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天 认知与异化
这是值得反思的一课!!!
“异化”就是一个事情逐渐远离目的,导致手段凸显出来成为目的。自由与被奴役就在一线间。反向驯化逻辑。
健康的认知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既要有纵向的探索和挖掘,又要有横向的扩展。
回避纵向认知的痛感,认知就变得既浅又薄,既广又泛。
任何手段都是有代价的,切勿忘记初衷。
得到音频的反驯化,现在我已经开始独自阅读了,搭配学习,谨记学习的目的。我现在有时候就是为了完成流程在做事,最后完成了流程,而没做事,比如提醒自己该打卡了才开始学,而不是因为要学而打卡。浪费太多时间在找书,找课,而耽误了精心筛选的内容的学习。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就是一个严重的后果,买电子书找一天生怕错过了优惠活动,其实根本没开始读。时间成本巨大。谨防自我欺骗的收藏式学习(我有既我得to be not to have),切勿拖延,知识增进从现在开始。
防人之心——防我之心,欺骗既可能来自外部,更可能来自内部——我们可能对外界的各种蒙骗有敏感的意识,但对自我蒙骗缺乏认知。自我行为的合理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达成目标而建立的流程也会有独立的需求,比如制造问题来维护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和正义性。避免隐藏的难以意识到的自我蒙骗的异化。
路径锁定,路径依赖,思维定式——习俗:没有意识到的异化。自由和解放的程度取决于洞见和消除异化的能力,摆脱习俗的束缚就是创新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我们被自己安排的每日任务锁死,我们就会可能为了完成而完成,忽略了质量。
不存在纯粹的手段和目的一样,也不存在纯粹的给予和索取。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自然,道)来看的话,互动、互利、互惠才是正常、健康的关系,也是所有商业思维的起点。“商”就是“商量、商讨、商谈”,就是一种互动、互利、互惠。无奸不商就是一种路径锁定,是一种难以察觉的异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