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火花文学,诗歌,共享。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作者: d8d0c3cc3d41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1:03 被阅读27次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甚至是家庭的心头宝,“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不忍孩子受一丁点伤害。

    当父母满怀希望与信任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希望幼儿园能够带给孩子快乐,传授他们知识。结果,幼儿园又是如何做的?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为何当媒体曝光这些事件,后续却多是不了了之。

    我们的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掩盖在和善假面下的罪恶让我们不寒而栗,一想到这些将毒手伸向幼小孩子的恶魔,我们恨不得将他们撕碎……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儿童是这个世界的希望,是人类的未来。儿童尚处于成长时期,自我保护能力微弱,世界上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伤害儿童的案件。这部电影就是以韩国一个真实的儿童被性侵的案例为素材拍成的电影,给这个世界的残暴分子以血与泪的控诉,警醒法律的完善与落实。

    素媛是片中被性侵的小学女孩,让我最痛心的就是小小的她就被伤害至深,下体遭到严重伤害,致使正常的排泄系统被毁坏,只能依靠体外的装粪便的袋子来辅助排泄。一生就活在尿屎袋的沙沙声中,这是何等的残忍。即便用糖果的沙沙声来掩盖,也终是杯水车薪。

    世界上无情之人多得不能再多,但是一味将无情扩大会导致末日观。电影是让我们在这个无情的社会感受到温暖,对这个世界还有感情,还有希望。所以在小女孩遭遇迫害后,周边的同学,亲人,邻居,爸爸妈妈的朋友,同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在泪中感到温暖。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女孩家庭在困苦的疗伤中得以坚挺过去,包括心灵和肉体。心灵是一切疗伤的基本,有些人肉体的伤好了,但是心灵一直过不去这道坎,有些会因此而自杀。所幸社会上人们的援手,包括心理医生,道具公司免费借玩偶道具给素媛爸爸等,都给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带去温暖。后来素媛,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敢于在法庭指证犯人,这是一个多大的勇气。她重新面对悲惨的过去,面对那段改变她命运的黑暗,她一个人是做不到的,需要旁人的支持,这说明了旁人微不足道的温暖汇聚成多大的河流。

    即使这部片子惩罚犯人的力度太小,只关了12年,我也不想多去批评。这部片子纵使结局让我无比心痛和愤怒,这也没办法。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多的是,只要能一步步改善就是进步,虽然会有不少的眼泪和控诉。这部片子的原型人物不管未来怎么样,至少有人在关注她,还拍出来了这么一部电影来为她说话,震撼整个世界的儿童虐待事件,促使法律不断完善,让这个世界少一些委屈多点温暖。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这部片子,我依旧相信这个世界的黑暗会慢慢被光明消灭的。同时这部片子也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疏忽是导致恶果出现的一个原因,呼吁父母别把工作忙当做借口而忽略了孩子。在孩子受伤后,父母再多的关爱也会是来不及的关爱,换来感叹最孤独的人最亲切,最难过的人笑得最灿烂。”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整部片子虽讲述着一个名叫素媛的小女孩儿遭遇了不幸的故事,但影片,始终着着一层温暖而不失爱意的底色,仿佛那灰暗都会被明媚给驱散干净似的。矮矮的楼,干净的街道,斜斜的电线杆,蓝蓝的天,爱捣蛋的淘气小胖子,布局错乱的杂货铺子……一切都无不在昭示着:一切都是新的,一切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我想,人的心里只要一直充满着暖黄色的光,那便不再孤独了吧!不管曾遭遇过多少的不幸与困顿,不安与迷茫,也会懂得了——要一直一直地快乐下去,此生不变。

    素媛笑起来的时候很干净,不沾染一丝的芜杂与尘埃,动人心弦,惹人喜爱。看完这部影片,我在不停地在思考:现代家庭,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问题。很大程度上,使他们的心里留出了一大片空白,随之而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被重视的感觉、情感的缺失,精神的损伤……而在长大后,往往会引发孩子对于爱的强烈渴望。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孤独是什么?不知。人人对其感受不同,所以每一个人对其定义也会不同。但,我知,你知,天知地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不断与之妥协、交好、妥协……相伴应运而生,它就像个陪了你一辈子的情人——你们相爱相杀,直到最后,死后长眠。

