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宋词,一座城市的记忆

作者: 清溪书苑 | 来源:发表于2021-02-03 20:47 被阅读0次

                             

                        扬  州  慢

                          宋·姜䕫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一

八百年多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强悍的金国,一次次南侵,给南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未能幸免。

1161年-1164年间,金国皇帝完颜亮南侵,欲灭亡南宋,最终虽未成功,但是强盗的洗劫,让大好河山变了模样,扬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未能幸免。

十五年后,淳熙年丙申年冬至这一天,二十多岁的姜䕫到达扬州,目睹扬州城到处萧索冷落的景象,内心顿生悲凉之感,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作者在小序中,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词人写作时的心理情怀。千岩老人的评点更是点出了这首词的主旨。

《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黍离》的感发之情很多,有物是人非、知音难觅、世事沧桑之感。而姜䕫的这首《扬州慢》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历代文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杰作。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词的上片,先交待了扬州自己的行踪。再描绘眼前所见的荒凉之景。

词人选取两个镜头:“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和满城的“废池乔木”来抒发“犹厌言兵”这种意绪。

“过春风十里。”这一句让人想到了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后人总是习惯用“春风十里”来指代扬州。

来到扬州之前,想那词人不曾想到眼前之景是这样的。毕竟前人的诸多美词都写了扬州的繁华的大都市生活。众多的文学作品,在人们心中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扬州城。

许浑有诗云:“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三千宫女自涂地,十万人家如洞天。”

李绅诗云:“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王建诗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写尽了扬州的繁华,也道出了扬州城达官贵人纸醉金迷的生活。

……

然而眼前之景却是如此的萧条冷落,“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词人移情于物,说是废弃的城池和老树,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这场不义不战。物犹如此,何况在战乱中生活多年的人呢?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最后三句由所见转为所闻,再次渲染扬州城的萧条冷落。日落黄昏之时,城中骤然而起的凄凉号角声,回荡在这个仿佛无人的空城里,打破了黄昏的寂静。

此时此刻,词人的身心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不光是天气的严寒,更有以朝廷抵抗不力,以致于把扬州这一座名城毁在金人手中的心痛。再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命运,词人更是有深深的忧伤和无力之感。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的下片,运用了典故。进一步抒发内心的“黍离之悲”。诗人杜牧对扬州情有独钟。

出生于唐朝没落之时的杜牧,万丈雄心无处安放,时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时常寄情山水,排遣心情。当他来到当时文人墨客向往的扬州时,深为这里的商贾繁华、小桥流水、西湖歌吹所吸引。于是在这里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亦写了不少诗篇。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扬州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提到扬州,“他曾说过:“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常有绛纱灯万数,辉耀罗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

……

而今由于战争的洗劫,昔日的繁华不再。若是杜牧重到扬州,也会震惊。看到眼前的破败景象,再难写出昔日的华美诗篇。

扬州的名胜二十四桥仍在,凄清的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四周冷寂无声。

词人突然生出一种感慨,想那桥边的芍药,纵然年年花繁叶茂,又有谁来欣赏它呢?

                          二

读罢这首词,再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姜夔。

姜夔,号白石道人,是饶州鄱阳人。他是南宋文学家和音乐家。在诗词、散文、书法、音乐,都有很深的造诣,和苏轼一样是罕见的艺术全才。

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去任职地生活。十四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依靠姐姐生活,在汉川县山阳村度过了少年时光。二十岁那年回原籍籍饶州鄱阳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才华过人的他,不以为意,之后的十年间又四次回去参加考试。命运似乎跟这个年轻人开玩笑,四次考试,结果均是名落孙山。

一次次考试失利,让他对仕途灰了心,于是开始四处流寓。他曾经去过扬州、江淮一带,后来又客居湖南。在流浪的生活中,他认识了千岩老人萧德藻,与之结为年之交。肖德藻,特别欣赏姜夔的才华,还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姜夔。还介绍了杨万里、范成大等人给姜䕫认识,两个人都特别喜欢姜夔。杨万里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工”,范成大认为姜夔高雅脱俗,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

姜夔为人潇洒不羁,以陆龟蒙自许,当时的名流士大夫都争相与他结交,连大学者朱熹也对他青眼相加,不但喜欢他的文章,还佩服他深通礼乐。著名词人辛弃疾对他的词也深为叹服,曾和他填词互相酬唱。

姜䕫才华过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他却仕途不顺,这使得他的身上少了一份任侠之气。看到残破萧条的扬州城,遥想当年战争的惨烈,百姓生灵涂炭。内心的凄凉和哀伤自不必说,但更多的应该是,有一种愧疚和无力感。面对国仇家恨,既不能跃马驰骋疆场,又不能上表献计献策。

仕途不顺的他,四处流寓,客居他乡。本是高雅脱俗的人儿,杨万里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工”。只空有一身才华,奈何却无处施展?混浊的时事,犹如一枚钉子扎进心里。

他不是辛弃疾那样的人物,能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只是一介布衣,虽然才华过人,但是多次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于是,这个白衣胜雪的少年,只能烈马狂歌,长剑轻裘,行走江湖。万千愁肠只能寄托在文字里,亦或借酒消愁。只是酒香也掩不去心中的寂寞,最终只能是箫沉、剑断,留下千古的绝唱。而今隔着几百年的光阴,这首词依然撩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与作者强烈的共情。

当代诗人罗秋红认为:“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写诗的过程,是对内心抑郁的一种救赎。”我不知道,当时的姜夔是否得到了救赎,内心的伤痛是否得到了安慰,只是这一首《扬州慢》,却让所有人铭记了那场灾难。

哪怕是过去了几百年,人们想到扬州,就无法忘记这一段历史。回顾扬州的历史,定会想到这首《扬州慢》。

于是在一个微风的清晨,或者是一个静谧的夜晚。当读者读到这首词时,会记得这个叫姜夔的人,他生于南宋,终生末仕,辗转江湖。他人品秀拨,骨骼清朗,白衣胜雪。他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他高雅脱俗,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文/水之湄m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首宋词,一座城市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im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