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400580/42ebb55ec837a6c9.jpg)
混迹在微博里,突然翻到钦佩的博主发的一条微博,深入我心。这个博主自学泰语,现在在泰国工作。微博大意是这样的:
“现在的我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倒退十年,我可能会对给私信里的许多内容产生共鸣,会给你们加油打气与鼓励,但是现在的我真的不会了。在被问到泰语学习方法时,比起“我太爱泰剧了,我太想学泰语了,我正准备入门,但不知道该买哪些书”,我更希望被问“我已经学完了这些书,你觉得接下来我应该看哪些书”。比起“你是怎么入门的”,我更希望被问“我准备听歌或看电影学泰语了,你觉得我应该从哪首歌或者哪部电影开始?”如果是这样的问题,我将乐意解答。至于其他的,请你修改好问题再询问,谢谢。”
看到这条微博时,心里不禁点头表赞同!大部分时候,我们喜欢把问题抛给别人,似乎只需等待,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可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自己没有太清晰的指向,妄想着回答者能够为自己拨开迷雾,点亮前行的道路。
如果真有这种天大的好事,何不天天葛优躺等答案降临?!
上个学期,在学校里参加了好几次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大型经验分享会,有不少同学加了联系方式,并询问问题。碰到这些问题,自己心里真的不想回答:
“学姐学姐,我基础不好,我要怎么打基础啊?”(听说读写一起锻炼啊!还能怎么打基础?!)
“学姐学姐,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就是因为什么都不做才迷茫好吧?!找点事做,找到方向还怎么迷茫?!)
“学姐学姐,我成绩不大好,怎么提高成绩啊?”(要提升哪科成绩?)
以上的这些问题,明明有已知的答案却还不停询问,或者可以先思考一番,找到自己想问的问题再去询问。问题不知所指,回答也只能模凌两可了。我想提供帮助,可是自己不想提供徒劳无功,没有实际帮助的帮助。
如果想要改掉这种毛病,该怎么做呢?
从目标出发。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和目标之间还差什么?写下这些差距,便可知道自己需要问的是什么,再去询问别人。
这样提问,会让问题更加清晰,而不是云里雾里。举个例子:我想学习英语,想要过英语四级,但是我现在词汇量不大,听力差,阅读不好,写作也不好。所以我的差距在于词汇量、听力、阅读和写作。由此我的问题是:“我怎么提高我的听力/阅读/写作水平?”而不是“我怎么通过英语四级?”
这样重新看问题的话,是不是更加清晰明了?被提问者也能更好地回答你的问题。
以上,是自己的对提问题的一些感想与体会。可能有人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问个问题也这么讲究。但事实便是,好的提问才有好的回答,不好的提问...自己琢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