    父母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不是说,给了物质,给孩子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的保障就可以了?只怕,那远远不够。

    人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最需要且最热切渴望的东西。那非金钱能买,它需时间在左陪,真情在右伴。慢慢——调和,晕散,升华,接而慢慢融入孩子的心里。影片里的父亲,在家庭里只担当了一个“木头人”的角色,去工作认真刻苦,在家里——一言不发,从不与女人有任何感情的交流,只重视一场场的棒球赛了。而素媛妈妈,则担着双重角色,纵使再聪敏的女人也不会拥有男人那天生特有的:厚重与深虑。然最终,一次下雨天的一件罪恶的事件,致使素媛一生破碎到不可复原。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对于罪犯,只轻描淡写的提及,批判与痛恨的态度最深。最孤独的人最亲切,最难过的人笑得最灿烂。因为深知孤独的滋味,所以只愿一个人慢慢地品,用笑容融化去整个冬天……最孤独的人最亲切,最难过的人笑得最灿烂。因为深知孤独的滋味,所以只愿一个人慢慢地品,用笑容融化去整个冬天……最孤独的人最亲切,最难过的人笑得最灿烂。因为深知孤独的滋味,所以只愿一个人慢慢地品,用笑容融化去整个冬天……

    素媛的弟弟叫素望,寓意着充满了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素媛对着还在摇篮床里的弟弟说,“你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是太好了!”希望一切重新来过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带着对于生命的渴望,对幸福的无限追求!

    一只闪着金光的纸飞机,飞过头顶,划过耳畔,我们都要幸福的生活着,不辜负,深情却从不回头!


    让苦难化作春风,且行且歌……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我觉得是想展现的不是性侵的暴力,而是这件事发生之后社会的反应。展现暴力,可以让观者愤慨。但愤慨完了之后呢?对于性侵这件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恰恰是那些性侵之外的事情。我们不只需要知道禽兽做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当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怎样去做。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社会究竟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你觉得现在女性还是弱势群体吗?”我记住了其中一句话:“中国社会很复杂。”

    是的,中国社会很复杂。

    改变,并没有那样彻底。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独立女性在事业上出类拔萃,在各个领域闪耀着自己的风采。但与此同时,在大山深处,在某个宾馆的某个房间,也有着一些女性正遭受着不公。

    想到影片里酒店前台那句“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了”,我心里就忍不住发颤。这些镜头的背面,才更应该被我们所关注。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一定是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追求的不该是女性处处凌驾于男性之上,不该是双标地去看待某些社会问题,而是应该真切地将目光投射到那些弱势群体身上。

    哪里有不公,哪有就需要保护。比如那些被性侵的儿童。在《嘉年华》中,性侵者想要用钱息事宁人,被性侵儿童小文的父亲问了句:

    “那公道呢?”

    这句话的语气并不坚决,甚至有些无力,但却让人窒息。公道,本该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规则。我们也许不知道究竟什么事情是对的,但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一定是错误的。

    比如那些性侵儿童的人,就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事实是,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公众甚至不会知道。这时候,就需要媒体。电影是艺术,也是媒介。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嘉年华》这样的电影,不只是成功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个放大镜,将那些我们看不到的社会一角放大,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问题。正是因为这种放大,《嘉年华》才充满了力量。

    而一纸《刑法》却没有在最大程度上恐吓到对孩子们伸手的歹徒。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一个猥亵儿童的罪人坐五年以上的牢,得有以下几点条件。首先,必须是暴力或者胁迫的方法,其次是妇女,最后还必须是在公共场合或者聚众。

    达到以上三点这个十恶不赦的犯人才会坐牢五年以上,其间还有不少空子可以钻,以致犯人可以百般抵赖。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我知道有些律师是职责所在,但是他们再为罪犯辩护甚至引诱幼小的孩子说出不是被逼迫的一点点所谓“证据”好为那些罪犯减轻刑罚时,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难道律师不应该是正义的代表吗?难道他们就不会被孩子无辜的眼神刺伤吗?难道他们就不怕犯人出去后有更多的孩子受到伤害吗?

