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为纪念清华大学100周年而拍的电影,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时上映。也许是这部电影超豪华明星阵容,也许是电影中浓浓的文艺范,以至于出身化学系的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时,把“鸿鹄之志”读成了“鸿告之志”。
当然,不是《无问东西》存心搅局,而是上映与否,影片主创决定不了,这要看审片部门的脸色。
影片因为涉及敏感内容,被雪藏了五年,才得以上映。拍的时候,黄晓明、章子怡都还没结婚,影片上映时,娃都生了。但,能上映就不错了,还想咋地?
真实及被拷问的真实
虽然是一部献礼片,有诸多限制和要求,但好在故事真实,因为找几个清华学子的故事来讲,可谓素材不缺。正因如此,这部浓缩了四个故事的电影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吴岭澜、沈光耀、陈鹏、李想、王敏佳、张果果,四代清华学子,六个人的故事,不仅真实,而且在面临重要人生选择时,都在在拷问真实。
文科有卓异禀赋的吴岭澜,在崇尚“实业救国”年代选择了学实科,在校长梅贻琦的开悟和泰戈尔的引导下,他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学文。
富家子沈光耀,文武兼修,在抗战烽火正炽的年代,违背不得从军的家训,选择从军做飞行员,并血洒碧空。
憨厚、笃实的陈鹏,在爱情和事业面前,最初选择了爱情,但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可能不需要自己照顾后,依然选择了奔赴戈壁滩。
爱慕虚荣的王敏佳,因为一个小小的谎言和出于义愤的帮忙,而招致那个时代最无情的批判和倾轧。
李想、张果果的角色在片中都波澜不惊,没有太令人称道的故事,与其他角色同样被赋予了一道选择题。李想因选择自己向往的支边而没有站出来说出事实,因自己的私心,造成了王敏佳的不幸。张果果好心帮助一个四胞胎家庭,却担心被帮着索求无度,面临是否继续提供帮助的抉择,最终还是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选择了继续帮助他们。但现实却是冷酷的。一斗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是古人从无数被坑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
不接地气与被操控的屁民
既然是清华学子,那是清一色的精英群体,反映精英群体,与观众间难免有一定距离,这就会产生不接地气的问题。
因此,这部电影并不是给普通劳动群体看的,影片中的情节除了胡同里的大杂院、批斗群众和生活的偏远山区淳朴的乡民这些群像和模糊的面孔外,其他的情节与他们的生活,基本不会有关联。
当然,人们都是关注生活之外的生活的,比如富家公子、贵族小姐、天之骄子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的,他们也充满好奇。
《无问西东》所展现的生活,虽然有的是比较久远的年代,即使现代的张果果那段,也与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有相当大的距离,甚至是给人以虚假之感。
远观他们的生活以及荣耀,作为一介屁民,感受到了他们青春的美好和不负韶华,然而,这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活。任何时代,清华大学都是塔尖上的存在,不是普通人能奢望的。所以,《无问西东》首先展现的是令人奢望的一群人的生活,其次才是这群精英的爱恨情仇、痛苦抉择,才是他们的命运遭际与时代的纠缠。
沈光耀,一个富家子,即高又富又帅,无论在他处的那个时代,还是在当今,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在时代的裹挟下不得不用生命来捍卫家国的尊严。
陈鹏,一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凭自己才智拼杀到清华大学。这一段故事电影没有交代,但应该是相当的惨烈,不知克服了何种艰难困苦。这样的一个孩子,为了民族的尊严,义务反顾地投身赶英超美的原子弹研发,在逻辑上有些缺失,或者讲故事讲反了,那个时候个人其实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
王敏佳,一个被老师选定和毛主席合影却因病未能参加活动的女孩,她的家庭背景何其深厚,不是胡同屁民所能望及的。屁民只能在她被污名化是用暴力宣泄他们的愤怒,底层之怒。
张果果,一个清华学子,当了广告公司的副总,在现代人眼中,并值得骄傲,因为做广告通常被认为是很底端的工作。虽然,有的广告公司被包装的高大上,其实干得活都没啥区别,平日过得就是业务员的生活。
中国电影票房的火爆,从《战狼2》及《红海行动》开始,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正在崛起——“小镇青年”,他们向往大城市里精致的生活,向往精英阶层的生活,同时也充满民族自豪感,拥有高昂的爱国热情。他们是《战狼2》和《红海行动》等影片能获得30-50亿票房的保证。
消费和被引导着消费,是周瑜打黄盖,被当韭菜割了,还高声鼓掌叫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