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来了。首先告诉这一消息的,不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十里春风,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江水,不是“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桃花,而是大街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女人们的妩媚或飘逸的衣裙。
还记得大学时教语言学概论的那个特立独行的男教授,他讲课的内容很多我都忘了,但他关于女人与衣服的一句名言,我却牢牢记住了,并且时常拿出来“奉还”老公对我的购物欲之旺盛的质疑。
该教授说呀,女人想买衣服的念头,就像春天里小草要发芽一样地,到时间,压都压不住,自然就冒出来了。
我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小时候物质匮乏造成我对衣服有执念,还是长大后虚荣心的增长,总之我对好看的衣服,真的缺乏抵抗力。
虽然在今天试衣服时,我也对自己说,不能用这样的没有抵抗力的托辞来为自己开脱,说到底还是自己过于姑息自己,不知约束和自律。明明年前已经败了几千大洋买衣服了,还没个够,可是,那种走进自己喜欢衣服的感觉,还是让我止不住地想试一试。
就像《知乎高赞: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这篇文章里说的一样,当你到了一个特定地点,肉体开始操控精神,你不想试都由不得你了。
估计很多犯错误的男人们,也是这样为自己去某些场所最后情不自禁犯了错而开脱的吧?
怎么能这样比呢?毕竟女人想试衣服又有什么错呢?
可是,当我试了看起来设计特别、款式超美超贵气的宝蓝色真丝衬衣,发现虽然身材还算合适,但这死贵的衣服不仅没有衬托我的“威仪”,也没有增加我的高度,反倒让我的脸看起来更加憔悴,更“low”了。
我恋恋不舍地脱了下来,在舌灿莲花把我夸得觉得不买单都对不起她的店员小姐姐一闪而过的不开心眼神里,(一直夸我身材好气质好,穿衬衣比她店长穿得好看,甚至说比模特都好看,还说我皮肤白等等)说了声“不好意思”,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又去买内衣,又发现自己的背已经备显老态,顿时又受到一重刺激,更不敢买贵衣服了。没有挺拔的身姿,穿再贵的也掩饰不了那难看的气质。
2
女人到底怎样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气质与美呢?靠美而贵气的衣服、首饰、包包的加持?
很多人都以为是这样。毕竟这样很直接粗暴简单,就像人们经常开玩笑说的:拿人民币来砸我呀!
但也如香奈儿设计师去世,7句话告诫女人:最好的奢侈品是你自己所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追求时尚与奢侈品,但最可怕的就是:浑身上下的奢侈品把穿衣服的人衬得一文不值。
昨天我去一同事家,看到人家比我还大几岁,孩子还小一岁多,但人家气色和皮肤都不知比我好多少,我呢,一脸的憔悴和暗淡无光。
这样的脸色,穿什么还能好看?这样的结果,不还是熬夜熬的?从高中起就养成了的熬夜的习惯还有救吗?想到这一点,我感觉很绝望。
# 3
大学时看过一本书,就叫《春去春又来》,后来又看了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为着小和尚成年后逃下山杀人后又逃回来,老和尚自责到自焚,小和尚后来艰难地爬山自赎,小小和尚的不懂事以致轮回似地作孽,而泪流不止,由此想到了人生的轮回虚空,甚至似乎了悟到一点“色即是空”的意味儿。以致那几天一度情绪低落,产生了出家的念头。
《春去春又来》剧情介绍
现在没有出家,在俗世中煎熬难过过后,反倒十分眷恋这人间烟火气来。
活着,只要活得够久,就能看到好事发生,不是吗?
就像我的外公外婆,一个九十多,一个八十多,养育了七个孩子长大成人,什么风雨什么苦难没有经历过?
2015年我回家看他们的时候,我多病的外公还固执己见,一定要建新房,还要建得和别人一样体面阔气。因为舅舅们都在省会买房买门面了,他们不同意在家建房,外公不答应,他们就不回来。
那时外公的身体也不太好,他也实在没辙,一声声喘息着,问我是不是可以申请政府的救济,把已经成了危房的住房改造一下。
我说那怎么行?外公您最重视声誉了,莫说这样申请一打,人家就会笑话您老的儿子女儿,更关键的是,您老不是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啊,不符合政府救济管理的对象啊!
外公很无奈,拄着拐杖,拖着因为风湿而肿起来,走路都艰难的腿,驼着背,喘息着,走入了唯一没有裂缝的那间卧室。
而去年夏天,我回家给外公庆祝九十大寿的时候,新房已经盖得差不多了。外公外婆也终于有人照顾了。
春去春又来。前天刚听到舅妈在家族群里说,外婆又住院了,几天没有吃饭了,舅舅在照顾她。昨天看到她发的视频,外婆气色和精神又好了些。
不知外婆还能不能挺过这个春天呢?
外婆,您一定挺住啊!再过个九十、一百的生日,如您所希望的那样,再多享受一下这样的好日子!


(分享一篇最近给我很大启发的好文章)好的方法,哪需要什么「自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