    甚至有犯人不知悔改:“她只不过被我猥亵了,但是我要坐好几年牢啊”。我听的想笑,想哭,无力地哭。我既不是学律师的也不是学新闻的,更不是当老师的,我没有直面接触这些孩子的机会。

    无助、绝望与孤独,但作为一个女生,我知道这对他们的伤害有多大。很多人以为抓到凶手并对其进行了处罚就算给孩子一个交代了,孩子的痛也算是解决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的痛会伴随他们一辈子,甚至只能伴随他们短暂的以自杀的形式收尾的半辈子。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我只是觉得,案件过去后,家人朋友和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怎样的关怀。他们今后的生活又能得到多少保障。他们得到的将是穿插他们一生的坎坷的命运。

    我认为我们要做的是从小宣教,教育孩子们关于性的知识,多播放一些公益宣传片以及增订一些虐童法。性侵、虐童伤害了孩子们的一生。面对那些在幼时就被残忍捏碎的花儿,我们更多要做的是关怀,是如何告诉那些花儿残忍的现实并且让他们懂得防范。

    坏人是杀不完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减少,只有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自己。那些杀不完的坏人会受到谴责,即使他们可能临坐牢也没有真正的忏悔。

    我更希望的是那些孩子能被好好的保护,我们也曾是孩子,如果是我们自己遭遇至此,又该当如何?

    友推《熔炉》时,只有十个字,简明扼要足以概括: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当电影结尾,看到妍斗、侑利露出这个年龄孩子该有的笑容时,纵然不解气,纵然愤怒,但也欣慰:好在孩子们过上了平凡,温馨的生活,不用再活在黑暗的阴影里,好在他们终于可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好在他们现在是快乐的。一直努力奋斗,可以让他们保持这样平淡幸福的生活,可以保护他们,比什么都珍贵,付出再多也是值得了。

    无论如何,我们不是多么伟大或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能力改变世界;那请让我们保持初心,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多少不重要,至少问心无愧,至少你可以掌控自己,而不是被世界掌控。希望浓雾与黑尽快散去,希望世界还是美好占多数。

    不管是从剧本、拍摄手法、节奏感,还是从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推进上来看,《熔炉》都表现地十分克制,不刻意煽情,也不过分渲染氛围,只是在陈述一个冰冷的现实,然而现实的真实却是最残酷,最恐怖的。

    当我们看到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因为立法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欲求无门,只能诉诸于私力救济时,我们对于这个社会感受到的只是绝望。当我们看到底层人民为了温饱,不得不放弃哪怕那一点苟存的尊严时,我们已经出离了愤怒。

    不吐槽,还是从电影本身来讲,探讨一部电影,任何脱离电影的评论都是耍流氓,电影中的韩国各种龌龊,电影外的韩国却能因此而改变整个制度。电影本身对于人物的塑造和剧情的铺陈并无意于让人去憎恨、恼怒任何人,校长的恶是事实,校长各种慈善也不是虚构,公、检、法、律师的坑壑一气更是制度不完善下的小卒,换作是你,亦然。如果《熔炉》的表达仅限于揭露个别丑陋的人,并让引起群众的愤怒感,那与国产警匪片也没啥差别了。《熔炉》反思的是整个制度,电影所讲的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罪恶随时有可能在各个角落发生,就像雾,吹了散,复又聚。只有对于整个制度的控诉才能改变这个国家。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我感受到了恐惧,正是影片想要达到的目的,制度之缺陷就像国家之疾,身处其中就会恐惧。

    我的恐惧来自无力。当看到人权局的女生走进行政庭,教育所和警察局,又一次次被踢出来时,我无力。当老师被律师用家人,利益和对恩师的尊敬威胁后,老师狠狠地砸向玻璃窗时,我无力。

