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典文化历史艺术之家
阮籍―魏晋风骨解读者

阮籍―魏晋风骨解读者

作者: 漫步者说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22:37 被阅读125次

余秋雨散文,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迈性格,给我影响最深的,是阮籍。

阮籍

阮籍的父亲是曹操身边的一名文采很好、深受重用的书记官。曹操去世时,阮籍刚好十岁,注定他要面对“后英雄时期”的乱世。

阮籍喜欢独自一人架木车乱逛,木车上载着酒,没有目的地乱逛。木车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路面高低不平,他双手抖抖索索地握着缰绳。突然,马车停了,他抬头一看,走到了路的尽头,前面是万丈悬崖。他仰头大哭一场。继续走,走到无路可走时,又大哭一场。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哭,不知不觉来到了河南荥阳的广武山,这是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阮籍看着这一切,追忆历史,不仅长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一声长叹,穿越了历史五千年,被后世文人所载道,说出了多少历史人物的心声。直到20世纪,寂寞的鲁迅还引用过,毛泽东读鲁迅时发现了,也写进了一份家书里。

我们无法理解阮籍为何而哭,他所发出的感叹有所指何人,也无法理解一个名士在面对人生的选择与内心的彷徨时,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阮籍写过一篇《大人先生传》,他在文章中说,“大人”是一种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存在,而天底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绳墨的所谓君子,就像寄生在裤裆里的寄生虫,爬来爬去都爬不出裤裆,多么悲哀可笑!

文章辛辣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为人处世的哲学了。阮籍生性豁达,不拘小节,对礼教更显示出与时代不相吻合的傲慢。

阮籍长啸图

有一次, 一位军官的女儿,极其美丽而富有才华,不幸的是,还没有出嫁就死了。阮籍根本就不认识这家人,但他听说以后,跑到人家的灵堂大哭,倾诉完满腹的哀悼才离开。阮籍不善表演,他的眼泪都是发自内心的,是切切实实为女孩的遭遇感到难过。

荒唐如此,高贵也在此处。阮籍之泪,没有世俗的牵绊,只是因为一位素未蒙面的美丽女孩的消逝,为美丽而哭诉,哭得抽象而又淋漓尽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美丽的事。

为什么阮籍之类的人物能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老是让我们割舍不下?我想,是他们自己的一种独立自觉的人格为中国文化输入了一种新鲜血液,他们身处乱世而力求圆通,浑身焦灼而追求宁静,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豁达,为后世文人树立了典范,令人无法忘却。

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的遗憾;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的幸运。中国文化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灿烂、丰富。

相关文章

  • 阮籍―魏晋风骨解读者

    余秋雨散文,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迈性格,给我影响最深的,是阮籍。 阮籍的父亲是曹操身边的一名文采很好、深...

  • 风骨魏晋——阮籍一哭见天下

    对历史,始终有着深深的偏爱,而回望泱泱华夏的厚重踪迹,最最偏爱的,还是——魏晋。 “如果没有魏晋,中国三千年文化史...

  • 易道禅:阮籍稽康的魏晋风骨,是文人的狂欢还是时代的悲凉?

    阮籍稽康的魏晋风骨,是文人的狂欢还是时代的悲凉? 易道禅 英国杰出的作家王尔德在他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写道...

  • 竹林七贤之概篇

    魏晋名士多,风骨超群的竹林七贤自然是其中的代表。 七人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不是江南...

  • 魏晋风骨

    兰亭犹在,只是那曲河之上的流觞早已消失,剩余的只是满目荒芜,沧桑废址,残破的亭角印证着文人的豪情,那天下第一行书模...

  • 魏晋风骨

    小楷出魏晋, 早晚临几次, 点画总关情。

  • 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 中国文人有一个特性,越是在重压之下越不畏惧强权,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捍卫自己的理想。 民国时期的文人鲁迅...

  • 魏晋风骨

    肃然起敬的陌生画面 却早在多年以前植根灵魂深处 苦苦追寻的真理 原来早已与之有过接触并交流 只是我的粗心一时淡忘 ...

  • 魏晋风骨

    诗歌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简练刚健,自然明白而流畅,成为后世诗歌推崇的榜样。 风骨最早用于品评人物,有人认为风骨即...

  • 魏晋风骨

    前几天看了不少魏晋文章,其中文体形式对我影响很深,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很注重骈文格式书写,一致追求文体华丽,对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阮籍―魏晋风骨解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sw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