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理解“中庸”?

如何理解“中庸”?

作者: 人生百态千悟 | 来源:发表于2024-07-18 09:00 被阅读0次

四书五经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是名声太大,如雷贯耳,好像只有把这四书五经都能倒背如流的才算是满腹经纶似的。那么这个所谓的四书五经到底是哪四书、哪五经呢?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传统上,把这四书五经看作是儒家的名著或经典。尽管孔子做了“十翼”,个人还是觉得《周易》不是局限于儒家的,应该是先于儒家、超脱于儒家的。

今天,想探讨一下“中庸”这个概念。《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部分,后来单独拿出来,成为四书中的一书,可见中庸的思想对于儒家的意义重大。

一般的理解,中庸就是不偏不倚,不温不火,不上不下,不左不右,而这个“庸”字更容易让人产生平庸、一般般、很普通的联想,所以,很怀疑中庸思想的权威和价值,能否配得上那么高大上。

但是,孔子曰了:“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话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但很少有人能够持久保持这种德行。

是不是很惊讶?竟然上升到了如此高度,可见,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庸”应该有很深的道理在其中。

中庸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中正、中和,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所谓中正是说明君子做的每件事都符合道义,是公正公平的。但不是说,面对敌人时不可以雷霆万击,帮助弱者时不可以倾其所有,是每件事都能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这样,在一个长期的时间段里,累积起来,中和就起作用了,显得不偏不倚,不温不火,不上不下,不左不右……

面对三岔口,中庸不是一定选“左中右”里的“中”,而是右正确便选右,左更好便选左,始终选择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力度……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中庸”,能长久保持中庸之道的确不容易,所以孔子认为这是最高的德行。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庸就是老好人,不得罪人,不发脾气,没有个性,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狭隘了。

相关文章

  • 《中庸》读悟02:关于“中”的问题

    关于“中”的问题 说实在的,“中”是《中庸》里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对它的理解与诠释决定了如何理解《中庸》的...

  • 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偏不倚、中间正好”的意思。《

    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偏不倚、中间正好”的意思。《中庸》也不是教人如何不偏不倚做事的书。 要把《中庸...

  • 中,庸。

    四书中《中庸》最难懂,把中庸理解成不偏不倚就太浅陋了 中庸二字历来被人们错误地理解,大部分的人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

  • 医生分享中庸 人十能之几百之

    四书中《中庸》最难懂,把中庸理解成不偏不倚就太浅陋了 中庸二字历来被人们错误地理解,大部分的人认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

  • (6)自我修炼也讲虚实结合,曾国藩修身堪称典范

    《中庸》里面讲“极高明而道中庸”,很多人理解这句话都把重心放在“中庸”上面,其实没有理解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极高...

  • “中庸”的理解

    最粗浅的理解:做事不能极端,“过犹不及”同样有害。 从王阳明的事迹中,我理解到,中庸是针对当下情形最“恰当”的做法...

  •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中庸》首读笔记(2019.9.11~14) 一、感悟、启发: 细述什么是中庸之道、如何行中庸。 修身、齐家、治国...

  • 中庸之道(2)

    何谓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中庸为人生之大道,是与事业、生活乃至健康息息相关的根本道理。 要理解中庸之道,先...

  • “中庸之道”的智慧

    “中庸之道”的智慧 作者:三平(齐帆齐商学院成员) 学习《论语》和《中庸》,被孔子的“中庸之道”深深吸引,深刻理解...

  • 【国学经典】中庸是汉文化的糟粕吗?

    首先,中庸不是糟粕;只要认真读读《中庸》《论语》里的相关论述,就会得到正确结论。说中庸是糟粕的,多半是没正确理解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jr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