    当孩子捂着嘴听着恶魔的脚步声一步步靠近,我无力。我无法帮助这些人,我无法做任何事。这种深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让我害怕。我害怕我头上的乌云有一天也会把蚂蚁一样的我这样践踏,我害怕我未来的孩子和亲人也会被这样侮辱我却无法做任何事,我害怕,在走投无路之时,留给我唯一的选择是用生命去换得一点慰藉,一些关注。

    人生而向善,奈何人有七情亦有六欲。更何况,每个人都不是孑然一身,除却自己,要为家人顾,为人情顾。心中虽是正义澎发,恨不得亲手将坏人绳之以法甚至想先杀之而后快,可是一路上左顾右盼竟发现这条路岔路横生而且没有尽头。

    姜仁浩被自己敬重的金教授推荐到了雾津工作,教导聋哑孩子们的美术,在去往雾津的路上他想的或许是自己终于不再追求热衷的美术创作而是为了生活开始工作上班教学,有怅惘有失落或许也有因为女儿而存在的一点坦然和希冀。

    影片开头或许就已经暗示了什么,雾津,浓雾之都,本就是个多雾的地方啊。对啊,因为浓雾,所以难行,因为浓雾,所以难以辨别方向,因为浓雾,所以看不到光亮看不到尽头。而他就这样慢慢驶进这座浓雾之都。当被要求上交发展基金时,他本来纯良的心或许就已经有点怀疑了,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他知道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黑暗的规则,所以他没有反抗甚至没有很多不满的情绪,他还是想安安分分做好自己的工作好好与孩子们相处,为了体弱的女儿为了家。女孩的不正常表现他刚开始以为是因为身体的残疾和缺少家人的陪伴而带来的心里缺乏安全感,所以他查看这几个孩子的资料,更加关照他们。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可是后来,女厕所里半夜传来的女孩惊恐的叫声,学校老师在办公室内对男孩实行暴力,宿舍女老师将女孩的头按进运作的洗衣机里,如果这些带给他的只是愤怒,那么女孩后来在医院里的陈述让他感受到就是震惊以及更深的愤怒,他想保护这些孩子,他想惩罚那些坏人,他不想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些聋哑孩子用手语慢慢的将那些丑恶的事情表达出来时,观者痛心。

    或许他们还知道那些事情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知道痛知道自己受到了伤害,知道害怕,而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甚至不能说话才更让人心痛,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慢懂事的他们会愈加清楚的感受到那些事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而这些创伤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可是,纵使他愤怒,他站起身反抗,这里,却是雾都啊。浓雾之都。又要他去哪里找路呢。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高者互相推脱,互相包庇,暗中的交易从来没有停止,他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当事者还是在我们的眼里都可以说是罪不容恕,可是,我们所有人,都很无力,包括那些利用自己的权利和金钱去包庇施害者的人,他们暂时拥有一时的权利,他们这么做,无非是因为这个社会就是那样官官相护层层相扣,他们不那样做也会有别的人那样做,他们不想自己掉下去。

    于是就只能做这些卑劣的事来稳固自己,若是有人跳出来为正义言,那么等待他的只怕不是赞美和支持,而是丢掉自己拥有的权利,从此也变成了我们这样只能有权者操控着的普通的人。这些人纵然可恨,可是若不是社会如此,环境如此,又怎么会让人这么无力,无计可施,无路可走,甚至,没有退路,你只能就那么在迷雾中被一双无形的手推着往前走。

    事件的结果,也可以说,没有结果,民秀死了,片尾与片头契合,民秀与弟弟的命运也在那段铁轨上被契合在一起,弟弟在浓雾中绝望的选择卧轨自杀,而民秀则是在大雨中与害死弟弟的凶手同归于尽,总也算是民秀自己给弟弟的一个交代。毕竟他等了那么久这个社会也没能给他一个交代,坏人依然歌舞升平逍遥在外,他没路了,他只能这样来慰藉自己,慰藉弟弟。

