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与江东这对老对头再次对上,黄祖为甘宁枭首。刘表欲报其仇,急诏刘备。备问孔明:“今见景升,当若何对?”孔明曰:“先谢襄阳之事。他若令主公去征讨江东,切不可应允,但说容归新野,整顿军马。”
备至荆州与依孔明言与刘表相商。未料议毕回馆驿公子刘琦来见。琦该拜向备求救:“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望叔父怜而救之。”玄德曰:“此贤侄家事耳,奈何问我?”孔明微笑。玄德求计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亮不敢与闻。”少时,玄德送琦出,附耳低言曰:“来日我使孔明回拜贤侄,可如此如此,彼定有妙计相告。”
孔明一笑,备已知孔明有策,备为刘琦谋划孔明是出于内心的怜悯?还是自身利益?依据前文,备因刘表立储之事已与蔡氏夫人结怨,其兄蔡瑁数次欲杀刘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此其一。刘琦一旦被害,蔡氏之子刘琮为储,备又添一劲敌。不管是出于前尘还是出于以后的需要。备应当帮刘琦解困。个人分析此乃利益一致也。
次日,玄德只推腹痛乃浼孔明代往回拜刘琦。琦邀孔明至后堂,问策于孔明。孔明曰:“亮客寄于此,岂敢与人骨肉之事,若有漏泄,为害不浅。”起身告辞。此一次问策不允。
琦挽留孔明,邀密室共饮,再次问策于孔明。孔明曰:“此非亮所敢谋也。”言讫欲辞。此二次问策仍不允。
琦再次挽留,引孔明登一小楼观古书。琦再次问策,孔明曰:“‘疏不间亲’亮何能为公子谋?”琦撤楼梯,擎剑欲自刎,亮方言:“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则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琦再拜谢教,方命人取梯送孔明下楼。比三次问策孔明不得不允。
琦上言守江夏,备借机拜辞回新野。备借孔明之手为琦免费答疑的又一个好处出现了,自己请辞显突兀,且易请辞不得。借机脱身方显高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