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小受奶奶的影响,要走出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奶奶用大半辈子的经历告诉我,只有读书,才能摆脱与泥土纠缠一辈子的命运。
02
农村里,没有幼儿园,孩子们都是7岁,甚至8岁去读一年的学前班,也就是学点规矩,按时上课下课,好好听老师的话,然后读一年级。
5岁时,开学了,母亲送哥哥上学,我非得缠着要一起去,怎么赶也不肯回去,一路跟着他们去了学校。
学校当然是不会要我的,最终,一步三回头随母亲回家了。
03
好不容易熬了一年,6岁那一年的9月1日,头一天晚上,已经激动得难以入睡,天才朦朦亮就爬起来。
早餐三两下就下肚了,催促母亲和哥哥赶紧到学校。母亲让哥哥带我去,走在路上,一蹦一跳的,哥哥手里提着一捆柴,说是每个学生开学就得带一捆柴去学校食堂,其实我们中学都是回家吃饭,那柴是给老师们做饭用的。
怎么办?我手里什么都没有。哥哥不肯定地说,你是学前班,又是第一天上学,应该不用的。
应该?如果要呢?我两手空空,老师会不会不让我读书?越想越紧张,家里也没准备好柴呀,于是,在哥哥的帮忙下,我一路看到有柴就捡起来,到学校也有一捆了。
有老师专门登记谁拿了柴,多重呢!可是,我们学前班不用拿,老师没通知呢!
就这样,正式开始了17年的读书生涯。
04
不上学不知道,原来自己是个笨小孩,一年级的时候,有次默写拼音,我华丽丽地得了零分。
放学了,大家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回家去。我被留堂了,站在紫荆树下,羞愧得低着头。
看着空荡荡的校园,我哭了,教导主任出现在我面前,拿着支“枪”(几十年过去了,塑料枪来的吧),顶着我的脑袋,不许哭,再哭一枪嘣了你!哇,吓死了,我哭得更大声了。
后来,哥哥找到我,听了一顿教导主任的训导,回家了。
05
二年级的时候,教除法,老师列举了些例子:4/2=2,6/2=3,8/2=4。然后让我们做练习题,我完全蒙圈了,这个除法,都是除以2的吧,然后就全部除2,除2,除2……
有一次,帮班主任老黄搞卫生,无意中发现他的一个本子,上面写有我的名字,瞬间惊慌失措。怎么回事?怎么办?为什么登记了我的名字?我做错了什么?
老黄微笑不语。很快学期结束了,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张奖状!还有一块钱的奖励!拿回家,哥哥也很为我高兴,拿着奖状和试卷比划着,钉这里吧,以后你得奖了都放这里!
可是,我依旧是那个笨孩子,很爱读书,很勤奋,结果总是读不好。传说中的奖状墙我们家是不存在的。
06
三年级,班主任老甘,到现在,我还记得,他从来没有笑过,即使现在光荣退休多年,回娘家偶尔远远会看到他一眼,也是没有笑容。
我本来想写,有一次他冤枉了我到他宿舍拿扫把去教室打扫卫生了,当年是多么的委屈,可是,现在,我忘记了来龙去脉。
记得有次作文课,写最好朋友最喜欢吃的东西。那个年代,我们有什么吃?
刚刚跟同桌刘刘闹别扭了,我打算捉弄她一下,写她最喜欢吃的是一种野果子,一朵鲜花紧紧挤一起,结成果,一个枝头就是十几二十个小小的果子,一般情况下,即使熟了,我们都是拿来玩,不愿意吃的。
写完了,我在偷笑,结果,悲催了,老甘喊了我的名字,让我在全班面前念刚刚写好的作文。
我扭扭捏捏站了起来,耳朵嗡嗡响,脸发烫,估计也是红了。“我最好的朋友是刘刘,她最爱吃的东西是……是……” 我没好意思念出来。
07
四年级,情况有些起色,班主任大刘让我当了个小组长。这个大刘,除了语文主课,还兼着音乐体育老师的角色。没事爬上学校围墙,唱《小草》,我这个五音不全的脑子里,有几句小草的歌词,就是那个年代装进大脑的。
那个学期,班里组织考勤,学习综合评分,小组长各自负责自己的那一组,一张大大的报表贴在教室前黑板旁。每天,小组长给报表更新。
我的邻居,小斌斌,名字起得好,文武双全,可是公认的脑袋转不过弯来,已经留级好些年了,才让我有机会认识他的庐山真面目,有幸成为同班同学。
有一天,我算到小斌斌的综合评分是负数了,不知怎么办,是不是计算错误,还是怪自己脑袋不灵活,曲解了老师的意思,或者说自己没弄明白计分细则。犯了自娘胎带出来到现在还在犯的不好意思多问别人的毛病。没有去问清楚,把小斌斌原来的分数擦掉了。
大刘例行检查分数,看到小斌斌那一栏,火气噌噌噌就上来了,把小斌斌叫起来,问是不是他干的,因为分数太少,所以擦掉了!
小斌斌当然不承认,其他同学也附和,肯定是他做的!我当时完全吓到了,事情是我做的,可我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这个该死的小组长,不做罢了!
我没出声,后来也没说清楚,也没跟小斌斌道歉。那么多年过去了,别人肯定早已忘记,内疚的人却一直记着,所以说,犯了错误,敢于承认,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