    影片通过友真最后给姜仁浩发送的邮件来叙述了最后孩子们的结果,事情的结果。孩子们找到了愿意帮助他们的人,生活总算是有点光亮进来,可是那些黑暗,在他们拼力的抗争过后依然没有被人们被社会正面的解决。雾津,本就是雾多的地方啊。雾津在哪里,哪里没有雾呢。浓雾之中,人来人往,总有人想举起明灯照亮这被雾笼罩的世界,可是,更多的人只是想在这浓雾下安安稳稳的生活。

    若非雾大,天不会这么暗,可也正是因为天暗,人才看不到原来雾竟已这么浓,人才没有想过要照亮这片天。

    人心当向善。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人们,你如果真的关心我的安全,你怎么不去改变我的环境,好让我能够昂首阔步的夜间行走? 而且,伤害我的也是男人,你怎么就不去说服你的同道少找我的麻烦?相反的,你只是叫我做缩头乌龟,叫我躲起来,把空间让出来让男人横行!

    另外还有一些男性网友说,“ 是你们女大学生不知检点,被人家强暴,活该!”

    可是,女人为什么要承担这样的劝说和恐吓?女人为什么没有装扮自己身体的权力?没有夜间行走的权力?

    当我们描述性侵这件事情,我们永远看到的是一个二元的世界:女人是无力无助的受害者,只能惊恐柔顺地任由性侵害这件事情以最野蛮、恐怖、丑陋的形式发生,加害者永远是狰狞恐怖的非理性暴徒,以最暴力最病态的方式来对女人的身体进行凌虐。而“性”,是男性暴力最可怕的呈现。

    性侵事件,明明本质和别的暴力犯罪事件一 样, 但在强化身体和性暴力的过程中,通过男权社会对女人身体的贞节控制,强化了女人对贞节丧失的恐惧。强暴会“毁了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造成女人心中无法弥补的伤害”。它被很多包括没有经历强暴经验的女性看来,这种侵犯可以毁掉女人的一生。不管有没有被强暴过,所有女人都共同承受暴力的威胁,性的污名。它也让女性情欲相关的一切悸动、记忆、感受、愉悦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要防暴的话,我想说:

    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降低我们对贞操情结的依赖。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为什么要冲淡贞操情结呢?在性侵事件上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女人不报案。女人为什么不报案? 不就为了贞操情结吗? 不就为了羞于见人吗? 不就是为了那种 “妾身已是残花败柳” 的感觉吗? 明明自己没错,甚至受到了身体伤害,但都没有办法像其他案件一样去处理。

    所以,只有有淡化贞操情结,女人才会觉得身体上的情欲遭遇不是可耻的事,才会更冷静地面对性侵,和从容地控诉、报案。

    不能因为自己身上某个器官遭受过侵犯,就一直羞于见人,我们更需要抗拒别人对强暴受害者的歧视,对受暴本身的歧视。这是我们应该努力改造的文化成见。

    就好像离婚一样,从前是多么可耻的事啊!人们都觉得这个女人一定是因为有什么毛病,有什么问题,所以才被丈夫 抛弃了,而离婚的女人也自弃自责,总觉得自己见不得人。

    今天也一样,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文化环境,让强暴不再是女人心中的大痛,不再是让女人活不下去的东西,而只是人生中的一件偶发事件。

    所以,面对强暴,女性不再是宁死不从、勉强自保,而是积极应对。男人的性器官有什麽可怕的?我们早已经在学校学习过生理课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我们不必像小时候看见暴露狂时候的那种惊惶,而是很平实地看待男“性”。

    但是啊,亲爱的姑娘,如果真的遇上了暴徒,刀子已经架在脖子了,你的裤子已经被脱下来,他预备要强暴你了,你要怎么办? 在这个危急时刻要怎么办?

