便此时此刻同醉共饮,促膝而谈,离别后也会如落花流水各奔东西。这就是秦观,细腻忧郁、多愁善感。若是让苏轼来写,他留下的大概就会是“依然一笑作春温”和“尊前不用翠眉颦”了。

最近一年里,多读了一些秦观的词,常在他这些感伤的作品中默然无语。这世上或许有太多的愁与悲,如意和不如意都尝过才是完整的人生,有些事情可能躲不开,但要看开,至少人活着就应该让自己快乐一点,不是吗?


3.《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欧阳修·北宋)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与上一首秦观的《江城子》类似,这首《朝中措》也是送别词。然而不同的是,欧阳修的词完全看不出离别的感伤与无奈,反倒以豪迈的笔锋,看今朝,忆昔日。这在以婉约深情为主的欧词里,也算是比较特别的作品了。

那一年,欧阳修的友人刘敞准备赴扬州任太守,在饯行宴上,欧阳修做了这首《朝中措》。说实话,我们从这首词中很难看出送别意味,更像是欧公对故地的怀想,以及对旧时的回忆。

因为刘敞要去的地方是扬州,而几年前欧阳修也在那里任职过,并且建造了平山堂。他想起了平山堂那极佳的视野,那朗朗晴空下的山色美景;他想起了亲手种下的杨柳,一晃儿经历了几载的风雨。

“山色有无中”是引用了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因为平山堂建在一个山岗上,所以地势较高,可以放眼远远近近诸多景致,此处用“山色有无中”倒也自然贴切。

曾经,自己也在那里做太守,闲暇时与朋友饮酒赋诗,好不惬意。“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这八个字似乎将词作的豪迈之气推向了极致。有趣的是,我们刚刚提过的多愁善感的秦少游竟然也十分喜爱这两句,并在他的《望海潮》一词中化用成“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当然,无论作诗,还是痛饮,行乐最好趁年少,莫待老时空对樽。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苏轼道“诗酒趁年华”,而我们,就从享受这个春天开始吧,珍惜眼下的美景,寄予明天的美好。


4.《江南柳·隋堤远》(张先·北宋)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自古别情多凄美,字字句句寄情思。

这样一首盛满离情别绪的词作,有着让人身临其境的忧伤。而我真是喜欢“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一句,这是怎样的深情与爱,又萦绕着多么美丽的情怀。希望自己化身为纯洁的月光,千万里陪伴着他。

此时此刻,不禁想起诸多与此类似的诗句,比如《春江花月夜》里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比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样一首有关离别与思念的小词,其感情深挚柔美,其语言自然明快,几乎不需要每句细加解释,就很容易感受到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恋。

可谓,别易难,见易难,君行千里路,妾心天涯远;正是,月亦缺,月亦圆,君将几时归,妾盼流光飞。

而词里的“月”也似乎变得更为美好,既有照上西城的新月,又有化为婵娟的心愿。堤岸、柳桥,年年见证着无数的离别;月色、楼台,日日轻锁着无限的重愁。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深情相付的时刻,千里的路,只愿握着那个人的手,不惧风雨,不畏前程。


5.《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宋)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读多了李清照的《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我反倒格外地喜欢起这首并不那么出名的《蝶恋花》来。

心中默念着“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脑海中也相应地浮现出无数的离别与送行,而这份依依不舍,与爱情无关,是留给朋友或姐妹的。

正如这首词,它是李清照在身往异乡莱州的探夫途中,怀念起青州的姐妹们,所以作下此词以表达思念闺中好友之情。

词中以一个女子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分别的情景:泪湿罗衣、唱遍《阳关曲》,举起酒盏,不知深与浅。正因为伤别,所以人也变得恍惚,连方寸都乱了。

间或,词中又以悲凉的情绪点染着身在异乡的寂寥,“潇潇微雨闻孤馆”里弥漫着旅途中的清冷和孤独,长路几时尽,故人何时见,倾刻间不禁好生伤悲。

最后词人嘱咐道——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她告诉姐妹们自己所处的莱州,并不像蓬莱那样遥不可及,所以多多写信来吧,因为我想念你们。

在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也想起我那远在他乡的闺密,想起我们共度的快乐光阴,每每知道她一切安好,我都甚是开心。那么,闺密,我也等你来。

想走近更多好词请看这里——【历史上好词有很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824469d9e1d6:沧海遗珠
    叶初夏: @门外走过一美女 嗯,秦观的词也是别有韵味的~😊
    824469d9e1d6: @门外走过一美女 最喜欢秦观的《江城子》
  • 远方MR:知己何时逢,无语问春风。悠悠身老去,离别更伤情。
    叶初夏: @一只淡定的泰迪 😊
  • 慕凉卿卿:看完第一首就忍不住来说两句了,这首词真是满篇都是李煜的隐忍心凉寂寞,我的小说番外写一个失国的废帝,当时是以虞美人那首词为参照写的,自己不断体会那种感觉,想象一个被废了的人他的一日一日要如何度过。看了你推荐的这首,忽然觉得自己揣测的差不多,又觉得仍不及这首词中的悲凉……
  • 凭笙_9e0a:一直念叨着这么一句。神女无情,襄王有梦。流水有情,落花无意。
  • 爱油:喜欢
  • 萋阅: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离别之人最懂分离之苦
  • 可可夏荫:喜欢"会后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的萋萋别情,也喜欢“尊前不用翠眉颦”的豁达洒脱
    叶初夏: @树荫的暖 嗯嗯,两种不同的感觉,却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也都会有难忘的回忆吧~
  • 玩笑的熊:风吹熊影落,映客一杯无?
    叶初夏: @玩笑的熊 哈哈,熊影覆树影,繁花上肩头。
  • 年轮止:行乐直须年少,趁年轻,赶紧玩,生活如是,诗词亦是:joy:
    叶初夏: @你嫁了我去欺负谁 哈哈,说得没错~😀😂
  • Super安浅浅:美美的
    叶初夏: @Super安浅浅 还好吧,和以前一样,哈哈,而且写稿的节奏也没啥变化,算是一如既往吧。你似乎不常来简书了呀~
    Super安浅浅:@叶初夏 最近还好,确实很久很久不见了,知己,你忙了嘛?
    叶初夏: @Super安浅浅 哈哈,好久不见呀,最近可好?

本文标题:历史上好词有很多,这五首你可喜欢(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cl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