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陈先生一起去了位于上野东京都美术馆,看了闻名于世的日本传统木版画——浮世绘展。
受到疫情影响,展馆的展出必须提前线上预约,且严格限制入场人数,同时也因为往返不便,应该很多感兴趣的中国朋友都看不到这场特别精彩的画展,作为今天的回顾,我想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这闻名于世界,甚至影响了马奈、德加、莫奈、梵高等画家,还有版画家布拉克蒙、雕刻家罗丹、作家龚古尔兄弟等许多艺术家的「浮世絵(ukiyo-e)」到底画了些什么?
在日语中,「絵(え)」就是画的意思,所谓浮世・绘,就是浮世之画。
那么什么是浮世呢?其实也很好理解,是指人们所生活在此的现世、人世间生活百态。由此可见,浮世绘多为描绘在日本的人们的生活场景、风景、还有一些戏剧人物的画像。浮世绘中主要是以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为主,也有一定量的手绘作品。
说到浮世绘的历史,就要提到木版画的历史了。其实版画最初是被当作佛教经典的印刷技术以及插画技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在1660年左右,这种技术不再只用于插画,开始用于单张绘画。画家菱川师宣(?-1694)制作了第一张单张绘画,木版画以此为契机迅速发展起来。(菱川师宣被称为浮世绘的始祖)
初期的木版画被称作“墨折绘”,是用日本纸和墨创作出来的黑白版画。渐渐地,人们想看带色彩的版画了,于是画师们就用毛笔蘸着“丹”这种硫磺和水银的化合物给版画上色,彩色版画出现了。这就是“丹绘”。今天在展览中最开始看到的就是这种“丹绘”,颜色多为朱红色,十分鲜艳亮丽。
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从红花中提取的染料进行着色的“红绘”和用黑漆着色的“漆绘”。
到了18世纪中叶,又出现了用两色印刷和三色印刷技术创作版画的手艺人。于是就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折绘”。此后,画家铃木春信(1725-1770)在1765年前后开创了被称为“锦绘”的多色印刷木版画。
因为木版画呢,上色是需要一层一层的涂色,然后印刷,因此颜色越多,所需要雕刻的木版也越多,制作工序也越加繁琐,因此大家能看到的颜色如此丰富多彩的浮世绘,都是经过画师,木板雕刻师,还有负责印刷的刷版师层层加工,精益求精的结果。
后来,发展到中期和后期的浮世绘,不仅颜色更加鲜艳,用途也更加多样了。比如,铃木春信最初制作的多色印刷木版画是一种被称作“绘历”的日历。画在日历上的中性而纤细苗条的人物,以及用凹版或凸版不着色印刷而创作出浮雕效果的技法,让当时的人们惊叹不已。
当然,还有画有名的花魁的“美人画”,在当时还起到了了时尚和化妆容的宣传作用,也有很多画师专注于男性的歌舞伎演员,这类浮世绘也被称为“役者绘”。
到了浮世绘发展的后期,19世纪,旅行和朝圣盛行起来,便诞生了北斋和广重等人的优秀的风景画。这些“名所绘”对各个地方名胜起到了理想的宣传效果。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下面这幅浮世绘的名画吧~
葛飾北斎 「冨嶽三十六景 神奈川沖浪裏」 横大判錦絵 天保元~4年(1830~33)頃 太田記念美術館
至于一提到日本就会想到的名胜——富士山,更是出现在了很多知名画家的浮世绘中,北斋也画过很多以富士山为主题的浮世绘。
今天的展览,我和陈先生花了足足两个小时,观看了近60名知名画家的100多幅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的浮世绘。在这两个小时之中,我们仿佛回到了2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沉浸在这些有着细致的画工,鲜艳的颜色以及鲜活描绘着江户时代的市井生活的浮世绘世界之中。
直至今日,日本的浮世绘影响着全世界的艺术家,其魅力也跨越时空,传递给更多的人们。更重要的是,看着这些经过繁琐的制作过程,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浮世绘,能够切身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匠人精神”。
我想,这种不断追求完美,精进的匠人精神,也正是蕴含在浮世绘中令人赞叹的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注:本文中所有的浮世绘图片均下载于东京都美术馆的官方网页。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查看东京都美术馆的官方网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