    在这种时机,想办法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生命比贞操更可贵,请注意,这是本文的重点,而不是本着宁死不从观。比如防身术,比如,“巧言欢笑”,你想想,你是要被他强暴?还是要把他“干掉”?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我为什么说身上要带著喷雾剂,电击棒恐怕没用?如果我们对待性侵的态度是无力的恐惧,缺乏日常积极的身体训练,恐怕还没拿出来,就被暴徒拿下了。所以,能够搞定暴徒的,不是工具,是猛、狠、准。比如,如果想宁死不从,一个狠一点的保贞节参考办法:请谨记不要害怕和对方身体接触,因为他的整个目就是要和你的性器官接触,所以不管是把对方干掉,一定要勇敢,是用更积极、不畏惧地态度对待对方的身体器官。

    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单一的宁死不从观念,改变我们对性侵的态度,改变我们的身体反应,改变我们的感受和心理状态,在这些改变的过程中壮大自己,不再怕恐吓,不再接受身体贞操观。如此,反而可能想出各式各样有创意的应付方法,而不是一辈子因此做个缩头乌龟守在家里。

    我一直觉得,或许,在这个越来越看重人权的年代里,我们需要把对强暴的痛恨建立在不是贞操观,而是伸张个人权利的基础上。而淡化贞操情结、誓死不从情结,树立当务之急要活下去的观念,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还是男性的责任。

    所以,女人只有不怕性,才会不怕性骚扰。不是筑起“宁死不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单一性观念,而是在身体和心理上积极应对,培养主动反击的能力,透过对身体和愉悦的探索,来自信地掌握我们的身体和人生。

    面对这个不善良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做,来保护我们的孩子?

    观察孩子的情况,每一天都要做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一般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甚至有时当老师恐吓孩子后,孩子由于害怕更不敢对家长说。因此,家长每天仔细检查孩子的情况,很有必要。

    每天,家长给孩子洗澡时,都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耳朵、胳膊、背部、生殖器……

    有没有青淤,有没有红肿,有没有破皮,一边观察一边和孩子沟通。无论多好的幼儿园,也难保老师能照顾好所有孩子,况且,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孩子,总是忙不过来,因此,家长就要多操心自己孩子的情况,每天都要仔细检查。

    和孩子沟通,耐心温柔

    每天孩子放学后,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老师有没有打你」、「老师有没有骂你」、「老师喜欢你吗?」、「和小朋友相处的怎么样」,这些问题会让孩子产生害怕老师的心里,感到老师很可怕,也容易误导孩子消极的思考问题。

    这个时候,家长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来问「今天幼儿园开心吗?」然后接着问「发生了什么事」、「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这三句话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什么怪异行为,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精神状态。

    有朋友说,她的孩子属于不爱说话型的,问问题,只会回答「是」或「不是」,问的多了,孩子多半会说「不记得」、「我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试试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老师,你来扮演孩子。表演老师每天都在跟小朋友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包括老师每天怎么给孩子换衣服、吃饭、睡觉、擦屁股等,引导孩子表演出来。

    虽然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让你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形,但是至少会让你心中有个底。请给孩子多一点耐心,温柔的和他们沟通。

    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幼儿园的监管松懈、幼师资格的参差不齐、行业的混乱、人性的沦丧……

    这些人,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为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承担责任。五年60例虐待儿童案,一篇篇直扎人心的报道,让我们惶恐,对于孩子安全的恐慌、对于受虐待孩子心里问题的担忧。

    我们的国家急需一部专门针对幼小儿童保护与儿童虐待防治法,来捍卫孩子,尽可能的避免他们受伤。对虐待儿童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给予严厉的惩戒。给我们的孩子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总在说正义迟到,可正义却从未降临又岂言迟到,我们到底需要等多久,到底还要直面多少类似事件,才会重视?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论这个世界多乱,我们也要倾尽全力的去保护孩子,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哪怕自己粉身碎骨。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底限,低得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为了赚钱,可以放弃一些做人的底限,比如有些人为了赚钱,能去开豫章书院;有些人为了赚钱,能够昧着良心卖地沟油;而有些人为了赚钱,会把黑手伸到懵懂无知的孩子身上,他们利用孩子的身体,来赚取那散发着恶臭的人民币。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

                                  ——《熔炉》

    我们还欠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让“雾霾”毁了花朵的“纯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f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