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写作谈写作
读《大河湾》读书笔记

读《大河湾》读书笔记

作者: 徐小晫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17:21 被阅读0次
小说封面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其实很难。但读文学作品,却可以通过阅读,在宏观上了解世界,在微观上了解人类。这本奈保尔的《大河湾》可以说两者都同时具备。

打开一本小说,关键是能读下去,或者说能持续的读下去。兴趣当然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书中的内容,能否打动读者。

《大河湾》这本小说,以主人公萨林姆为第一人称,以“我”的形式向大家娓娓道来大河湾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人心环境。宏观就是社会环境和人心环境则是作者用微观的角度讲述主人公萨林姆的故事。

这本书,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通过故事来牵引读者,从而深入到最后的悲欢离合。很多小说,都是这样一种路径。而这本《大河湾》不是,它有相当多的篇幅,是放在叙述整体上的。叙述各色人等的宗教习惯,生活习性,叙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丛林环境,叙述是为了小说《大河湾》服务的,是为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而服务的。整本书并不是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去完成写作。通篇都带有介绍这一地区基本情况的元素在里面。我想站在作者奈保尔的角度,一个印度裔英国人,作者从小生活的环境和经历,塑造了作者奈保尔自己的三观,还有独特的文学观。

什么是了解世界?打开《大河湾》可以看到西非平贫穷而不正常的日常生活、殖民经济的影响、本名民族内部的矛盾等等都会影响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态势。

作者奈保尔通过对大河湾这一地区社会动荡全景式的描写,来告诉读者,世界上鲜为人知的角落,人们的困境和生存状态是个什么样子。

通篇读完《大河湾》,读者不会有过分的情绪波动,因为作者是站在一个平视的角度,去讲述他所看到的,所感知到的大河湾的世界。没有想通过故事打动读者,而是想通过主人公萨林姆第一人称的叙述完成一次类似人类科普和人文结合的文学之旅。

一本小说,特别是好的小说,能否让读者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也是衡量一本好小说的一个标准。奈保尔的这本《大河湾》,在微观上的写作技巧就是朴实而无华的叙述风格,以自己的所思、所想展开后面的人物发展和情节设置。整本书主人公萨林姆从告别故乡开启,到来到大河湾开始做生意,再到艰难离开的整个过程而开始和展开的。

在本书的整个叙述中,以主人公萨林姆遇到各种人物为牵引,讲述:有崇高信仰的牧师、有唯利是图的商人,也遇见过普通的劳动者,也遇见过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也遇见貌似彬彬有礼却道貌岸然的大学教授、也遇见过性感而多情的女士、也遇见当地土著人民的善良和愚昧。在善良和愚昧背后,作者想表达一种宗教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种差别。

总之,故事是有串联的,内容是一体的。在微观上,给读者介绍了一个在海外漂泊的人,内心所想、所困惑、快乐和痛苦等等。

小说家本质上就是要描写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状态,这本《大河湾》也不例外。

它告诉读者,困境来自社会环境还有人心环境。解决不了,正如作者最后的无声的告白一样。

没有结局,也是一本奈保尔的《大河湾》该有的格调。

相关文章

  • 读《大河湾》读书笔记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其实很难。但读文学作品,却可以通过阅读,在宏观上了解世界,在微观上了解人类。这本奈保尔的《大河湾...

  • 《大河湾》读书笔记

    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 真是疯了,我走错了方向。走到...

  • 读书笔记‖《大河湾》

    文|隋小二 对于《大河湾》,我认为其是笼中穷鸟的永无休止,挣脱无果的竭尽全力。 或起或停的战乱,主角最终获得了什么...

  • 小说《河湾》读书笔记

    作者:张炜 序 ∫讲述一定伴随了自我拷问,经历一场灵魂的洗礼。如果不是如此,写作将变得轻浮。 1 ∫书和茶十分重要...

  • 河湾

    清晨,山子刚刚吃过早饭,闲着无聊在家摆弄他的那些廉价的小玩具。二胖匆忙的从门外跑进来,进了屋...

  • 河湾

    长悠悠的小径 绕着乡野慢跑 一只只远航的孤舟 送去一份份梦想记号 把成功寄托前方 用信念划桨 迎接欢乐 躲开迷茫 ...

  • 河湾

    那张邮票是个契机 在观察中我意识到了差异 那时一直谨守着我的内核 在追求物质与寻求超脱间 保持着张力的平衡去观察 ...

  • 河湾

    河湾 月亮 滑过密林 山雀化身落叶 我支起篝火 离朝霞 还差一堆枯木

  • 河湾

    那个黄昏 谁在河湾吹响口琴 斗龙河水波澜不惊 岁月静好心亦安然 河湾里的芦苇 在风中摇曳 画风简洁 无限的生机无限...

  • 水彩(19)

    河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河湾》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zmvltx.html