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3期“无”专题活动。

放空大脑时,我喜欢哲学意义上的无。虽然并不真切理解无的确切含义,但我喜欢用这个字,以提升自己说话的格调。
“这只能说明你跟他(它)命中注定就是无缘,就别纠结了!” 我经常用这句话劝朋友看开点,这“无”字开导简直无所不包,也充分展现我的看遍人事阅尽沧桑的自信和从容。可是,这里的“无”真的是通常理解的意义吗?好像不尽是。可我想不透,也懒得去大伤脑筋自残。
神游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得活着,还得过得去。日常生活中我宠爱“有”,想有钱有闲,有花有月,有爱有光,想得快入魔了。对无没有兴趣。上次和同事喝酒闲聊,他说我的观点不对,是现阶段对“有”兴趣大,因为啥都缺;过了这阶段就不一定了。我才不信呢。他举例说,到快退休时,就会希望自己无事着陆,保住一世英名;体检时希望自己健康无事,不必再去复查一大堆指标;退休了希望自己无事一身轻,子女不啃老,孙辈绕膝但不用带;无病无灾活到八十八。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但转念一想,他这个说法有点牵强附会。无论哪个阶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无病无灾身体棒棒吧,无事一身轻吧,有事有人管吧,不被公安纪jian找吧。每个正常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希望拥有的都是利己的,躲得远远的都是有害的,完全与年龄阶段层级之类的无关。
不过这其中还是有麻烦事儿,比如闲,它的利与害说不清道不明,有时还会变。忙里偷闲最惬意,闲得蛋疼就不好了。无它不行,有它太多也不行,最好来个三七开或者四六开。
哪怕是病,也不是绝对不行,一年里发个烧感个小冒,这是需要的,如果什么毛病都没有,反而说不太好。原来部门有个领导,遇到一件特别难办的事,他需要出席竞争对手举办的一个活动,主持人就是他的杀红眼敌人。可地方有个领导非要他参加,不罢不休,以营造地方搭台促进合作的氛围。他没了退路,就只好靠感冒发烧住院来逃脱。这一招他连续用了三年,直到地方换届为止。据他自己说,这病可真是救了他,没它真不行。
其实,我一直在意的,是琢磨生命里的无,那才最为神秘莫测。人是爹妈生的,都是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是物质吧,怎么就在几个月大到一岁期间,脑中出现了记忆和思维呢?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怎么来的?它原来在哪?它怎么钻进去的?人一死,它也没了,即使切开大脑也找不着它,它哪去了?怎么跑出来的?如果只是脑细胞的聚散离合,为什么会有天才和笨蛋的区别?天才生的可能是笨蛋,一字不识的可能生出个天才。脑细胞聚集超过某个度,就会自动产生思维吗?如果与人比较脑容量,鲸鱼遥遥领先。现代生物技术只能揣测,根本无法验证和复现。或许该找个外星人来。
可外星人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
@斜风细雨吹,书香澜梦第二组,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