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趁着京东搞促销活动入手了一批书。其中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翻看时又看到了我熟悉的两个词:君子不党、君子之过。
“君子不党”这个词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高中时我在杂书中读到这句时,很欣赏这种君子的姿态。因此也就牢牢的记住了这里的“党”是做动词用,为结党之意。过了几个月高中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解“党同伐异”这个词时,说:党同就是同党,是指一伙同党攻击意见不一致的人,这个词组是主谓结构。我听了后大为诧异,在我看来这样解释很不合理,“党”在这里明明是做动词用,“党同”就是纠集同党的意思,“党同伐异”应为联合式结构。课堂休息时间我立即向老师提出了我的观点,可是老师不认同,反问我:你哪里见过“党”做动词用的?我立即举出“君子不党”的例子。老师没想到我读过不少课本之外的文言文,居然还能找到例子。但老师还是不认同我的观点,认为“君子不党”中的“党”字没有带宾语,和党同伐异这个成语有区别,让我再举一个带宾语的例子。这时我可举不出新的例子来了,我相信古书中肯定是有的,但作为高中生的我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查证了,我想语文老师回家后应该会仔细查一查,没准过几天就会把这个错误改过来。我对我的语文还是有些自信的,因为那时我语文考过好几次年级第一。可惜直到高中毕业,老师也没有改过这个说法来。
在有了互联网的时代,这种查证太简单了。将“党同伐异”输入百度,出来的第一条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党:偏袒。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将“党”字输入在线的文言文词典很容易找到这些:
<动>勾结;结伙。《中山狼传》:“(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动>偏私;偏袒。《墨子·尚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很显然我当初的意见是对的。
在初中时我也给老师挑过一次错。在初三的物理课上,老师讲解了滑轮摩擦力的一些影响因素。在课下我从一本资料中发现,老师的讲解和资料中的说明完全不一样。于是我带着资料去找物理老师。我初三物理老师的家境不太好,常做一些木工活贴补家用。我记得我把那本资料带去时,他正在锯木头。他看了资料的说明也有些奇怪,让我先把资料留给他。第二天的课堂上,物理老师向全班同学道歉,承认这个问题他讲错了,我的看法——实际上是资料上的看法是对的。这使我很感动,这位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高大起来。可惜的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错过了一次在我心目中形象变高大的机会。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我的两次挑错经历和我对两位老师的看法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论语上的这句话。
后来我也做了老师,也遇到了出错和学生挑错的时候,这时我总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错误是学生指出的,那同时还要好好的表扬一下那位挑错的学生。面对自己犯过的错误,承认往往是比掩饰更为聪明的做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